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截至4月27日,新能源汽車產業鏈共有252家公司公佈2022年一季報,超9成上游原材料公司業績大增,毛利率最高近80%;中游電池製造企業受原料價格上漲影響,利潤受擠壓,出現“增收不增利”現象。車企成為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盈利“倒三角”結構下的最大承壓方。
機構表示,隨着上游原料供給端產能釋放、政策端和車企端的發力,新能源汽車在全球市場的滲透將迎來新一輪提速,行業景氣度有望不斷提升。
上游業績大增
上海有色網(SMM)數據顯示,2022年以來,電池級碳酸鋰價格最高漲到50.3萬元/噸,漲幅達83%。受益於鋰資源價格飆漲,一季度贛鋒鋰業淨利達35.25億元,同比增長640.41%,銷售毛利率達66.65%;盛新鋰能盈利10.7億元,同比增長900.96%,銷售毛利率近80%。
2022年一季度,新能源汽車市場需求旺盛。中汽協統計數據顯示,1-3月,新能源汽車產銷量達到129.3萬輛和125.7萬輛,同比增速均為1.4倍。在新能源汽車帶動下,動力電池出貨量大幅提升。1-3月,我國動力電池產量共計100.6GWh,同比增長206.9%。
不過,動力電池企業“增收不增利”。一季度,欣旺達實現營收106.21億元,同比增長35.11%;盈利9492.32萬元,同比下降26.13%,銷售毛利率為13.45%。德賽電池實現營收49.02億元,同比增長27.56%;盈利1.54億元,同比增長14.36%,銷售毛利率為8.82%。
欣旺達在業績説明會上表示,現在動力電池上游原材料漲價問題是行業性問題。“多數電池廠跟車企按季度談價,上一輪在去年12月底談好了價格。今年一季度原材料暴漲令電池廠猝不及防,只能硬扛。”國內某電池廠採購部負責人張謙(化名)告訴中國證券報記者。
“供不應求是鋰礦價格飆漲的核心因素。一季度受氣温等因素影響,鹽湖產量下降;同時春節期間國內冶煉廠多處於檢修狀態,鋰鹽處於供給低位;加之疫情擾動下,進口受阻,加劇鋰礦石緊缺。”上海有色網分析師表示,隨着季節性減產結束,鋰鹽供給逐步改善,價格也在近期明顯回落。
下游利潤承壓
車企是新能源汽車產業鏈盈利“倒三角”結構下的最大承壓方。2022年一季度,長城汽車實現營收336.19億元,同比增長8.04%;盈利16.34億元,同比下降0.34%;銷售毛利率為17.18%。比亞迪一季度盈利8.8億元,同比增長240.59%;銷售毛利率為12.4%。
“芯片是汽車的‘大腦’,至關重要。但受疫情持續影響,供給短缺問題到現在也沒緩解。車身電子穩定系統的核心芯片價格從20元漲到了2800元。”某車企市場部負責人陳亮(化名)表示,“一輛車標配涉及600枚左右芯片,隨着車輛智能化加速,芯片需求量飆升至1000枚以上。除了減配、提價,車企在當下很難消化巨大的成本壓力。”
佔40%汽車製造成本的動力電池價格近期在全行業進行了兩次調整。“去年12月底調了一次,今年3月又調了一次,每次調價幅度在15%左右,優質供給漲幅可高達20%以上。”張謙表示,“儘管價格上漲,但電池廠依然滿產滿銷。不少車企很多積壓訂單由於電池廠產能受限無法交付,已經開始參股或自建電池產線以保供給。”
“缺芯少電”背景下,3月以來新能源汽車行業掀起了漲價潮。據中國證券報記者統計,截至4月27日,官宣漲價的汽車品牌已經超過了40家,包括特斯拉、比亞迪、長城汽車、廣汽埃安、“蔚小理”等頭部企業,單車漲幅在1000元至30000元不等。
此外,中低端新能源汽車更因成本上漲過快及原料短缺,宣告停產或停止接單。“國民神車”長安奔奔E-Star國民版於4月25日起暫停收取新訂單。長城汽車旗下歐拉品牌黑貓、白貓也於2月14日宣佈停止接單。
“雖然歐拉品牌背後有產業鏈的優勢,但這款時尚親民的小車仍然給公司帶來了鉅額虧損。”歐拉品牌CEO董玉東表示,以黑貓為例,2022年原材料價格大幅度上漲後,黑貓單輛虧損超萬元。
開源證券表示,提價會導致部分中低端車型目標用户延緩購車進程,但考慮到下游客户結構的分化、疫情區域分佈結構性顯著、復工復產政策指引、車企生產端與銷售終端的努力、支持性政策保持延續性、油價持續高企、新能源車產品力提升等因素,對新能源車產銷格局的總體衝擊或有限,不會動搖新能源汽車發展的長期向好趨勢。
消費潛力待釋放
進入4月,新能源汽車上游成本壓力有所緩解。百川盈孚數據顯示,4月磷酸鐵鋰(動力型)主流市場價格報16.3萬元/噸,比上月減少0.6萬元/噸;近期上游碳酸鋰市場反應平淡,價格有所回落。
中信建投表示,受下游需求走弱及供應環比增加等因素影響,鋰、鈷、磷酸鐵鋰等價格步入下行通道;六氟磷酸鋰、電解液等環節則因產能陸續釋放,價格不斷走弱。中下游盈利有望小幅改善。
同時,相關部門近期密集出台相關政策促進汽車消費。華龍證券認為,新能源汽車消費政策持續落地,為新能源汽車產業發展營造出更加積極的環境。隨着國內造車新勢力加入,自主品牌競爭優勢逐漸顯現,造車技術短板逐漸補足,市場消費需求提質升級趨勢將延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