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恆大新能源汽車投資控股集團作為全資大股東,成立了恆大恆馳新能源汽車科技(廣東)有限公司,註冊資本5億元。
上月中旬,恆大健康還再次拿出3.795億美元“真金白銀”,把瑞典國家電動汽車(NEVS)剩餘的17.6%股權收入囊中,成為後者的全資控股公司。
許家印的造車計劃在持續推進,資本市場也以股價大漲給予熱情回應。
從宣佈收購NEVS的次日,恆大健康的股價就一路上漲,截至7月14日,股價漲幅接近三倍。
造車現新動作,恆大健康股價漲近3倍
7月14日,新京報記者查詢企查查發現,恆大恆馳新能源汽車科技(廣東)有限公司於7月10日成立,註冊資本5億元,恆大新能源汽車投資控股集團有限公司為其全資大股東。經營範圍包括新能源汽車相關技術研究、技術開發服務等。
一個月前(6月10日),恆大健康(00708)宣佈以3.795億美元收購National Modern持有的NEVS的17.6%股權,NEVS將從恆大健康持股82.4%的附屬公司,成為全資子公司。
據知情人士介紹,NEVS不但擁有電動智能汽車整車製造的經驗和能力,最重要的是,NEVS是目前中國國家發改委和工信部核准的新能源汽車整車資質十家企業之一,擁有造車新勢力垂涎的“雙牌照”。
宣佈收購後的次日(6月11日),恆大健康股價跳空高開,大漲14.35%至每股7.25港元,收報6.93港元。截至7月14日收盤,恆大健康股價報25.25港元每股,累計漲幅近三倍,總市值超2000億港元。
行業分析人士認為,恆大健康股價的上漲,除了其利用資本在電動汽車產業鏈的快速佈局外,還受益於電動汽車行業今年以來的整體向好,包括特斯拉、蔚來汽車等股價均達到歷史高位。
廣發證券認為,特斯拉在中國市場,攪動了過去五年中國新能源乘用車創新乏力、銷量疲弱的狀態,也改變了一般消費者對汽車商品理解的思維定勢——軟件而非硬件定義汽車。2020年中國造車新勢力也迎來了收穫期,全新產品週期將為長期需求帶來總量和結構變化,孵化出屬於中國的“特斯拉”品牌。
2019年11月12日,恆大新能源汽車全球戰略合作伙伴峯會在廣州召開。許家印出席會議。
許家印3年構建造車“大朋友圈”
恆大健康的造車之路始於2017年底。
恆大健康公告顯示,2018年6月25日,許家印實控的中國恆大向恆大健康提供56億元的三年無抵押貸款,用於收購中譽集團主席趙渡旗下的香港時穎有限公司100%股權,從而間接獲得Smart King公司45%的股權。
在此之前,2017年11月,時穎公司與FF原股東成立合資公司Smart King Ltd,新成立公司擁有FF及其附屬公司的全部資產。時穎公司持有合資公司45%的股權,FF(法拉第未來)原投資者擁有33%的股權,公司管理層持有22%的股權。也就是説,通過上述收購,恆大健康間接成為Smart King Ltd的最大股東,也即FF及其附屬公司的最大股東。
雖然後來入股FF的計劃遇到波折,但最終恆大健康與FF的投資糾紛以和解形式告終。恆大健康公告顯示,時穎對合資公司已作出的投資(56億元人民幣)重組為持有合資公司 32%的優先股權;持有合資公司全資附屬公司 Evergrande FF Holding (Hong Kong) Limited(FF香港)100%股份,及重組協議下的權利,作價合計共2億美元。
此後,恆大的造車路依然在繼續,恆大健康在全球範圍內開始了以資本和生態換技術和時間的計劃。
技術先進與否是決定新能源車企成敗的關鍵。但許家印認為恆大在造車方面是白手起家,“一無所有”,因此必須走一條不尋常的路,總結起來就是“買買買”“合合合”“圈圈圈”。
“買買買”方面,恆大通過一系列國際收購與合作,在整車研發製造、動力總成、3.0底盤架構等關鍵環節擁有世界領先的核心技術。以FEV和本特勒研發的3.0底盤架構為例,這是世界最頂級且唯一可買到的底盤架構,恆大可在這個底盤上研發十幾款甚至上百款車型,大大縮短了研發週期。
“合合合”方面,去年9月底恆大宣佈將與FEV、EDAG、IAV、AVL、MAGNA等五大汽車工程技術巨頭展開合作,幾方將同步研發15款車型及關鍵技術,且擁有獨立自主知識產權。
“圈圈圈”則指朋友圈,過去一年,許家印走訪了全球23個國家、47個城市,拜訪了58家全球汽車產業各領域的龍頭企業,先後建立了三個大的“朋友圈”分別是工程技術研發的“朋友圈”,造型設計的“朋友圈”,還有包括60家汽車零部件企業供應鏈“朋友圈”。
恆大新能源汽車能否實現 “彎道超車”?
在打通“整車研發製造+三電核心技術+營銷渠道+智慧充電科技”在內的造車全產業鏈,掌握整車研發製造、動力電池、輪轂電機技術等方面技術後,許家印稱力爭在3年至5年內成為世界規模最大、實力最強的新能源汽車集團。
造車也令恆大健康錄得虧損,2019年恆大健康淨虧損44.26億元。恆大健康在公告中稱,公司虧損主要是由於拓展新能源汽車業務,目前還處於投入階段,購買固定資產及設備,研發等相關費用及利息支出增加。
不過,放眼國內外,創新型的新能源造車企業都還沒有達到盈利階段。
處於行業領頭地位的特斯拉,2019年全年營收245.78億美元,全年淨虧損8.62億美元,上年同期虧損為9.76億美元。
同期,蔚來汽車全年實現營業收入為78.25億元,同比增長58.0%,虧損達到112.96億元。
分析人士認為,許家印希望通過其馬不停蹄的行程和接連大手筆的投入,對外力證其造車決心之大。造車屬於技術密集型和資金密集型的行業,作為後來者的恆大,是否能憑着雄厚的資金,通過“買買買”從而迅速進入造車快車道,並且實現“彎道超車”,一切尚待觀察。
新京報貝殼財經記者 白金蕾 編輯 趙澤 校對 李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