專家分析:美元主導地位還能維持多久?

英國《金融時報》網站9月8日發表新加坡五福資本管理有限公司首席執行官伍治堅的題為《美元的主導地位還能維持多久?》的文章稱,如果美國政府和美聯儲繼續無節制地增加赤字和印鈔,那麼總有一天會從量變積累到發生質變,最終導致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金融秩序發生變革。內容編譯如下:

為了應對新冠疫情帶來的經濟衝擊,美國聯邦政府和美聯儲聯手推出了前所未有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3月,美國國會通過2萬億美元的紓困議案,其規模之大令人驚訝。美聯儲將基準利率下調到0至0.25%,宣佈無限量量化寬鬆,併購買包括垃圾債券在內的各級別債券。在接下來的短短3個月內,美聯儲的資產負債表極度膨脹,其總資產從4.2萬億美元一下子上升到7萬億左右,幾乎翻了一番。如此規模的“放水”,很自然地引發了一些投資者對於美元會不會開始貶值的擔心。從3月中到8月底,美元指數下跌了10%左右,恰恰體現出這樣的擔心並非多餘。

站在今天看美國經濟的基本面,很難讓人感到樂觀。美國經濟分析局在官網上公佈的統計數據顯示,美國在今年第二季度的國內生產總值下跌32.9%。目前正在領失業金的美國人大約有1600多萬。因此在可預見的將來,美國政府和央行可能不得不維持多年寬鬆的財政和貨幣政策,以防止經濟進入蕭條。這就意味着,聯邦政府的負債和赤字將繼續攀升,而央行則將繼續維持零利率和量寬好幾年。德意志銀行的研究部門甚至估計,到2028年,美聯儲的總資產規模會漲至20萬億美元。

政府的負債和赤字,以及央行的貨幣政策,會直接影響到市場對於貨幣的信心。這是因為,政府借的債早晚是要還的,如果不能通過經濟增長創造收入來還,那麼只能通過加印鈔票來還。如果自己沒有造幣的能力,比如2015年時的希臘和今年的阿根廷,那政府只能宣佈違約,要求債權人承擔損失接受債務重組。而如果政府通過大量的印鈔來解決自己的債務問題,則早晚會引發債權人擔心自己拿在手裏的是否只是一堆毫無價值的爛紙而已。這些因素,都可能導致一國政府的貨幣貶值,甚至像歷史上的津巴布韋和印尼那樣引發惡性貶值。

當然和其他小國家相比,美國以及美元有其特殊的地位,不太可能因為其央行多印一些錢就瞬間倒塌。每每在世界經濟發生危機時,作為美國央行的美聯儲,還擔任了世界央行的角色。在今年4月至6月,美聯儲通過貨幣互換協議向日本央行、歐洲央行、英格蘭銀行等央行提供了總額近5000億美元的流動性。但問題在於,為了應對新冠危機,這些國家的政府和央行也沒閒着,紛紛推出了和自己經濟規模相符的財政和貨幣刺激政策。這恰恰是國際投資者普遍面臨的窘境:雖然對美元有諸多不滿和擔憂,但是比較下來,似乎也找不到更好的替代品。

這可能也是為什麼,像黃金、比特幣這樣的另類資產受到投資者追捧的原因之一。然而,對於資金規模比較大的機構投資者,以及央行和外匯儲備局來説,不太可能把這種另類資產作為主要的投資對象。因此比來比去,到最後還是不得不持有大量的美元和美國政府債券。

當然,如果美國政府和美聯儲繼續無節制的增加赤字和印鈔,那麼總有一天會從量變積累到發生質變,最終導致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金融秩序發生變革。這樣的變革在歷史上並不是沒有先例:美元的霸主地位並非與生俱來,之前的英鎊也曾有過輝煌,但後來在兩次世界大戰後將其主導地位拱手相讓。

對於其他國家來説,如何在以美元為中心的國際金融體系中保護自己的利益,如何推動國際貨幣體系向更公平的方向進化演變,這是一個重大課題,值得我們深思。

來源:參考消息網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19 字。

轉載請註明: 專家分析:美元主導地位還能維持多久?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