剛剛,60後復旦校友IPO敲鐘:市值400億

來源:天天IPO(ID:pedailyIPO) 作者:張繼文 劉博

今天,復旦校友締造了一個超級半導體IPO。投資界-天天IPO消息,今日(7月28日),國產EDA龍頭企業——華大九天今日正式在創業板上市,此次IPO發行價為32.69元/股,開盤大漲130%,市值超過400億元。作為華大九天的掌舵人,劉偉平畢業於復旦大學微電子專業,是中國EDA行業發展的親歷者。2009年,劉偉平創立了華大九天,殺入被譽為“芯片之母”的EDA賽道,隨後一舉打破了國外企業在EDA領域的壟斷。走過12年曆程,華大九天集結了一支豪華的投資方隊伍,不乏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國中資本、深創投、元禾璞華等知名投資機構。有趣的是,看似文科更具優勢的復旦大學,卻向中國半導體圈輸送了一大批優秀創業者——除了華大九天董事長劉偉平,還有復旦微電子董事長蔣國興、總經理施雷、中星微電子共同創始人兼中星微集團CTO張韻東、南芯科技創始人阮晨傑、芯耀輝董事長兼聯席CEO曾克強……這份名單還很長很長。不少復旦學生走出校園,日後成為中國造芯勢力的中流砥柱。

55歲復旦學子,埋頭創業12年締造一個罕見芯片IPO

這是一家十分隱秘的半導體公司。

時光回溯到上世紀80年代。1983年無錫微電子工程批准建設,計劃建設一條3微米MOS生產線,同時希望合作方提供一套CAD(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幫助我國建立集成電路設計中心。

但是,“巴統”(巴黎統籌委員會)一直對華實行禁運措施,導致我國無法引進CAD系統。1989年,為打破集成電路行業的封鎖,17家單位、200餘位專家、學者、學生聚集在原北京集成電路設計中心,聯合開發我國首套完整的集成電路計算機輔助設計系統——熊貓系統。劉偉平也參與其中,彼時他還是一位復旦大學微電子專業的在讀碩士研究生。

劉偉平曾回憶:“很多人離開老婆孩子來到北京,一干就是一兩年。我倒是無所謂,一個毛頭小夥子。”一年後,從復旦大學畢業的劉偉平繼續留在北京繼續從事項目研究,並主要負責整個熊貓系統中的EDA工具開發。

經過兩年聯合攻關,熊貓系統終於在1990年正式對外發布,但是這款產品卻無法投入使用。受此影響,團隊成員開始陸續離開。到了年底,僅剩十幾個人留下來繼續做產品開發,劉偉平便是其中一員。

功夫不負有心人。1992年,熊貓系統的實用化版本終於面世,劉偉平也迎來了人生的轉折點——年僅26歲的他被任命為北京集成電路設計中心、中國華大集成電路設計集團有限公司副總裁。自此,劉偉平便與EDA行業緊緊綁在了一起。

2002年,華大電子從中國華大正式獨立出來,劉偉平擔任北京中電華大電子設計有限責任公司總經理。隨後,劉偉平又考慮將EDA業務獨立出來。在他看來,獨立後公司的自主性會增加很多,在業務上更集中、更專業,管理上也會輕鬆很多。於是在2009年,劉偉平帶領原華大電子EDA事業部正式創立了華大九天。

作為集成電路領域的上游基礎工具,EDA相當於產業鏈中的“畫筆”,在半導體價值鏈上舉足輕重。根據賽迪智庫數據,2020年EDA行業的全球市場規模超過70億美元,卻支撐着數十萬億規模的數字經濟。

但長期以來,國內EDA市場被全球三大巨頭新思科技、楷登電子和西門子壟斷,僅2020年就有約80%份額市場由上述三家佔據。在這巨頭嚴防死守的環境下,華大九天憑藉着在模擬電路設計、平板顯示電路設計領域實現全流程EDA工具系統,在局部形成突破,拿下了國內EDA市場約6%的市場份額,位列本土EDA企業第一位。

剛剛,60後復旦校友IPO敲鐘:市值400億

招股書顯示,2019年至2021年,華大九天實現營收2.57億元、4.15億元、5.79億元;同期淨利潤分別為5716萬元、1.04億元、1.4億元。同時,公司預計2022年上半年營收約為2.63億元、淨利潤約為4000萬元。

剛剛,60後復旦校友IPO敲鐘:市值400億

其中,EDA軟件銷售撐起了華大九天營收的半壁江山,報告期各期均佔比超過八成。與此同時,華大九天也斬獲了中芯國際、上海華虹、京東方、惠科股份、兆芯、TCL等知名集成電路設計企業、晶圓製造企業和平板廠商客户。

