3月23日,國家發改委公佈《氫能產業發展中長期規劃(2021-2035年)》。《規劃》提出,支持符合條件的氫能企業在科創板、創業板等註冊上市融資。
在同日召開的國家發改委新聞發佈會上,國家發改委高技術司副司長王翔強調,各地區要穩慎有序推進項目建設,嚴禁以建設氫能項目名義“跑馬圈地”。
打造氫能產業發展“1+N”政策體系
《規劃》提出氫能產業發展各階段目標:到2025年,基本掌握核心技術和製造工藝,燃料電池車輛保有量約5萬輛,部署建設一批加氫站,可再生能源制氫量達到10萬噸/年-20萬噸/年,實現二氧化碳減排100萬噸/年-200萬噸/年。到2030年,形成較為完備的氫能產業技術創新體系、清潔能源制氫及供應體系,有力支撐碳達峯目標實現。到2035年,形成氫能多元應用生態,可再生能源制氫在終端能源消費中的比例明顯提升。
王翔表示,為推動各項目標和重點任務順利完成,將建立氫能產業發展部際協調機制,協調解決重大問題,研究制定相關配套政策。堅持以《規劃》為引領,聚焦氫能產業發展的關鍵環節和重大問題,制定出台相關政策,形成“1+N”政策體系,推動各項規劃任務貫徹落實。
不斷擴大交通領域氫能應用市場規模
為推動氫能產業高質量發展,《規劃》部署了四方面重要舉措:構建氫能產業創新體系、推動氫能基礎設施建設、穩步推進氫能示範應用以及完善政策和制度保障體系。
在構建氫能產業創新體系方面,《規劃》聚焦重點領域和關鍵環節,着力打造產業創新支撐平台,持續提升核心技術能力,推動專業人才隊伍建設。“下一步,將採用‘揭榜掛帥’等方式,持續加強全產業鏈技術裝備攻關。”王翔説。
在推動氫能基礎設施建設方面,王翔稱,將因地制宜佈局制氫設施,逐步構建高密度、輕量化、低成本、多元化的氫能儲運體系。有序推進加氫網絡建設,探索站內製氫、儲氫和加氫一體化的加氫站等新模式。
在推進氫能示範應用方面,國家能源局科技司副司長劉亞芳表示,將重點推進氫燃料電池中重型車輛應用,有序拓展氫燃料電池大巴/卡車等新能源客貨車輛的市場應用空間,探索氫燃料電池在船舶/航空器等領域的示範應用,不斷擴大交通領域氫能應用市場規模。同時,積極開展儲能領域示範應用,探索培育“風光水電+氫儲能”一體化應用新模式,合理佈局發電領域多元應用,逐步探索工業領域替代應用。
“燃料電池汽車具有較大市場應用潛能。”中國科學院院士、清華大學教授歐陽明高表示,燃料電池車輛只是氫能應用的突破口,長遠發展應逐步拓展到交通、電力、化工、冶金等領域實現多元應用,充分發揮氫能在能源綠色低碳轉型和高排放、高污染行業綠色發展中的重要支撐作用。
在完善政策和制度保障體系方面,《規劃》提出,研究探索可再生能源發電制氫支持性電價政策,探索氫儲能直接參與電力市場交易。同時,加強金融支持,鼓勵銀行業金融機構按照風險可控、商業可持續性原則支持氫能產業發展,運用科技化手段為優質企業提供精準化、差異化金融服務。支持符合條件的氫能企業在科創板、創業板等註冊上市融資。
嚴禁以建設氫能項目名義“跑馬圈地”
如何在規劃之初設定好准入門檻,讓氫能產業實現更好發展?王翔表示,各地方在研究制定氫能產業發展相關規劃、支持政策時,應充分考慮本地區發展基礎和條件,統籌謀劃、合理佈局,按照《規劃》統一部署,不搞齊步走、一刀切。嚴禁不顧本地實際,盲目跟風、一哄而上,防止低水平重複建設,避免造成基礎設施和資源浪費。
王翔強調,各地方要綜合考慮本地區氫能供應能力、產業基礎和市場空間,在科學論證基礎上,合理佈局氫能製備、儲運、加註、應用等產業鏈相關項目,穩慎有序推進項目建設。嚴格履行項目審批程序,嚴格落實能耗管控責任和生態環保要求,嚴格執行項目建設、運營標準規範。牢牢把握氫能安全生命線,加大全產業鏈各環節安全管理力度。嚴禁以建設氫能項目名義“跑馬圈地”。此外,嚴禁在氫能產業規劃制定、投資規模、招商引資、項目建設等方面相互攀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