合眾財險董事會成員今年已變更三分之一,累計虧損近3億元

文 | 《財經天下》週刊 倪毓平

編輯||陸佳

合眾財險董事會成員今年已變更三分之一,累計虧損近3億元

11月19日,經監管批准,合眾財險董事會新增一名董事成員。據悉,隨着今年3月吉利的入股,合眾財險的董事會成員累計變更超過了三分之一。而新股東的加入,帶來的變化並不止這些,早在今年年中,合眾財險實現增資6億元。

不過,在業務層面,合眾財險還未找到能實現盈利的險種。成立至今,合眾財險已合計虧損近3億元。

累計虧損近3億元

11月19日,北京銀保監局稱,核准韓旭合眾財險董事的任職資格。今年8月,合眾財險曾發佈公告表示,因公司股東變更,董事會成員發生變化,本年度董事會累計變更人數已超過董事會成員總數的三分之一。

如公告中提及,董事會的人員調整,與吉利控股入股合眾財險有關。今年3月,合眾財險股東股權獲批轉讓。變更後,合眾人壽持股66.17%,吉利持股33.33%,原有股東中發實業持股比例不變,為0.5%。在吉利入股不久後,合眾財險增資6億元,註冊資本增至10億元。

不過,儘管股東、資金雙雙就位,但合眾財險在業績上仍表現平平。根據2021年三季報披露,截至9月末,其累計實現保險業務收入為1.45億元,同比下滑15.2%,年內累計淨虧損為3761.37萬元,而去年同期虧損為2782.18萬元。

事實上,這種虧損趨勢暗合了合眾財險以往的發展態勢。年報顯示,2015年至2020年,其淨虧損為:1096.1萬元、3509.4萬元、4486.7萬元、6793.0萬元、5324.9萬元和5081.3萬元。也就是説,成立至今,合眾財險已合計虧損近3億元。

車險業務依賴明顯

從其業務結構來看,合眾財險顯然仍在尋找盈虧平衡點。

2020年年報顯示,其車險、家財險、企財險、工程險依次為其保費收入的前五位險種。成立以來,其業務結構擴張,但上述主要的險種均處於承保虧損中。

合眾財險董事會成員今年已變更三分之一,累計虧損近3億元

(圖片來源:合眾財險2020年年報)

其中,成立以來,車險便是合眾財險的主營業務,且呈現增長趨勢。其保費收入佔比由2018年的88.9%增長至2020年的97.7%。

然而,過度依賴車險業務,並不利於險企發展。在車險綜改的大背景下,中小險企依靠車險業務突出重圍已愈加困難。穆迪在近期披露的報告中,車險業務盈利能力疲弱局面在2021年後將繼續延續,而非車業務承保挑戰也會加大。穆迪指出,盈利壓力增大可能會促使某些小型財險公司在未來12-18個月內退出車險業務領域。

不過,也有業內人士認為,依靠吉利控股,合眾財險或能在車險領域發揮股東優勢。

而在非車業務方面,酒店取消險是第二大保費收入險種,但這一險種在2020年也面臨着大比收縮的局面。年報顯示,該險種的原保險保費收入由1392.78萬元鋭減至184.46萬元,約為去年的十分之一。另外,合眾財險的家庭財產險、航空業務險等,也都只有百萬元的保費規模。

本文由《財經天下》週刊旗下賬號AI財經社原創出品,未經許可,任何渠道、平台請勿轉載。違者必究。

舉報/反饋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191 字。

轉載請註明: 合眾財險董事會成員今年已變更三分之一,累計虧損近3億元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