把公司賣給BAT後,他們拿着“退休”的錢再次創業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IT桔子(ID:itjuzi521),作者:吳梅梅,編輯:Judy,題圖來源:視覺中國
對大部分創業者來説,“公司上市”是創業成功的一種的典型標誌,也是創業過程中最具有儀式感和榮耀的時刻。
然而,就實現“財富自由”而言,“公司被收購”或許是另一種更直接的方式——尤其是那些能夠被大廠收購的,創業公司往往有可能獲得一些更好的溢價。
被大廠“收編”也意味着核心創始團隊的人生軌跡從此發生了重大的轉變——
—部分創業者會選擇安心在大廠待著。比如幼教軟件袋鼠跳跳被併購後,其創始人賀亮之後一直負責騰訊的“企鵝童話”業務線。
也有的創業者在大廠適應一陣後選擇離開,再出去闖一闖。
IT桔子整理了以BAT為代表的大廠收購的創業公司中,創業者後續再次創業的部分案例。
其中,創業項目被騰訊收購後繼續創業的有蟬遊記創始人純銀、遊戲谷創始人張福茂、DNSPod創始人吳洪聲等創業者;
創業項目被百度收購後再創業的包括糯米網創始人沈博陽、去哪兒創始人陳剛和莊辰超、渡鴉科技創始人呂騁、傳課網創始人王海明、今晚看啥創始人汪冠春等人;
創業項目被阿里收購後再創業的有點我達創始人趙劍鋒、趣拍雲創始人王強宇、餓了麼創始人張旭豪、客如雲創始人彭雷等創業者。
基於上述曾經被BAT“收編”過的創業者的情況,我們發現了一些有意思的現象:
有的創業者始終專注一個領域,比如張福茂,創辦遊戲谷被騰訊收購後繼續創業,做了兩個遊戲項目“糖谷遊戲”和“寰宇九州”;有的則嘗試在多個不同的賽道轉換,百度創始七劍客之一雷鳴創辦了酷我音樂,之後創業分別涉足了教育硬件和醫療兩大領域。
第一次創業,公司就被 BAT 收購的創業者有餓了麼張旭豪、UC 何小鵬;其他多數創業者並非此類。
個別創業者不止一次收穫大廠的青睞,比如何小鵬創辦的 UC 被阿里收購後,二次創業小鵬汽車再次獲得阿里的重金投資;2011 年 3 月,陳剛參與創建的鐵友網(原久久票務網)被攜程收購,之後陳剛創辦途家網獲得了攜程的投資;還有刷機精靈創始人文博的二次創業項目真時科技Pacewear也收穫了“前東家”騰訊的投資,不過遺憾的是該項目後已關閉。
有的項目被收購後,幾個聯合創始人再次合夥創業;而有的則分道揚鑣,甚至是“另起爐灶”各自創業。比如點心移動被百度收購後,兩位聯創遊敏麗和張磊分別創辦了住趣家居網、Yeecall 一塊超級電話。
多數的創業者是在被BAT收購後2年左右再次創業的,也有的創業者不到半年就“馬不停蹄”創業了,包括沈博陽(先後創辦糯米網、領英赤兔、蛋殼公寓)、何小鵬(創辦 UC 和小鵬汽車)和黃修源(創辦了積木熱門視頻、微聽.FM、遊俠汽車)。
經歷兩次被大廠收購的案例也有,比如莊辰超。去哪兒在2011年被百度收購後仍獨立運營,創始人莊辰超帶領去哪兒在美國上市;直到2015年10月去哪兒被攜程收購後,2016年他才卸任CEO,再次重啓創業投資,創辦了新零售便利店項目便利蜂。
在上述創業者中,以代際來劃分,70後創業者較多——先後創辦遊戲谷、糖谷遊戲、寰宇九州的連續創業者張福茂(1977年生);去哪兒創始人莊辰超(1976年生);小鵬汽車、小鵬匯天的創始人何小鵬(1977年生);酷我音樂創始人雷鳴(1975年生)等;他們的年齡比馬化騰平均小5歲。他們多數又是75後。
這批75後創業者趕上了移動互聯網的浪潮,他們創辦了移動端的系統工具或應用,踩上了時代的紅利。
