十大機構火速解讀!增發萬億國債,A股後市如何?

【大河財立方 記者 陳玉堯】增發萬億元國債的消息公佈後,國內多家金融機構火速推出相關研報,從歷次增發國債後A股走勢、後續貨幣政策、基建增量規模、釋放的政策信號等方面進行深度分析。

大河財立方記者注意到,中央財政最近一次增發萬億規模國債,是2020年發行的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當時,A股大盤4個月內大漲18.88%,強勢突破3000點,並在之後持續高位盤整一年多。

十大機構火速解讀!增發萬億國債,A股後市如何?

萬億元國債用於八大方面,

赤字率預計提高到3.8%左右

日前,十四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六次會議表決通過決議,中央財政將在今年四季度增發2023年國債10000億元。

增發2023年國債目的何在?增發的國債用於何處?萬億元的國債資金如何管理?

據財政部介紹,此次增發的國債全部通過轉移支付方式安排給地方,集中力量支持災後恢復重建和彌補防災減災救災短板,整體提升中國抵禦自然災害的能力。今年擬安排使用5000億元,結轉明年使用5000億元。

資金將重點用於八大方面:災後恢復重建、重點防洪治理工程、自然災害應急能力提升工程、其他重點防洪工程、灌區建設改造和重點水土流失治理工程、城市排水防澇能力提升行動、重點自然災害綜合防治體系建設工程、東北地區和京津冀受災地區等高標準農田建設。

值得注意的是,本次國債全部列為中央財政赤字,還本付息由中央承擔,不增加地方償還負擔。增發國債之後,全國財政赤字將由38800億元增加到48800億元,預計赤字率由3%提高到3.8%左右。

對此,財政部表示,雖然今年的赤字率有小幅提高,但中國政府的負債率仍處於合理區間,整體風險可控。國債資金投入使用以後,也會積極帶動國內的需求,進一步鞏固中國經濟回升向好的態勢。

對於如何推動儘快形成實物工作量,國家發改委表示,將抓緊組織各地方,依託國家重大建設項目庫梳理報送一批符合投向領域、前期工作成熟、經濟社會效益較好的項目。抓緊組織開展項目篩選審核,儘快選定項目並下達項目清單和安排金額。

十大機構火速解讀!增發萬億國債,A股後市如何?

上次發行萬億特別國債後,

A股持續一年多高位盤整

萬億國債的刺激下,A股三大股指在10月25日迎來集體高開。至10月26日收盤,A股大盤迎來二連漲。

直接利好的A股大基建產業鏈更是全線上漲,水利建設、建築材料、鋼鐵、水泥等板塊掀起漲停潮。其中,巴安水務兩個交易日股價上漲43.94%、龍泉股份兩個交易日上漲21.12%。

在業內人士看來,萬億國債的發行,不僅直接提升相關行業的上市公司盈利預期,也進一步激活了市場活力,整個A股市場都會享受到政策紅利,這是一個長期發酵的利好,對提振市場信心有巨大的積極影響。

記者注意到,上次中央財政推出萬億國債,是在2020年。當年推出總規模達1萬億元的抗疫特別國債,主要用於公共衞生等基礎設施建設和抗疫相關支出,並帶有一定財力補助的性質。

從2020年3月27日中共中央政治局會議首次提出“發行特別國債”,到當年7月30日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發行收官,A股大盤強勢突破3000點門檻,從2764.91點一路上漲至3286.82點,最高觸及3458.79點,累計漲幅18.88%。

十大機構火速解讀!增發萬億國債,A股後市如何?
2020年增發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A股大盤交易情況

值得關注的是,2020年7月底1萬億抗疫特別國債發行完成後,A股大盤仍在高位盤整一年多,至2022年3月才再次跌回3200點以下。

十大機構火速解讀!增發萬億國債,A股後市如何?
2020年增發1萬億元抗疫特別國債,A股大盤走勢
十大機構火速解讀!增發萬億國債,A股後市如何?

A股後市如何?將帶動多大規模基建增量?

十大機構火速解讀

國信證券:歷次年中增發國債對A股市場均起到提振信心效果

2000年以來,中國有4次年中增發國債。歷次增發國債對A股市場均起到提振信心效果。從月均數據來看歷次增發國債後市場表現:(1)2000年8月,上證綜指在階段性高點後再次上行,從2066點上漲至2214點,漲幅為7.2%;(2)2007年6月,上證綜指在4013點一路上行,達到歷史高位的5824點,漲幅為45.1%;(3)2017年8月,上證綜指從3287點上漲至3457點,漲幅為5.2%;(4)2020年3月,上證綜指從2852點上升至3627點,漲幅為27.2%。

中航證券:看好A股開啓上行

本輪國債增發後,銀行超儲流入財政存款,此後資金通過災後重建及防災相關項目流入實體經濟,加速經濟復甦,政策端釋放繼續加力呵護經濟的積極信號。往後看,由於明年一季度經濟增速基數較高,穩增長政策有望進一步發力,10月、12月的政治局會議及12月的中央經濟工作會議為重要觀測窗口,在政策持續呵護下,我們看好A股開啓上行。

