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股市場2022開年表現不佳,持續震盪下跌,而一些資金卻在尋找佈局方向,作為資金風向標的股票交易型開放式指數基金(ETF)整體呈現份額淨增長狀態。以區間成交均價計算,一個月內約有560多億資金淨流入股票ETF。
從資金流向看,中證500以及跟蹤科創板、創業板相關指數的“雙創板”類ETF基金等中小風格ETF年初獲得資金明顯偏愛。在行業主題ETF方面,券商、酒、新能源、醫療等行業ETF份額增加較多,而近期跌幅較大的軍工、動漫遊戲、稀土等行業ETF也出現資金流入。
562億資金逆勢湧入A股ETF
中小風格ETF受青睞
2022年首月,A股市場震盪回落,量能出現明顯萎縮。截至1月28日收盤,創業板指1月累計下跌12.45%,上證指數月跌7.65%,深證成指月跌10.29%。受此拖累,股票型ETF的表現自然也不盡如人意。數據顯示,2022年首月,在全市場548只A股ETF(剔除1月份成立的基金)中,僅有32只取得正收益,跌幅最大的國防ETF累計跌幅達到20.4%。
與此同時,ETF份額卻逆勢增加,呈越跌越買的趨勢。截至1月28日,全市場的A股ETF今年以來整體份額合計增加441.61億份。548只基金中,多達307只產品在今年1月份實現份額淨增長和資金淨流入,佔比56.02%。
資金逆勢佈局的ETF不在少數。具體而言,89只ETF獲得超1億元資金淨流入,其中16只股票型ETF淨流入資金超10億元,其中8只為寬基ETF基金。
寬基ETF中,藍籌型和中小風格ETF規模均有擴張,其中中小風格ETF更受青睞。華泰柏瑞滬深300ETF份額在今年首月淨增加12.6億份,獲得逾60億元資金搶籌。同期,南方中證500ETF獲得44.06億資金淨流入,僅次於華泰柏瑞滬深300ETF。
今年1月份,跟蹤科創50指數、創業板類指數及雙創指數的“雙創板”類ETF基金也成為資金搶籌對象。易方達創業板ETF、華安創業板50ETF、華夏上證科創板50ETF、易方達上證科創板50ETF及易方達中證科創創業50ETF等基金均獲得10億元以上資金淨申購。
在中小盤風格和科技成長風格ETF整體遭遇大量淨申購的同時,部分大盤藍籌風格的寬基ETF產品遭遇大量淨賣出。
截至1月28日,今年首月資金流出最多的前10只股票ETF中,6只為寬基ETF,而4只為大盤藍籌風格寬基ETF。
具體來看,截至1月28日,1月以來華夏上證50ETF份額下滑12.8億份,縮水16.52%,資金淨流出約40.59億元;華夏滬深300ETF緊隨其後,淨贖回2.55億份,資金淨流出13.26億元。僅這兩隻基金,合計淨流出資金約54億元。此外,華安滬深300ETF、平安滬深300ETF基金分別淨流出7.04億元、2.44億元。
針對寬基指數ETF近期的申贖動態,深圳一家公募指數投資部人士表示,ETF的申贖情況通常被視為投資風向標,資金整體流入股票ETF,代表資金對後市比較樂觀,或判斷市場風險釋放後將迎來上漲。而寬基ETF主要為機構投資者持有,其申贖動向更能反映機構的態度。
資金更青睞中小風格ETF背後,業內預計2022年成長和小盤佔優,在創業板、科創板和北交所的引領下,創新創造主題或仍繼續維持相對熱度,權益整體風格預計繼續偏向成長。
行業主題ETF越跌越買
券商、新能源、醫療等強勢吸金
就行業主題ETF而言,今年首月整體呈現越跌越買態勢。16只淨流入資金超10億元的股票型ETF中,一半為寬基ETF基金。不少行業板塊跌幅較深,淨流入資金卻居前,包括券商、酒、新能源、醫療等行業ETF。
統計顯示,國泰中證全指證券公司ETF、華寶中證全指證券ETF在今年首月分別增加36.22億份、28.95億份,淨流入資金分別為40.82億元、31.29億元,成為1月份最“吸金”的兩隻行業主題ETF。
此外,匯添富MSCI中國A50互聯互通ETF、國泰中證新能源汽車ETF、華寶中證醫療ETF、華泰柏瑞中證光伏產業ETF、廣發中證基建工程ETF、鵬華中證酒ETF等行業ETF均獲得較多資金青睞。
