賣醬油的海天味業吊打各行各業龍頭的故事正在A股上演。
幾個月前,海天味業市值超過4000億時,市場調侃賣房子的萬科不如賣醬油的海天;如今,5000億的海天醬油一言不合開始碾壓中石化,全國人民感慨賣石油不如賣醬油。
金融界《財經天眼》查詢,目前A股近4000只股票中,海天味業市值緊跟中石油,即將躋身TOP10。在大消費領域中,僅次於貴州茅台和五糧液兩大白酒之王,堪稱“醬茅”。
從“醬茅”超越的名單來看,各行各業龍頭比比皆是。
譬如家電龍頭美的集團、醫藥龍頭恆瑞醫藥、石化龍頭中國石化、新能源龍頭寧德時代,免税龍頭中國中免、券商龍頭中信證券、消費電子龍頭立訊精密、安防龍頭海康威視、地產龍頭萬科、豬肉龍頭牧原股份。
名單還有很長……
從上市首日炸板到14倍傳奇
一般提到龍頭,大家都喜歡用N年N倍來形容這“牛的味道”。
以海天味業為例,天眼查APP資料顯示,海天味業起家佛山,一直專注於調味品的生產和銷售。公司目前生產的調味品涵蓋了醬油、調味醬、蠔油、雞精雞粉、味精、調味汁等多個系列,其中醬油、調味醬、蠔油是目前公司最主要的產品。
作為這樣一個細分賽道,海天味業的脱穎而出其實也不難理解,從其發展歷程就能看出,這家老字號做成“味中茅台”並不奇怪。
海天調味源於乾隆年間的佛山醬園,1955年,佛山25家古醬園合併重組,“海天醬油廠”正式落地;1982年,龐康加入海天醬油,任佛山市珠江醬油廠副廠長一職,僅用了6年就將小廠子幹成了被官方認可的“國家二級企業”知名大廠。1992年,為響應市場機制改革,海天味業開始重組,最終成了一家全員持股的公司。
不同於一般領導者,龐康在改制後就豪擲3000萬引進國外生產線,而且組建了100多人技術團隊,改變醬油釀造廠房又髒又亂的現象。
2000年初,龐康仍然沒有停止買買買,夯實海天生產能力,將其領向規模化生產之路。
2014年,海天敲開上市之門。2017年,股價和市值開始開掛狂奔,實控人龐康身價也自然跟着水漲船高,後復權計算,海天味業股價自上市以來已經漲了14倍。
恐怕誰也未能想到,上市當天就炸板的海天味業,會在日後上演如此的長牛神話。
疫情期間成大贏家
今年疫情期間,不少人窩在家裏熬成了“廚神”。
而海天則成了疫情期間下廚的必需品,海天味業實控人也成了疫情期間財富增長最快的公司之一。
胡潤研究院在今年上半年發佈的《疫情四個月後全球企業家財富變化特別報告》中研究了胡潤全球富豪榜上的企業家,其中,疫情以來全球最大的贏家是電商、醫藥和家居零售行業,以及巧克力、醬油和豬肉生產商。
其中,財富增長最快的前五名都來自中國,以黃崢為首,翻倍至2500億,相當於這四個月平均每天增長10億,超過許家印和李嘉誠一舉進入全球前三;其他四位是海天味業的龐康、邁瑞的徐航、新希望的劉永好家族和海底撈的張勇舒萍夫婦。
也就是短短四個月,龐康身價增長280億元。值得注意的是,胡潤這份榜單僅截止到5月31日,但海天味業的漲勢卻仍在繼續。
6月,漲幅8.27%;7月,漲幅20.64%;8月,漲幅9.31%。
牛股漲勢如虹。目前,這家調味品市盈率已經高達96倍。
海天味業的市值超過了各行各業的一眾龍頭,龐康身價也將各路大佬甩在了身後,比如字節跳動張一鳴、網易丁磊、順豐王衞、萬達王健林、恆瑞醫藥孫飄揚、吉利李書福、娃哈哈宗慶後……
大機構最愛股卻不見大機構
很明顯,海天味業這種大消費龍頭本應頗受機構歡迎。
既賽道明確、市佔率高,又生意模式簡單穩定。可是,《財經天眼》查詢來看,海天味業的前十大股東中卻不見機構身影。
以2020年一季報為例,持股海天味業大股東為廣東海天集團,佔比達到58%,實控人龐康持股比例高達39.37%;疊加龐康個人持股9.57%,一個人就掌控着海天味業高達33%左右的股份。
其餘前十大股東中,程雪為副董事長,黎旭暉為原副總裁,葉燕橋為原公司董事,幾乎均與公司有關。
統計來看,海天味業78%的股份都掌握在海天這個大家族手中,股權高度集中,幾乎沒機構什麼事兒。
金融界《財經天眼》查詢來看,目前QFII、社保、保險等均不持股海天味業。
買入海天的機構主要是基金,數量多達121家,但持股總數僅為0.51億股,高度分散。
很明顯,這是海天集團的“排外”的結果,在這樣一個財富圈中,雪球越滾越大,做好公司,掌握好股權,持續穩定分紅,試問誰沒有動力去經營下去這樣一家龍頭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