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華社新加坡3月10日電(記者蔡蜀亞)海關總署日前發佈的數據顯示,今年前2個月,我國貨物貿易進出口總值達5.44萬億元人民幣,同比增長32.2%。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表示,今年中國外貿取得“開門紅”,為全球貿易和供應鏈穩定作出了直接貢獻。
顧清揚認為,中國今年前2個月的進出口延續了去年6月以來持續向好的勢頭。亮眼成績的背後,既有中國國內積極因素,也有國際市場需求增加的拉動作用。
他説,從國內來看,中國政府有效控制新冠疫情,加上一系列配套政策促進了出口企業生產力,使復工復產取得良好成效。另外,今年春節期間中國鼓勵就地過年,生產活動得以持續,使往年生產活動的淡季變成了完成生產訂單的旺季。
2月3日,青島市西海岸新區一食品加工廠的工人在擺放蒸好待包裝的麪食。(新華社記者李紫恆攝)
國際方面,歐美國家開始大規模接種疫苗,帶動生產和消費活動恢復,經濟景氣指數不斷上升,增加了對中國商品的需求。今年前2個月,主要貿易伙伴對華進出口均實現同比增長,這些經濟體生產和消費活動逐漸恢復,通過生產鏈和供應鏈渠道加強了對華貿易聯繫。
顧清揚認為,中國外貿數據亮眼的另一個重要因素,是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的共振效應。中國進出口產品中原材料和中間產品的比重不斷增加,反映中國已深度融入全球產業分工,實現有效產業整合。隨着中國新能源汽車、裝備製造等行業快速恢復,相關進口需求會大幅度提升,有效帶動其他國家和地區經濟復甦。
顧清揚強調,疫情嚴重衝擊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對各國抗擊疫情和恢復經濟產生了不利影響,凸顯全球產業鏈和供應鏈穩定的重要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