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季度機構聚焦三大主線!五維度透視超跌成長股,北上資金埋伏兩光伏龍頭
本文轉自:證券時報
二季度行情已開啓,後市機構看好這三條主線。
機構對於後市走勢偏向樂觀
穩增長信號強烈
2022年一季度,A股市場受多重因素影響,市場大幅調整,上證指數一季度累計下跌10.65%,深證成指累計下跌18.44%,創業板指累計下跌19.96%。弱勢震盪的背景下,多數板塊估值明顯回落。
展望二季度行情,多數機構認為影響市場的不利因素雖然沒有消除,但已在一季度大幅下跌中得到了相當程度的消化,對於後市市場走勢偏向樂觀,A股面臨中長期較好的投資回報預期,短期市場低迷可能是中長期的建倉機會,隨着不確定因素的逐漸明朗化,二季度有可能在一季度調整的基礎上出現恢復性上漲的反彈機會。證券時報·數據寶整理發現,機構對節後A股的研判的觀點主要集中以下方面:
1、宏觀微觀均向好
光大證券認為,宏觀層面,近期央行上繳結存利潤、3月16日舉行的金融委會議進一步明確了宏觀層面未來或將有更多的利好出現;美國貿易代表辦公室恢復對部分來自中國的進口商品的税收豁免,中美經貿關係或將走向進一步緩和。微觀層面,近期部分公司披露了積極的1月~2月份經營數據,另外當前公司回購規模處於歷史高位,且4月進入財報季,財報超預期的公司往往會有更好的表現。
平安證券認為,3月兩會與金融委會議釋放穩增長穩預期的強烈信號,有助於市場重拾信心。一方面,金融委會議回應了市場關切的宏觀經濟、房地產、中概股港股以及行業監管的四方面問題,有效化解市場擔憂;另一方面,近期中美關係有邊際緩和跡象,進一步夯實政策底。雙方元首時隔4個月再度通話,證監會也在與美國監管機構就中美審計監管合作進行積極溝通。
2、 “穩增長”信號或將更加強烈
東方證券認為,今年經濟增長目標是 5.5%左右,要實現該目標需要付出艱苦努力,預計未來可能會積極出台一系列穩增長、穩定市場預期的政策措施,如進一步的降息降準,以及對房地產行業鬆綁等政策措施。
中信證券認為,近期國內多地出現聚集性疫情,對製造業和非製造業領域造成全面衝擊,在這樣的背景下,3月29日國務院常務會議指出,要“堅定信心,咬定目標不放鬆”,並部署用好政府債券擴大有效投資、促進補短板增後勁和經濟穩定增長等政策措施,預計基建投資作為穩增長的重要抓手,將被放在更加突出的位置。
3、節後投資看三大主線
一季度,隨着穩增長政策持續發力,金融、地產、基建等穩增長板塊表現相對較強,關於後市的投資關注方向,“穩增長”仍是各大機構看好的主線。緣由大致集中在:3月份製造業和非製造業景氣度同步下降到榮枯線以下,需要宏觀政策加大擴內需、穩增長力度。從近期的消息面來看,國家發改委召開會議要求各部門加強組織領導、強化協同配合,確保102項重大工程每一項任務落地見效,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今年將適度超前開展基礎設施投資,意味着基建投資力度加大、進度加快,將拉動有效需求擴張,為經濟增長起到託底作用。
此外,多數機構認為,緊抓“穩增長”的同時,還應關注估值處於相對低位的品種以及盈利邊際改善的新能源、旅遊酒店、消費等板塊。
超跌成長股名單出爐
數據寶按照券商投資策略中集中關注的投資主線,梳理了地產、新老基建、醫藥、旅遊、消費、新能源等多個板塊約800餘隻股票,按照以下幾個維度,統計出58只超跌成長股。
1、 機構評級家數超10家且買入型評級家數超10家;
2、 2022年、2023年機構一致預測淨利增速均超20%;
3、 排除2021年年報、業績預告虧損或業績下滑的股票;
4、 市值在100億元以上;
5、 最新價較去年以來高點跌幅約30%。
包含中國中免、華熙生物、愛美客、恆生電子等9股獲得了超30家機構的評級。中國中免和華熙生物的機構評級家數最多,達到39家。中國中免2022年1月-2月公司實現營業收入131億元左右,同比增長約20%;實現淨利潤24億元左右,同比增長約20%,經營指標創史上同期最佳紀錄。天風證券認為,2021年公司持續擴張,提升市場份額,進而提高供應鏈談判話語權,2022年中國中免計劃將加大利潤指標考核,2022年公司盈利能力有望明顯持續改善。
超跌幅度居前的多是醫藥股,58股中,長春高新、通策醫療、大參林、捷佳偉創、華熙生物等8股的最新股價較去年以來高點回調幅度超60%。實際上,醫藥生物是一個被視為朝陽的行業,在二級市場曾經誕生過多隻十倍股,板塊在2021年中受醫保控費等政策影響,估值逐漸被消化,整體行業估值已回落至歷史低位,情緒修復空間較大。近期,國內疫情多點暴發,醫藥行業也迎來不少增量機會。
安圖生物、一心堂、拓邦股份、廣汽集團、中際旭創、順絡電子等16股的最新市盈率不足30倍,其中大華股份、中國化學、歌爾股份、廣汽集團、三環集團等10股3月以來獲得北上資金淨買入。
資金面上,近5成的超跌成長股獲得北上資金的關注,3月以來,陽光電源、隆基股份、先導智能、藥明康德等15股等北上資金淨買入額均在億元以上,陽光電源和隆基股份3月分別獲得北上資金累計淨買入33.04億元和25.35億元。
業績可持續增長性方面,根據機構一致預測數據,2022年和2023年平均淨利潤增長率宋城演藝、恆玄科技、先導智能、康泰生物、南微醫學的平均淨利潤增長幅度均超過5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