史晉川:“三化”仍是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改善的關鍵

史晉川:“三化”仍是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改善的關鍵

浙江某民營企業內。 李晗薇 供圖

  中新網杭州10月26日電(王逸飛)當下,中國民營經濟信心正進一步提振,三季度中國經濟企穩回升向好,讓民企士氣得到鼓舞。上述背景下,如何持續推動民營經濟邁向高質量更加受到關注。

  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浙江大學民營經濟研究中心理事長史晉川近日接受中新網記者採訪時表示,接下來一段時期是中國民營經濟將外部環境挑戰帶來的潛在機遇,轉化為現實優勢的關鍵時期。各級政府應努力優化內部環境,重點是打造更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

  過去十年,中國經濟積極應對起伏變化,民營經濟也得到進一步發展。其貢獻50%以上的税收,佔全國GDP比重升至60%以上,同時貢獻70%以上的技術創新成果,80%以上的就業,90%以上的企業數量。

史晉川:“三化”仍是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改善的關鍵
浙江大學文科資深教授、浙江大學民營經濟研究中心理事長史晉川。 受訪者 供圖

  在史晉川看來,這十年對民營經濟而言尤為不易。百年未有之大變局帶來了外部環境、內部環境與疫情衝擊的挑戰,讓民營經濟發展之路變得曲折。

  “我們的外部環境發生巨大變化,世界經濟增速下降、貿易摩擦影響等,給民營經濟帶來了市場挑戰和供應鏈、產業鏈挑戰。市場方面,經過加入WTO後第一個十年的開放發展,民營經濟與國際市場關係愈發密切,外部環境生變帶來需求面的巨大沖擊。經濟新常態下,處於轉型升級重要關頭的民營經濟,錯過了一些本該通過擴大開放進一步優化自身發展的機會,這對供應鏈、產業鏈重構亦產生較大影響。”史晉川説。

  他表示,實現以創新驅動為標誌的高質量發展過程中,因市場經濟和體制機制尚存短板,科教等領域的基本保障還有欠缺,以及極少雜音的出現,組成了民營經濟發展的內部挑戰。而疫情衝擊使國際環境影響供應產業鏈、供應鏈的問題更加嚴重、突出;對企業國際市場的拓展和預期提升造成了衝擊。

  “挑戰是現實的,機遇要看我們如何把握。”史晉川認為,上述環境因素給民營經濟帶來的挑戰是立馬顯現的,克服需求減少、供應鏈受限等挑戰,也是民營企業潛在的發展機遇。但必須清醒看到,要實現潛在機遇向現實優勢的轉化,向更高質量發展,民營經濟還有很多路要走。

  就更好發揮政府作用,史晉川表示,“國際經濟環境不利時,政府的重點應放在內部環境的改變上,通過深化改革和擴大開放,真正讓市場在資源配置中起決定作用,這也就是之前大家常説的,打造更加市場化、法治化、國際化的營商環境,以持續提升民企發展預期。預期改善後民營企業會自己想辦法克難攻堅,並且內生出一種發展機制,推動自身的高質量發展。”(完)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063 字。

轉載請註明: 史晉川:“三化”仍是民營經濟發展環境改善的關鍵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