80後創業者也有,比如把餓了麼賣給阿里後進軍高爾夫運動的張旭豪,出生於1985年,餓了麼是他在上海交通大學讀研時創辦的項目;汪冠春出生於1984年,本科畢業於上海交大,2011年創辦今晚看啥,被百度收購後在百度工作一段時間,2015再次創辦來也科技;以及創辦客如雲後二次創業做腦虎科技的彭雷,生於1980年。
這些80後創業者們趕上了傳統企業數字化、O2O的浪潮,他們用互聯網思維改造了傳統的本地生活服務業。
經歷大廠收購的90後創業者目前很少,目前瞭解到,上表中僅有渡鴉科技創始人呂騁,屬於此例。
一、70後“半路出家”的產品人純銀V,創業5次成功過也失敗過
職業生涯關鍵詞:遊戲,編輯,產品,網易,旅遊,攜程,短視頻,社交,連續創業。
純銀原名郭子威,23歲前做過推銷員,炒過股,當過法警;之後擔任遊戲週報的編輯,做到副主編的位置,後來辭職了。
2004年,純銀創辦了網頁遊戲腳本交易平台“簡單遊”。
2006年,純銀29歲,進入網易,任網易網站產品部總監,之後在網易履職長達6年。
2012年他再次出發創業,創辦旅遊攻略項目蟬遊記。這個項目在當時的旅遊圈中小有名氣,並且在1年內連續獲得了經緯創投支持的天使輪、A輪融資。
2014年純銀把蟬遊記賣給了在線旅遊OTA老大哥攜程,之後他也進入攜程工作。但雙方之間的訴求有些背離。
一氣之下,2015年他放棄攜程的期權,重新開啓旅遊創業之路,創辦了球球科技,並開發了氫氣球App。
可惜,氫氣球沒有再續蟬遊記的輝煌,甚至無法獲得資本的支持,最終項目以融資失敗、團隊解散告終。
經歷這次事件後,純銀公開表示從此將告別旅遊行業創業,不再涉足。
短暫的休整後,在2016年11月,年近40歲的純銀再次進入新的創業階段,方向是短視頻領域,項目名是貓餅。為此,他還拉來了 “堆糖”的創始人張涓合夥創業。
他很巧妙地再次踩在了風口上,項目也很順利地融資。
2017年1月,貓餅獲得了合鯨資本領投,真格基金跟投的數百萬元天使投資。只不過,純銀還是沒堅持超過2年,又把項目賣給了當時極力押注短視頻的“金主”騰訊。
這次不同的是,純銀並沒有隨着項目入職騰訊,而是選擇“全身而退”。
雖然項目沒了,但閒着是不可能的。在這之後,純銀又雙叒叕創業了!
匿名社交應用一罐App發佈於2018年6月,軟件的定位是做一個“樹洞”。
純銀曾這樣評價這款產品:
“這是我身為產品汪的代表作,它並非我為95後或者00後做的App,而是我送給自己的42歲禮物,恰好讓小孩子們也喜歡罷了。”
雖然產品願景是好的,但匿名社交不幸“撞到槍口上”了。
勉強維持2年後,純銀原計劃解散團隊,後來即刻有意接收產品和團隊,2019年11月即刻將一罐收入囊中,重新一線了一罐。
目前一罐App的官網頁面,顯示這是一個為社恐患者定製的社交App。
實際上,2020年3月即刻又發佈了新的婚戀社交產品橙App,主打女性主導的約會社交。即刻之所以能夠快速試水社交新業務,主要得益於此前收購了原有的一罐社交創業團隊。
純銀既是創業者,也是產品經理,他寫下了大關於產品深度思考的博客,這些文章影響了很多互聯網圈內人。
關於退休,純銀的觀點也很有意思——
“退休”的意思不是退下去不幹活了,而是卸下對金錢的期許,特別單純地為了工作的樂趣而工作,尤其是為了更多的人生經歷而生活。
二、80後張旭豪,“天選創業者”非他莫屬
職業生涯關鍵詞:研究生,外賣,校園創業,阿里,高爾夫,運動員。
95億美元,這是阿里史上花費最貴的一筆收購了。它超過了此前阿里收購優酷的46.7億美元,以及後來者阿里花20億美元收購的考拉海購。
然而,這筆驚天收購案花落年僅33歲的張旭豪,所謂的“天選之子”大概是這樣的吧:年紀輕輕首次創業就“相當成功”——白手起家,從0到1,送過外賣,打過硬仗,35歲前就能實現財富自由,拿到足夠退休的錢。
這不禁讓人好奇,他是怎麼把餓了麼做大的?他現在又在幹嘛?