如今,華大九天曆經13年風雨,終於登上了IPO敲鐘舞台。此次IPO,華大九天擬募資35.5億元,將主要用於攻克自身最為薄弱的環節——數字電路設計。實際上,數字路設計同樣也是我國本土EDA行業的“短板”。隨着華大九天掛牌創業板,或將能夠為本土EDA行業帶來新一輪變革,加速國產替代。

正如劉偉平所言,“未來,華大九天將在確保自身穩定發展的基礎上,順應EDA產業的發展趨勢,持續保持創新發展動力,通過技術和產品的創新,打造完整的EDA產品體系,為我國集成電路產業持續健康發展提供支撐和保障,致力於成為全球頂尖的EDA提供商。”

VC/PE雲集,人民幣基金成主力獨家講述背後投資故事

華大九天背後,悄然集結了一支豪華的投資方隊伍。

據投資界不完全統計,自2009年成立至今,華大九天已累計獲得4輪融資,背後不乏中國電子有限、上海建元、中電金投、國家集成電路產業投資基金(下稱“大基金”)、國中資本、深創投、元禾璞華等知名VC/PE的身影。

其中,華大九天在2018年1月完成了過億元融資,由國中資本領投,深創投、中國電子等跟投。國中資本首席合夥人、董事長施安平回憶,當年投資華大九天的時候,這家企業規模還很小,見了很多投資機構都沒能融到資金。而在施安平當時看來,華大九天是一塊尚需雕琢的璞玉。

施安平與團隊第一次拜訪華大九天時,便意識到,這是一個理論紮實、實踐經驗豐富的團隊。董事長劉偉平畢業於復旦大學微電子專業,曾經多次參與過國家級科研項目,既有深厚的理論技術又有着一線產業開發經驗,十分難得。“偉平總的真誠和嚴謹更打動我們。”令施安平印象深刻的是,他記得劉偉平當時很坦誠地告訴國中資本團隊,目前願意試用公司產品的客户並不多。

彼時一些同行聽説國中要投華大九天,並不看好,原因很簡單——這相當於投了海外三大EDA巨頭的競品,市場上現有的產品便宜又好用,甚至可以用盜版軟件,“他們勸我説,投華大九天就相當於投了中國版Windows操作系統,沒什麼價值。”

但施安平卻完全不認同這種觀點,“中國人手裏沒有自己的EDA,這是不可想象的,別人一旦不賣‘畫筆’給你,任腦子裏想得多麼豐富多彩,也難以表現在紙上。”於是,國中資本決定拿出數千萬元戰略領投華大九天。此後,隨着國際環境變化和我國核心技術自主可控的發展大勢,華大九天迎來逆襲,國中資本也在這一過程中持續加註,連續投資了三輪。

緊接着2018年9月,華大九天再度完成了新一輪融資——由大基金領投,中國電子、元禾璞華、深創投、國中資本等跟投。值得一提的是,此次投資華大九天,是大基金首次出手國內EDA領域企業。

作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的最主要投資機構,大基金致力於打造本土集成電路全產業鏈。按照過往的投資策略,大基金參與投資的企業均為國家集成電路產業的戰略核心企業,這也恰恰凸顯了華大九天在半導體產業鏈中的戰略地位。

元禾璞華從投資伊始同樣對華大九天團隊充分認可。由於EDA在集成電路領域至關重要,所以元禾璞華很早就在關注這一賽道,尋找優質的投資標的。直到2018年,快速發展的華大九天進入到元禾璞華的視野內。

元禾璞華執行合夥人、投委會主席陳大同向投資界表示,當時的華大九天商業模式已經比較成熟,產品得到了市場認可,還能做到收支平衡,已是行業中的佼佼者。不僅如此,華大九天創始人劉偉平在EDA領域辛勤耕耘數十年,所積累的技術和經驗十分豐富。因此,他判斷華大九天一定會是衝出來的那家企業,於是果斷出手了對華大九天的B輪融資。

不僅如此,申通地鐵也通過持有上海建元對華大九天間接持股,甚至因此一度被部分投資者列入“國內EDA龍頭-華大九天”概念股,其股票曾自2020年5月18日起連續9個漲停板,恰恰從側面證明了華大九天作為本土EDA龍頭企業的火熱程度。