值得一提的是,2022年以來跌幅較大的股票型ETF集中在軍工、動漫遊戲、醫療、稀土等行業,但這些ETF悉數獲得資金抄底。統計顯示,2022年以來跌幅排名前20的股票型ETF全部出現份額增長,包括鵬華中證國防ETF、平安中證醫藥及醫療器械創新ETF、國泰中證動漫遊戲ETF、易方達中證軍工ETF、華寶中證軍工ETF、國泰中證影視主題ETF、華泰柏瑞中證稀土產業ETF等基金。
與此同時,也有部分行業ETF遭遇拋售。具體而言,天弘中證銀行ETF1月份漲幅為3%,卻遭遇13.22億元資金淨贖回,成為今年首月資金淨流出最多的行業ETF。另一隻銀行類ETF匯添富中證銀行ETF也是越漲越賣,遭遇淨贖回。
同期國泰中證煤炭ETF、匯添富中證主要消費ETF、華夏中證港股通50ETF等也遭遇較多淨賣出。
北京一家大型公募市場部負責人表示,伴隨着板塊輪動加快,行業主題ETF市場資金“高拋低吸”的特徵越來越明顯。在行業指數低估區域,投資者一般會通過買入或定投的方式越跌越買,積累籌碼;而隨着指數反彈和上漲,也會在上漲過程中逐漸兑現收益,落袋為安。
他表示,由於年報業績的催化作用,銀行板塊整體走出了獨立行情,資金獲利了結的心態濃厚,投資者邊打邊撤故而遭遇資金淨流出。
“疊加宏觀政策層面寬流動性寬信用利好,券商板塊迎來政策、行業雙景氣。在業績持續向好背景下,適逢當下市場正處於風格切換階段,新基發售短期遇冷,券商作為非銀中相對高業績低估值的板塊適宜開始佈局。新能源的長期投資邏輯沒有變,所以股價跌下來後,可能又迎來了佈局的機會。醫藥則屬於長牛賽道,多位業內人士建議投資者重點配置,尤其是有低位低吸的時候。”上述負責人進一步介紹到。
知名券商策略團隊:
A股開門紅四個條件已經具備
興業證券策略張啓堯團隊今日發佈最新觀點認為,A股“開門紅”的四個條件已經具備
該團隊認為,2021年11月起將國企地產為代表的穩增長方向作為首推,《2022年度十大預測》中判斷“2022年有望出現一波類似‘mini版2014’的指數行情”。年初調整後,我們根據四大指標判斷市場調整已接近尾聲。
開年以來市場持續回落,高景氣、硬科技成長賽道大幅調整。一方面,美聯儲加息甚至縮表擔憂升温、美債利率大幅上行、美股尤其是科技股大跌,持續拖累國內風險偏好。另一方面,年初場內增量資金流入放緩,疊加公募擁擠度高,也導致機構重倉的景氣成長賽道調整尤為顯著。
但當前,“開門紅”的四個條件已經具備:
條件一、海外風險釋放接近尾聲,假期全球共振向上。A股節前市場已大幅回調、成交量顯著收縮,避險情緒已充分釋放,疊加外圍市場的強勁表現,有望提振節後國內投資者的風險偏好。
條件二、國內政策寬鬆持續落地。近期發改委表示“堅定實施擴大內需戰略”,要求“着力釋放消費需求”、“促進投資合理增長”等。經濟下行壓力下,開年以來包括降準、下調政策利率等穩增長措施已在加速落地,後續政策寬鬆也有望持續加碼。
條件三、基金髮行回暖,機構全面啓動自購,存量博弈的格局改善。雖然歷史上看公募基金自購規模放量不等於抄底型號,但市場大幅下跌後往往基金大規模自購是重要的底部信號之一。
條件四、熱門賽道擁擠度回落至低位。
因此我們判斷,節後隨着海內外風險的逐漸緩解、政策寬鬆持續落地、存量博弈格局逐步改善、熱門賽道擁擠度回落至低位之下,市場將迎來“開門紅”。
結構上,聚焦調整較深、擁擠度壓力釋放較為充分、且景氣依然向好的“小高新”,同時國內政策放鬆方向確定、“mini版2014”正在圖途中,左側佈局受益於“穩增長”、邊際“寬信用”的“大金融”。
投資策略:一方面把握金融地產等低估值修復行情,另一方面以長打短、逢低佈局“小高新”。長期,聚焦科技創新的五大方向。1)新能源(新能源汽車、光伏、風電、特高壓等),2)新一代信息通信技術(人工智能、大數據、雲計算、5G等),3)高端製造(智能數控機牀、機器人、先進軌交裝備等),4)生物醫藥(創新藥、CXO、醫療器械和診斷設備等),5)軍工(導彈設備、軍工電子元器件、空間站、航天飛機等)。
