逐鹿資管科技 機構重金佈局數字化
招商銀行(600036.SH)半年報顯示,報告期內,該行信息科技投入金額達39.22億元,同比增長7.95%,佔該公司營業收入的2.86%。
時代週報記者 蘇長春 發自北京
資管新規在重構財富管理市場,倒逼銀行、券商資管走向淨值化、標準化管理的同時,也在某種意義上,助推資管科技的發展。
管窺最新披露的2020年半年報可以發現,無論是銀行體系,還是證券基金行業,都在紛紛加碼信息技術建設。
8月28日,交通銀行(601328.SH)半年報披露,旗下附屬科技子公司交銀金融科技已在上海自由貿易試驗區臨港新片區註冊成立。
時代週報記者梳理,包括交銀金科在內,截至目前,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已增至12家,註冊資本超億元的金融科技子公司達9家。
相比之下,券商系金融科技子公司正式成立的,尚僅有山西證券(002500.SZ)旗下山證科技一家。
不過,頭部券商機構已在逐漸強化業務端信息技術的開發,將金融科技方面的工作作為關鍵內容寫入了半年報成果和下半年計劃中。
以華泰證券(601688.SH)為例,將自己定義為一家科技驅動型證券集團,繼上半年發佈全市場首個線上證券借貸交易平台融券通後,表示接下來還將完善面向投資顧問的一站式雲平台等。
除了資管機構本身外,第三方金融科技及數字科技巨頭們也在瞄準TOB端的科技賦能需求,謀求在資管新規發佈後能分得技術市場上的一杯羹。
8月25日,京東數科CEO陳生強在第二屆資管科技行業高峯論壇上介紹,公司已搭建起了T1金融雲和JT²資管科技平台兩大金融數字化服務體系,疊加自身所搭建的數字金融場景,將為金融機構提供數字化技術與數字化增長於一體的綜合服務。
在外界看來,相較於銀行,在金融科技上起步較晚的基金、券商機構更易與金融科技公司尋得競合機會。
8月28日,易方達基金副總裁陳彤告訴時代週報記者,對於基金投顧業務來説,用户畫像的精準度至關重要,而精準描繪客户的基礎是足夠豐富的基礎數據。在這方面,銀行擁有客户收入、負債等多維度數據,而基金行業積累的客户數據以基金交易申贖記錄為主,顯得較為單薄,與掌握更多數據源的金融科技平台合作可以增強這一塊的能力。
多家銀行科技投入超10億元
銀行無疑是在金融科技投入上最大手筆的機構,這一點從大批國有和股份制銀行斥資專設金融科技子公司的動作即可看出。
8月28日,交通銀行半年報披露,該行將實施金融科技體制機制與職能架構改革,搭建“兩部三中心一公司一研究院一辦”的集團金融科技總體架構,旗下附屬科技子公司交銀金融科技已正式成立。
除專設金融科技子公司外,部分股份制銀行也在持續加大對信息技術領域的投入。
招商銀行(600036.SH)半年報就顯示,報告期內,該行信息科技投入金額達39.22億元,同比增長7.95%,佔該公司營業收入的2.86%。
另一家在科技層面斥資超10億元的還有民生銀行,該行上半年信息科技項目投入資金達19.01 億元,時代週報記者粗略計算,該項支出佔其營收的比例約1.94%。
此外,平安銀行(000001.SZ)也在半年報中表示,將“科技引領”作為戰略轉型的驅動力。2020 年上半年,該行IT 資本性支出及費用投入同比增長24.8%。
從科技賦能的業務應用上看,時代週報記者注意到,銀行機構普遍運用於信貸風控、零售端的智能營銷、線上業務辦理、以及智能投顧等領域。
8月30日,北京一家國有大行對公業務經理告訴時代週報記者,“近兩年行內非常重視手機銀行APP的體驗度,要求我們不定期獲取客户反饋,以便後台技術人員及時升級改造。尤其今年疫情暴發,明顯感覺到行內提前佈局數字化,對我們業務人員來説,是一種解放。”
證基與金科巨頭尋競合
相比大批銀行機構砸重金自設金融科技子公司,偏好走“自主研發”路徑,資本實力稍弱的基金、券商機構更樂於與第三方機構展開合作,解決“技術+場景”缺失的雙重痛點。
“集團將攜手外部合作伙伴,加快構建金融科技生態, 積極佈局大數據、人工智能、區塊鏈、雲計算、RPA 安全、5G 等前沿領域。”華泰證券在2020年半年報中表示。
8月25日,華泰證券資管總經理王錦海在接受時代週報記者採訪時透露:“在外部合作上,我們正準備把公司的公募基金和其他一系列產品遷移到京東數科旗下的銷售平台上進行銷售,包括一些創新領域,也會有進一步合作。”
對於公募基金行業在金融科技實踐中遇到的困難,陳彤分析稱,“公募基金所從事的投資管理業務鏈條相對長一些,如果不能有效打通各塊職能、實現流暢聯動,則很容易在用人工智能技術改造業務的時候出現類似‘信息煙囱’的流程脱節。這是一個難點。”
“另外考慮到資金、人力等成本限制,基於‘術業有專攻’的邏輯,基金公司也有與第三方合作的需求。”陳彤説。
陳彤指出,目前,在對頂尖科技人才的吸引力方面,與傳統科技型企業以及頭部互聯網公司相比,資管機構也仍有較大提升空間。後者憑藉長期、大力對人工智能等高科技人才的挖掘儲備,會有更好的科技人力虹吸效應。因此,基於以上因素,基金公司有與第三方金融科技公司合作的實際需求。
事實上,隨着基金、券商等資管機構對數字化技術的愈發依賴,金融科技巨頭也在紛紛加速湧入資管科技賽道。
8月25日,陳生強宣佈,將為金融機構打造“科技+業務+生態”的綜合服務體系。
陳生強認為,對於金融機構來説,數字化轉型是未來商業模式最為核心的部分,是商業戰略和業務的基礎,需要從基礎技術數字化、應用技術數字化、業務數字化、場景生態數字化等多個維度全面重塑。從實踐來看,儘管不同規模類型、不同開放度的金融機構選擇的數字化路徑有所差異,但市場主流模式依然是金融機構與有場景、有用户和運營能力的數字科技公司融合共建。
8月29日,中國(上海 )自貿區研究院、浦東改革與發展研究院、金融研究室主任劉斌對記者指出,短期來看,在資管科技領域,第三方金融科技平台還無法發揮主導作用,需不斷深入瞭解資產管理機構需求,以及投資方面整個產業鏈條,強化與專業機構合作才能真正服務好機構。
未來,隨着資管科技的發展,公募、私募、券商、銀行理財子公司,以及銀行系金融科技子公司等都會在資管科技領域佔有自己的一席之地。
更多資訊或合作歡迎關注中國經濟網官方微信(名稱:中國經濟網,id:ourcec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