2008年,張旭豪和同學在上海交大宿舍剛剛看完電影《硅谷海盜》,受電影的啓發,他們有了一個創業的idea:網上外賣,當時的項目名叫“飯急送”。
於是,張旭豪成為了最早的一批“外賣小哥”,騎着電動車在上海交大的校園裏送外賣。
事情的轉折點發生在一個外賣員出車禍了,此後,張旭豪決定不再做配送,而是由餐廳自配。2009年,他買下了餓了麼的域名,餓了麼網站隨即上線。
張旭豪創業遇到的第一道坎是競爭對手。
當時小葉子訂餐專注校園外賣,在高校圈已經積累了大量用户。
相比大學生張旭豪騎着貸款的電動車談生意,小葉子創始人開着跑車,更有企業家的做派,也更能贏得餐飲老闆的認可。小葉子還通過贈送小禮物籠絡了一批商家,大量商家不再選擇餓了麼。
張旭豪的應對之策是通過調研後發現商家接單的痛點,於是開發了餓了麼餐廳管理系統。
過程中,他還要挨個説服交大周邊餐廳的老闆買台式電腦、安裝系統。為了團結商户,張旭豪還變通了商業模式:只收取軟件年費,不再收取每單提成。通過這招,餓了麼出奇制勝。
張旭豪説:
“有些idea非常牛X,但實現起來毫無美感。創業者要創新,但更要沉得住氣,雜七雜八的事都要自己動手幹,一點一滴堅持。”
張旭豪創業遇到的第二道坎是資金和團隊。
早期餓了麼很多成員都是大學生,臨近畢業,人員大量流失。而且隨着用户的增加,運營成本越來越高,資金和招人都是一大難題。
這時,天使投資人朱嘯虎向張旭豪拋出了橄欖枝。他投了100萬美金,錢是分段追加給的。當時餓了麼經營範圍僅限交大,他打給張旭豪25萬美金説:“去把復旦覆蓋了。”
融資後,張旭豪把公司搬進小別墅,重組團隊,迅速把餓了麼擴張到上海所有高校和其他城市。從此,餓了麼發展也走上了正軌。
張旭豪創業遇到的第三道坎是巨頭的“降維打擊”。
2013年後,餓了麼壯大,巨頭也開始盯上了在線外賣業務。2013年底,阿里淘點點、美團外賣上線。2014年,“百度外賣”和小米“我有外賣”上線。
投資人徐新原本有意投資餓了麼,跟美團王慧文通了一個三小時的電話後,她搖搖頭:“(餓了麼)好像打不過(美團)。”所以,徐新沒有投。
後來,外賣市場這一仗打得曠日持久,所幸餓了麼終究是打贏了阿里和百度——淘點點併入阿里口碑事業部,外賣業務被放棄;百度外賣曾經有機會爭“第二”,最後被餓了麼以8億美元收購。餓了麼和美團外賣站在終場。
而這一切都是資本在“輸血”。
據統計,餓了麼在2013年至2017年間共計拿到了總計超過33億美元的8輪融資,其中,阿里對餓了麼的投入已經超過15億美元。
反覆融資的代價是,張旭豪在餓了麼的股權不斷被稀釋。
此外,餓了麼還有一大挑戰是創業近10年,盈利仍遙遙無期。
最後的最後,張旭豪效仿大眾點評的張濤,準備把餓了麼賣掉。阿里出價70億美金,張旭豪又去找了美團;美團出價90億美金,阿里這才以95億美元高溢價收購餓了麼。
2021年底,沉寂三年後的張旭豪公佈了自己的新創業項目——Playgolf。這次,張旭豪投資1.5億元改造升級了原上海市黃興公園高爾夫球場,除了運營高爾夫場地外,Playgolf還提供青少年高爾夫培訓課程。
據瞭解,張旭豪是國家二級運動員,從小打籃球,進過上海盧灣區體校,與姚明是校友。
看得出來,這次他的創業大概率不是To VC的,不然也不會選擇這麼冷門的體育賽道了;當然,他可能也不需要再為融資發愁了,創業更多從“自身興趣”出發,順便滿足一些市場需求。
張旭豪帶領他的Playgolf能否將高爾夫這項運動在中國“平民化”“普及化”,我們拭目以待。
三、90後“非主流極客”呂騁,被百度收編是其創業生涯的“高光”時刻
職業生涯關鍵詞:賽車,校園社交,音樂,硬件,遊戲,AI.