風險提示:關注全球資本回流美國超預期,中美博弈超預期等。
高善文今日發文
A股處於合理甚至偏低位置
節後A開市在即,2月6日,高善文在公眾號“高善文經濟觀察”發佈題為《關於當前經濟和市場形勢的幾點看法》,對當前經濟和A股市場進行最新研判。
美國通貨膨脹超預期上行,聯儲加快退出貨幣寬鬆,美國股票市場顯著調整,美元走強等背景,被普遍認為形成中國市場調整的外部原因。但在在高善文看來,從人民幣匯率維持強勢、國內債券市場利率下行,滬深港通的資金流動情況,以及此前積累的美元債務等數據來看,這次美聯儲貨幣政策立場的變化,迄今為止也許不是中國股票市場調整的主要原因。
高善文認為,過去兩週,美國標普指數企穩反彈,説明外部因素的拖累即使的確曾經產生影響,目前這一因素至少暫時已經消除。
高善文認為,以歷史水平為參照,結合穩增長政策逐步發力的情形來看,即使考慮盈利下修的風險,仍然可以認為市場目前處於合理區間,也許甚至處於合理偏低的位置。
如何看待未來政策體系?高善文表示樂觀,“在具體的政策實踐中,從去槓桿到能耗雙控,從打破剛兑到控制地方政府隱形債務,政府總體上能夠務實和靈活地調整和糾偏,未來政策體系的形成過程可以抱有更樂觀的預期。”
從市場的估值水平看,標杆性的滬深300指數的估值目前大約處於過去十年的中位數略高的水平,考慮市場對2022年盈利的一致預期後的動態市盈率則處於20%分位的較低水平。
2016年以來,在經濟繼續趨勢減速的同時,滬深300的ROE總體上波動上升,目前市場預期其2022年的水平將超過疫情之前的2019年,這得益於持續的結構調整帶來的市場競爭格局的改善,併為過去幾年市場走勢穩中有升提供了關鍵的支撐。
面對短期經濟下行壓力,市場的盈利預期存在下修的可能,但以這些討論為基礎,以歷史水平為參照,結合穩增長政策逐步發力的情形來看,高善文認為,即使考慮盈利下修的風險,仍然可以認為市場目前處於合理區間,也許甚至處於合理偏低的位置。
如果考慮到當下的利率水平、政策取向和經濟的前景,考慮到市場對信用擴張和政策環境不確定性的憂慮存在誇大,以及這些不確定性在長期內能夠逐步消除或降低等因素,那麼似乎可以進一步確認當下市場已經處於偏低位置。“當下應該如何在風險和收益之間進行權衡,無疑需要更深入和冷靜的思考。”高善文建議。
以下為高善文《關於當前經濟和市場形勢的幾點看法》全文:
關於當前經濟和市場形勢的幾點看法
高善文
2022年2月6日
2021年12月中旬以來,在貨幣條件明顯放鬆,穩增長政策逐步發力的背景下,中國股票市場連續下行,幅度較大,令許多市場人士頗為錯愕。
美國通貨膨脹超預期上行,聯儲加快退出貨幣寬鬆,美國股票市場顯著調整,美元走強等背景被普遍認為形成中國市場調整的外部原因,但從人民幣匯率維持強勢、國內債券市場利率下行,滬深港通的資金流動情況,以及此前積累的美元債務等數據來推斷,這次美聯儲貨幣政策立場的變化,迄今為止也許不是中國股票市場調整的主要原因。
無論如何,過去兩週,美國標普指數企穩反彈,説明外部因素的拖累即使的確曾經產生影響,目前這一因素至少暫時已經消除。
2021年下半年以來,由於去槓桿政策的深入推進,許多房地產企業商業模式的內在脆弱性暴露,行業出現了一定範圍的流動性壓力。
儘管房地產市場的壓力似乎形成明顯的利空,但12月中旬以來,在大盤明顯下跌的同時,房地產板塊小幅上漲,銀行板塊的調整也很輕微,這無疑暗示儘管房地產行業內部分化明顯,但股票市場總體上並不太擔心這一領域的風險。實際上,房地產市場的壓力主要集中在海外中資美元債、信託和理財等影子銀行體系內。
我們無疑需要等待進度數據的進一步披露來評估穩增長政策的影響,並辨明經濟的短期方向,但國內經濟運行和政策制定領域正在發生的許多重要的結構性變化,以及這對企業長期增長前景的影響,也許值得我們更系統地觀察和思考。