復旦大學,走出一個半導體天團

透過華大九天,我們意外看到復旦學子組成了一個半導體創業軍團。

放眼半導體圈,素有“北清華、南復旦”的説法,復旦大學在芯片領域有着深厚的學科積澱。早在1958年,被尊稱為“中國半導體之母”的謝希德教授,在復旦大學創辦了半導體物理專業,奠定了復旦微電子學科紮實的辦學根基。自創立以來,復旦大學便在我國微電子和芯片領域處於領先地位。

目前,復旦大學形成了完整的芯片半導體學科佈局,五大直屬院系開設了芯片半導體相關課程,另建設有芯片半導體相關的國家重點實驗室、國家制造業創新中心等科研機構。因此在浩浩湯湯的造芯大軍中,我們看到一位位復旦學子的身影。

而在眾多案例中,復旦微電子無疑最具代表性。1998年7月,復旦大學“專用集成電路與系統國家重點實驗室”、上海商業投資公司和一批懷揣造出“中國芯”的復旦學子,湊了六百餘萬元,成立了中國芯片設計行業第一家發起式股份公司——復旦微電子。在復旦大學一個50平米的小房間裏,他們開始了第一款芯片的設計工作。

2000年,復旦微電子在香港創業板上市,成為首個在香港創業板上市的國內集成電路企業,也是國內集成電路設計業中最早的上市公司。隨後十數年,復旦微電子逐漸形成了安全與識別、智能電錶、非揮發存儲器、智能電器四大成熟的產品線,並於2021年成功登陸科創板,最新市值超470億。

目前,復旦微電子現任董事長蔣國興畢業於復旦計算數學專業;公司執行董事、總經理施雷則是復旦大學管理科學專業碩士;還有俞軍、程君俠、章倩苓、吳平、孫崢、蔡敏勇等一眾高管都有着同一個母校——復旦大學。

同樣在2000年,曾在復旦大學獲得微電子學碩士學位的張韻東以聯合創始人的身份加入了中星微電子,與創始人鄧中翰一同研發了,中國第一枚具有自主知識產權、百萬門級超大規模數字多媒體芯片“星光一號”,徹底結束了“中國無芯”的歷史。2005年,成立僅六年的中星微在美國納斯達克順利上市,成為中國第一家在此上市的芯片設計企業。

而另一位復旦校友阮晨傑創辦的南芯科技,也要IPO了。作為南芯科技的掌門人,阮晨傑畢業於復旦大學微電子專業,碩士師從李文宏教授。畢業後,他進入模擬IC行業,曾就職於立錡科技和TI。2015年,阮晨傑意識到國內升降壓電源管理芯片市場的需求和產品空白,便毅然決然地離開德州儀器,在上海創辦了電池管理芯片公司南芯科技。

成立7年時間,南芯科技陸續完成了8輪融資,投資方陣容包括紅杉中國、元禾璞華、順為資本、晨暉創投、國科嘉和、中芯聚源、光速中國等知名投資機構,還有小米、安克創新、OPPO通信、小米、英特爾等一眾產業資本以及上海集成電路產業基金、科創投集團、張江浩珩等國資背景投資方。如今,南芯科技科創板IPO最新狀態為“已問詢”。一旦成功上市,80後復旦學子阮晨傑將有望收穫人生第一個IPO。

正如我們所見,還有一批覆旦學子活躍在半導體創業舞台。譬如,2020年在珠海成立的芯片IP企業芯耀輝,其董事長兼聯席CEO曾克強2004年畢業於復旦大學電子工程專業。該公司曾在成立不到一年時間內累計獲得近10億元融資,網羅了真格基金、高瓴創投、紅杉中國、雲暉資本、高榕資本,松禾資本、五源資本、國策投資、大橫琴集團、經緯中國、蘭璞創投、澳門大學發展基金會和澳門科技大學基金會等眾多知名投資機構。

此外,雲天勵飛CEO陳寧、燧原科技COO張亞林、仿真軟件龍頭企業鴻之微科技創始人曹榮根、新傲科技CEO兼上海硅產業集團執行副總裁王慶宇、通富微電CEO石磊、納芯微電子CTO盛雲、鯤雲科技聯合創始人兼CEO牛昕宇、靈動微電子創始人吳忠潔……這一眾創業者和芯片企業高管都來自復旦大學。

正如一位芯片投資人所言,隨着創業門檻升高,創業者之間的較量也逐漸演變成學校之間的比拼。當清華系校友稱霸芯片圈,還有更多的復旦系創業者正在等待浮出水面。復旦系,正在成為中國創投圈又一支超級強悍的軍團。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4815 字。

轉載請註明: 剛剛,60後復旦校友IPO敲鐘:市值400億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