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春招火熱!理財公司發起攻勢 投研、金融科技人才成“香餑餑”

由 長孫秀芬 發佈於 財經

金融機構2022年春季招聘火熱進行中,不少理財公司也加入了人才“爭奪戰”,面向投研、金融科技等人才拋出“橄欖枝”。3月28日,北京商報記者梳理發現,目前已有農銀理財、平安理財、興銀理財、光大理財、交銀理財等多家理財公司相繼發佈招聘公告,面向社會公開選聘人才。在分析人士看來,近期各家理財公司紛紛發佈招聘公告反映出各家機構對人才建設的重視,理財公司的招聘偏好反映出核心崗位的價值,投研、金融科技已成為理財公司當下核心競爭力的比拼要素。

多家理財公司公開招聘

春招之際,理財公司正在加大力度“招兵買馬”。根據3月28日,北京商報記者不完全統計,目前已有農銀理財、平安理財、華夏理財、廣銀理財、興銀理財、光大理財、交銀理財、浦銀理財在內的多家理財公司相繼發佈招聘公告,擬通過校招或社招的方式招攬人才。

從招聘公告來看,理財公司招聘崗位從前端的投資研發到後端的風控管理,涉及了投資經理、軟件研發、產品管理、風險管理等近40餘種職位。

以興銀理財為例,根據其發佈的2022年社會招聘,該公司計劃招聘投資研究類、金融科技類、產品市場類、風險內控類、職能運營類五大類別崗位,其中投資研究類崗位涉及固定收益投資經理、項目投資經理、多資產投資經理、FOF投資經理、股票投資經理、信用債研究員、行業研究員等多個職位;而金融科技類崗位則計劃招收軟件研發、數據開發、架構設計等人才。

對於相關崗位的招聘要求,各家理財公司均設置了學歷、從業經驗等准入“門檻”。從學歷來看,基礎崗位至少是本科起步,而涉及投研領域等相關崗位則需要碩士畢業。此外,各家理財公司都明確所招人員需具備一定的金融領域相關知識背景,除校招實習生外,社招人員均須具備兩年以上的相關工作經驗。以廣銀理財2022年招聘的信評與審批部信用分析崗為例,該崗位主要負責產業類客户信用風險相關的審查審批工作,需要求職者具備碩士及以上學歷,並具有五年以上資管、基金、券商、信託、評級機構等金融行業相關的信用評級、業務審查經驗,不過基礎信用分析崗相關工作經驗可放寬至兩年以上。

談及多家理財公司公開招聘的原因,資深銀行業分析人士王劍輝分析指出,資產管理是金融服務大的發展方向,商業銀行的轉型提升很大程度上取決於其在資產管理市場中能夠獲取多大的穩定增長份額和成長空間,所以作為銀行系理財公司開始集中發力,通過“招兵買馬”進而擴充相應業務。同時,理財公司脱離母行獨立運營後,機構本身也需要人員的補充,僅靠原有銀行內部人員難以解決,因此需要面向社會進行公開招聘。

聚焦投研、金融科技人才

自2019年首批理財公司成立至今,理財公司已走過近三個年頭,逐步朝着“自力更生”的方向發展。隨着理財公司不斷髮展成長,在人才招聘方面的需求也愈發強烈,從最初平移母行人員到逐漸開始擴大對外招聘。

從已發佈的理財公司招聘公告來看,各家理財公司對投資研究人才、金融科技人才以及風險管理人才招聘需求旺盛。例如,在浦銀理財2022年的招聘公告中,招聘崗位便涉及固收投資部負責人、權益投資部負責人、權益投資部負責人、金融科技部負責人、風控合規部負責人等職位;而在農銀理財2022年校招公告中,招聘也主要面向投研交易、風控審計兩類招聘崗位。

在相關崗位招聘中,理財公司則更為青睞具備同業經驗的人才,以平安理財為例,該公司在2022年招聘公告中提到,招聘面向來自銀行理財、公募基金、券商資管等泛資管機構優秀人才,其中有銀行理財公司相關工作經驗者優先。

在薪酬方面,大多數招聘公告中並未直接披露薪資待遇。不過,北京商報記者通過查詢招聘網站發現,一家國有銀行理財公司旗下招聘投資經理、數據管理、量化風控等多個崗位,月薪在1.2萬-3.5萬元之間,略高於部分基金公司等金融機構。

在易觀分析金融行業高級分析師蘇筱芮看來,近期各家理財公司紛紛發佈招聘公告反映出各家機構對人才建設的重視,從招聘崗位來看,理財公司的招聘偏好反映出核心崗位的價值,投研、金融科技已成為理財公司當下核心競爭力的比拼要素。

對於理財公司傾向於招聘投研、金融科技、風控等人才的原因,浙江大學國際聯合商學院數字經濟與金融創新研究中心聯席主任、研究員盤和林認為,投研人才面向具體行業,理財公司需要投資具體的企業,所以對於行業的具體情況需要摸底瞭解,也需要將行業情況對投資人做説明,而金融科技和風控人才面向理財公司自身管理和營銷,通過數據反饋和數據算法來提高風控效率,通過金融科技來強化信息收集能力,並實現理財產品設計上的精準定位,針對用户需求進行針對性的產品設計和產品營銷。

招聘需求或將保持高位

近年來,理財公司數量逐步擴容。根據中國理財網披露數據,截至2022年3月,目前理財公司數量已拓展至29家,其中25家已經開業,還有4家仍在籌建中。

“未來理財公司數量將繼續增加,理財公司之間同質化競爭會逐步激烈,而差異化、理財產品收益率的高低,穩健性將成為理財產品打響品牌的關鍵。”盤和林表示,對於公司端來説,理財產品的設計、運行將是打響公司品牌的重中之重,而對於人才來説,當前很多理財公司的風險管控、信息挖掘能力都還是在初級階段,此時能夠在理財公司大顯身手。蘇筱芮也認為,理財公司具有廣闊的市場需求,且由於理財公司多處於起步階段,對用人的需求普遍較大,預計後續理財公司的招聘需求依舊保持高位。

而在人才招聘方面,不少銀行人才招聘已向旗下理財公司等財富管理端傾斜。以光大理財為例,3月28日,在光大銀行召開2021年度業績發佈會,光大銀行行長付萬軍透露,近年來,光大銀行把打造一流財富管理銀行作為戰略目標。人力資源投入上,充分向財富管理相關崗位傾斜,專門搭建了零售金融人才庫,不斷擴大投資顧問和財富顧問專業隊伍。

談及理財公司相較於其他金融機構的優勢,盤和林指出,理財公司在投資方面更加專業,其更加專注於單一業務領域,而其他金融公司的業務是多渠道的,比如融資、投資、中間業務都普遍存在,所以專業化管理將是理財公司的優勢。而在留住人才方面,理財公司應將人才的注意力聚焦在理財產品設計的優化上,減少理財產品銷售壓力,要做好理財產品、提高理財產品收益,銷售渠道方面可以通過和其他金融機構和互聯網公司渠道合作來實現。

“未來,理財公司需要不斷適應數字經濟時代發展,從頂層架構切入,將市場需求的洞察與技術人才儲備能力的夯實有機結合起來。”蘇筱芮建議,一是打造敏捷的組織架構,最大化發揮“數智化”背景下的人才活力與組織效率;二是創新理財業務類型,對市場存在的理財需求進行深入研判,合理佈局人才的分配與崗位;三是攻堅理財業務相關的新型技術,完善技術儲備手段。

北京商報記者 孟凡霞 李海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