呂騁是特立獨行的90後創業者。
在學生時代,他一度沉迷打遊戲,一直打進了魔獸半職業戰隊;後來他喜歡上賽車,練成半職業選手;為了賽車,他還花了1.2萬美元做了近視手術。
大學期間,呂騁曾試圖做一款校園社交產品Timeet,但由於項目本身創意有限,呂騁的創業首秀以失敗而告終。
2013年,呂騁大學畢業,回國創立渡鴉科技,其早期產品是一款名為“樂流”的音樂播放器。樂流研發了智能交互平台“Flow”,即選擇用語音輸入的方式,通過虛擬人工智能助手幫助用户在同一個App中完成聽歌、打車等任務。
2014年5月,呂騁參加了一場項目路演,他是最後一個出場的選手,演示了樂流以及智能交互平台Flow的雛形。任路演評委的真格基金聯合創始人王強把呂騁拉到會場角落,當場給出百萬美金的Termsheet。
2017年2月,呂騁所創立的渡鴉科技被百度全資收購。據猜測,收購價格為9000萬美元。年僅27歲的呂騁攜團隊加盟百度,並出任百度智能家居硬件總經理一職。
呂騁透露,一開始他沒打算把渡鴉賣掉,他以玩笑的方式向Robin(李彥宏)提出許多先決條件——收購可以,但必須“團隊獨立,辦公室獨立,品牌獨立,設計產品的權利獨立,沒有對賭,沒有金錢綁定,沒有競業限制”。
沒想到,李彥宏居然全都同意了。
這時,呂騁也迎來了其人生職業生涯中的一段“高光時刻”。他甚至還站上了講台,和李彥宏同框,共同為百度硬件產品Raven H站台發聲。
2018年8月,從百度離開不久,呂騁在洛杉磯好萊塢附近開始了新的創業項目rct studio,致力於通過AI研發下一代沉浸式交互娛樂體驗。2019年2月,呂騁帶着新項目rct studio參加了Y Combinator Demoday的路演。
路演結束後,當場就拿下了去萬美元的Termsheet。
據瞭解,rct studio在美國和北京同時設立了辦公室,目前已經獲得了多輪融資。不過,從資方背景來看,主要還是國外風投機構。
小結
通常情況下,大廠對外部收購的創業項目後有三種處理方式:
極大地保留原班人馬,同時原有的業務和品牌繼續保持獨立發展,這種一般需要牽涉業績對賭。比如阿里收購客如雲。
通過業務重組和人員調整,吸收外部團隊合併到大廠原有的團隊和業務中,比如騰訊收購搜狗,搜狗部分人員合併到騰訊看點業務團隊。
保留原有的團隊,業務打散重做,目的是通過收購快速吸納團隊,適合探索新的業務;比如字節跳動收購清北網校。
原項目的核心創始團隊幾乎都有隨項目留在大廠的“選擇”,但我們發現這些創業者多數都有着“成自己偉業”或“創造者”、“主導者”心態。或長或短的時間之後,不少人都再次出發,繼續闖蕩。
最後,一句阿肆《仰世而來》的歌詞送給永遠出發,追夢的創業者們——
日夜潮起潮落,絕不迷失自我,我是我自己的槳自己的船自己的風帆。
參考資料:
《純銀創業記》,簡書,GeekAmI,2017.2
《即刻收購一罐“借屍還魂”,社交創業太難做》,鋅財經,2019.11
《稱陸奇為“人生導師”,90後創業者離開百度“漂流記”》,中企,2020.2
《33歲“退休”的張旭豪,又準備大幹一場了》,華商韜略,2022.1
本文來自微信公眾號:IT桔子(ID:itjuzi521),作者:吳梅梅,編輯:Judy