全球金融危機以來,政府幾乎總是依靠基建和地產政策來穩定經濟增速,這一政策目前無疑已經是強弩之末:這些政策在過去一方面造成宏觀槓桿高企,債務風險累積,部分城市房價居高不下,另一方面也帶來了基建和地產需求的過度透支,導致當下基建難以找到足夠數量符合收益要求的項目,地產需求也疲態盡顯。隨着政府將控制宏觀槓桿、防範和化解風險放在越來越突出的位置,傳統刺激需求政策的迴旋餘地日益逼仄。
值得注意的是,在金融危機之前的很長時間裏,中國信用擴張的重要基礎是外匯佔款投放;這之後地產和基建形成了過去十年信用擴張的主要載體,支撐了銀行(以及其影子體系)資產負債表的擴張。隨着基建和地產的擴張進入尾聲,如何有效地支撐貨幣擴張和信用投放,無疑需要新的工具或渠道,也需要時間來逐步摸索和試錯。
2021年,以美元計算的中國人均收入已經十分接近世界銀行定義的高收入國家門檻(實際上,以年末匯率計算的結果可能超過了2021年世界銀行劃定的標準,儘管一般的做法是使用年均匯率進行計算)。隨着生活水平的大幅度提高,在繼續追求經濟增長目標的同時,政府開始將共同富裕、防範資本無序擴張、碳達峯等列為重要的政策目標。這些變化無疑將對企業的運行環境產生深遠的影響,並需要資本市場仔細地觀察和評估企業長期增長前景的變化。
在2021年的教育雙減和互聯網等行業反壟斷過程中,資本市場體驗了政策環境變化的巨大影響,並開始將挑剔的目光投向了更多的行業,去重新思考許多商業模式的穩健性、可維持性和長期增長的潛力。
2021年下半年,為了實現能耗雙控的目標,一些地方積極推動了運動式減碳,這造成了經濟活動中的不少擾動和噪音,也使得許多投資者競相買入去碳有關的標的,進而大幅推升相關股票的估值。由於運動式減碳帶來的經濟衝擊,2021年末開始對去碳政策進行調整,這些標的股票的價格隨即出現回調也在情理之中。
從這些案例來看,圍繞新的政策目標的設定,無疑需要新的精巧細緻的政策工具和政策執行,來更好地處理政府與市場的關係,更精準地達成目標,並降低其經濟成本。這一政策體系目前也許還處在設計、摸索和磨合過程的早期,由此在未來一段時間內,繼續存在一些政策的不確定性,恐怕也是在所難免。
然而,當我們將目光投向更長的歷史和未來時,許多不確定性似乎消失了:
儘管短期內信用擴張也許存在梗阻,但中長期內中央銀行一定可以找到擴張信用的方法,這無疑是確定的;中央銀行着眼於擴張信用和降低利率目前是確定的,隨着基建和地產擴張的謝幕,中國的利率中樞將明顯下行,這在我看來也是比較確定的。
隨着技術不斷進步和收入水平持續提高,中國繼續向高端製造和新型服務領域升級轉型,特別是在出現重大技術和商業模式變革的領域,以及需要實現技術自主的關鍵領域,中國將能夠維持快速增長,這無疑也是比較確定的。例如在電動汽車,可再生能源,電子製造、醫療養老服務等領域。
從過往的經驗看,在具體的政策實踐中,從去槓桿到能耗雙控,從打破剛兑到控制地方政府隱形債務,政府總體上能夠務實和靈活地調整和糾偏,這使得我們對未來政策體系的形成過程可以抱有更樂觀的預期。
最後,從市場的估值水平看,標杆性的滬深300指數的估值目前大約處於過去十年的中位數略高的水平,考慮市場對2022年盈利的一致預期後的動態市盈率則處於20%分位的較低水平。
2016年以來,在經濟繼續趨勢減速的同時,滬深300的ROE總體上波動上升,目前市場預期其2022年的水平將超過疫情之前的2019年,這得益於持續的結構調整帶來的市場競爭格局的改善,併為過去幾年市場走勢穩中有升提供了關鍵的支撐。
面對短期經濟下行壓力,市場的盈利預期存在下修的可能,但以這些討論為基礎,以歷史水平為參照,結合穩增長政策逐步發力的情形來看,即使考慮盈利下修的風險,仍然可以認為市場目前處於合理區間,也許甚至處於合理偏低的位置。
如果考慮到當下的利率水平、政策取向和經濟的前景,考慮到市場對信用擴張和政策環境不確定性的憂慮存在誇大,以及這些不確定性在長期內能夠逐步消除或降低等因素,那麼似乎可以進一步確認當下市場已經處於偏低位置。我們當下應該如何在風險和收益之間進行權衡,無疑需要更深入和冷靜的思考。
(文章來源:中國基金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