中國銀河:分兩年使用的資金安排,為明年新增債務規模留出充足空間

對經濟產生以下方面影響:政策力度加碼,將帶動有效需求,穩定市場信心,從以往年中調整國債預算的歷史回顧看,均在國債發行後帶動了有效需求的提升,繼而拉動股市表現較好;一萬億國債今年發行分兩年使用的資金安排為明年新增債務規模留出充足空間,同時又能有效銜接明年一季度“開門紅”,提高政策發力的可持續性,

中郵證券:央行11月可能採取降準措施配合國債發行

對於債市來説,由於增發的國債集中在今年四季度發行,可能會明顯增加利率債供給。《2020年中國財政政策執行情況報告》提到,協調人民銀行獲取流動性支持,做好與市場機構溝通,合理引導市場預期,為抗疫特別國債發行上市營造良好市場環境。本次增發國債,如果央行配套投放流動性規模不匹配,則可能會對債市形成擾動。因此,從活躍資本市場出發,央行11月可能採取降準措施配合國債發行。

天風證券:財政政策發力或需貨幣政策配合

相比於政策本身、政策對經濟的拉動,更加重要的是政策背後的邏輯。政策穩增長訴求更明確;中央財政開始加槓桿;資金使用可能會與“十四五”規劃重大項目相結合;財政政策發力或需貨幣政策配合。

開源證券:預計2024年基建增量1.25萬億元

參考1998—2002年,6600億元長期建設國債共帶動銀行貸款和其他社會資本形成3.3萬億元的投資規模,槓桿約5倍。

國家發改委指出,“這些(政策性金融工具)項目的建設週期平均是三到五年”,基建項目平均工期若計為4年,則年內增量約為5000億元*5(槓桿)/4年(工期)/4(年內開工按3個月計)=1563億元,拉動2023年基建增速、GDP增速分別為0.74、0.13個百分點。

同理,我們預計2024年基建增量為10000億元*5(槓桿)/4年(工期)=1.25萬億元,分別拉動2024年基建、GDP 5.4、1.0個百分點。

民生證券:從增擴赤字,窺見未來財政運行框架兩大變革趨勢

國債對應中央部門加槓桿,這次國債增發,最終形成的格局是槓桿加在中央,支出卻落在地方,中央撬動整體政府槓桿。這一點與以往形成鮮明對比。地方化債浪潮已來,化債本質邏輯是債務重定價過程中,完成風險轉移並化解,並伴隨一輪權責重塑。這也意味着,本輪化債還將伴隨着深刻的財政運行框架變革。結合這次“刻意”的增擴赤字,我們似乎能夠窺見未來財政運行框架的兩大變革趨勢。方向之一,未來財政運行,中央政府權重提高。方向之二,未來財政運行,政府的支出和債務結構中央地結構重塑。

平安證券:增發特別國債更多出於中期因素考量,釋放積極政策信號

我們關注到,2023年的赤字率水平已調增至3.8%左右,這與2020年疫情水平相當,意味着3%的赤字率已不再是特殊情形下的“緊約束”。特殊時期需要特殊舉措,這種政策理念上的突破尤其值得高度肯定。我們認為,此次增發特別國債更多是出於中期因素的考量,釋放積極政策信號,提升資本市場信心,統籌推動今明兩年經濟增速更快回升至合理水平。

粵開證券:有利於擴大總需求、提振信心與預期

有利於擴大總需求,推動經濟持續向好。當前宏觀經濟形勢總體持續恢復,但總需求不足、微觀主體信心不振的問題依然存在,增發國債有利於加強基礎設施建設,擴大總需求,為四季度和明年的經濟運行打下好的基礎。

有利於提振信心與預期。一段時間以來,信心不足制約了微觀主體經濟活動的擴張,影響了投資和消費,當前增發國債超出市場預期,釋放了政府穩定經濟增長的信號。

華泰期貨:預計四季度財政支出空間顯著增加,提升市場信心和風險偏好

國債增發一方面實現的是短期總需求的擴張,另一方面關注需求擴張的結構,新增國債全部用於地方防災減災救災和災後恢復重建的八大方面,有利於宏觀政策跨週期實施過程中的“補短板”“惠民生”。地方政府通過國債增發後的轉移支付,獲得了支出的資金來源。1萬億元轉移支付方式將資金全部給地方使用,最終由中央償還而非地方,逐步恢復地方政府投資能力,達到穩增長目的。預計四季度財政支出空間顯著增加,提升市場信心和風險偏好。

責編:王時丹 | 審校:張翼鵬 | 審核:李震 | 監審:萬軍偉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508 字。

轉載請註明: 十大機構火速解讀!增發萬億國債,A股後市如何?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