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83億!從內衣廠到半導體龍頭,如今與華為海思、中芯國際合作

最近兩年因為西方國家對我國科技產業的持續打壓,代表尖端科技的半導體成為人們討論的焦點。一個尷尬的事實是,我國佔據全球半導體消費市場51%的份額,但卻嚴重依賴進口,成為西方國家“卡脖子”的關鍵位置。

好在,雖然我國半導體嚴重依賴進口,但國內還是有那麼幾家半導體設備廠商。比如,芯片設計領域的華為海思、半導體制造領域的中芯國際、芯片封測領域的長電科技(600584.SH)等。

目前,華為海思可以排進世界前10,中芯國際為大陸最大晶圓代工廠,長電科技為全球排名第三的下游封測企業,但這些企業依舊與世界領先半導體廠商存在較大差距。

在封測領域的長電科技雖然排名世界第三,因為這兩年半導體在股市的熱度,其股價出現了超過5倍的漲幅,但是它無論營收規模還是盈利能力,都算不得一家特別突出的科技公司。

783億!從內衣廠到半導體龍頭,如今與華為海思、中芯國際合作

(長電科技近兩年股價走勢)

長電科技股價從2019年初的8塊錢左右漲到現在50塊錢左右,漲了5倍多,市值更是到達738億。但是同期它的營收規模卻從2018年的238.56億下降至2019年的235.26億,淨利潤更是在2018年鉅虧9.39億,2019年全年淨利潤還不到1個億。

即使擁有全球第三大芯片封測企業又如何,一年的利潤甚至不及茅台一個季度的1%,因為茅台今年一季度的淨利潤就超過130億。可是,沒辦法,這已經是國內半導體行業的高個子了!

槓桿收購成全球第三大封測企業

長電科技的成立時間並不短,長電的前身是上世紀六十年代成立的長江內衣廠,到70年代因為全國流行趕英超美,長江內衣廠在1972年轉型成為江陰晶體管廠。

雖然轉型成為了晶體管廠,但是公司成品率非常低,只有50%左右,剛開始只是賣LED新型指示燈的,到1992年又改名為長江電子實業公司,1994年才開始了現在的主業測試封裝業務,2003年正式登陸上交所。

直到上市時,長電封裝產能也不過年封裝100億隻晶體管,之所以能成為全球第三大封裝測試企業,是因為2015年聯合國家大基金和中芯國際收購了資產規模是長電2倍的新加坡星科金朋。

783億!從內衣廠到半導體龍頭,如今與華為海思、中芯國際合作

(長電完成星科金朋後的股權結構圖)

當時的星科金朋年銷售額為15.8億元,全球排名第四。長電科技引入中芯國際和產業基金作為財務投資者,以45.6億元的價格完成對星科金朋100%收購,但卻對公司形成了高達23.51億元的商譽,當時長電科技的總資產才不過100多億。

但實際上,對於這筆收購長電科技只出資了15.2億,採用槓桿收購,因為那個時候槓桿收購在國內也比較流行,然而卻給長電留下了業績隱患。

783億!從內衣廠到半導體龍頭,如今與華為海思、中芯國際合作

(長電科技財務信息截圖)

完成對星科金朋的收購後,星科金朋連續兩年虧損,2015年和2016年分別虧損7.64億和6.3億。星科金朋的連續鉅虧,導致長電主業連年下滑,到2018年更是出現上市以來首虧,當年扣非淨利潤鉅虧13億多。

對於2018年業績鉅虧的原因,長電科技的説法是,投資虧損和收購星科金朋商譽減值。

783億!從內衣廠到半導體龍頭,如今與華為海思、中芯國際合作

(長電科技2018年業績預告截圖)

不過,後來長電科技又更正了這份業績預告,稱是因為海外子公司應收賬款減值導致,導致當年業績大幅下滑376.69%。

海思、中芯國際、長電,一損俱損

實際上,對於被長電收購後星科金朋業績翻臉也不難理解。長電收購星科金朋後,在西方國家眼中就成了一家中國公司,而以美國為首的西方國家又不斷打壓中國科技企業,導致星科金朋流失了很多重要客户和訂單,技術人員出走,產能下降。

從最近兩年國內半導體行業格局來看,包括上游芯片設計廠商華為海思、中游晶圓製造廠商中芯國際、下游封測廠商長電科技等,形成了“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行業格局,無論處於行業哪個環節都必須團結國內力量才能生存下去。

比如,最近一年中芯國際的主要訂單都來自華為海思,目前華為海思已經成為中芯國際第一大客户,而高通則是其第二大客户。而包括長電科技、華天科技、通富微電這些國內下游封測企業,這一年又主要是靠中芯國際的業務支撐。

783億!從內衣廠到半導體龍頭,如今與華為海思、中芯國際合作

(長電科技前10大股東截圖)

目前,國家產業基金和中芯國際子公司芯電半導體分別為長電科技第一、第二大股東。同時,國家產業基金也是中芯國際第一大股東。

2019年4月27日長電科技公告,提名周子學、高永崗、張春生、任凱等9人為新一屆董事會成員,其中多人為中芯國際高管。

783億!從內衣廠到半導體龍頭,如今與華為海思、中芯國際合作

(長電科技2019年財報截圖)

可以説,目前國內半導體產業“上游芯片設計—中游晶圓製造—下游芯片封測”主要廠商,基本已經形成了比較牢固的“一損俱損,一榮俱榮”的產業格局。對於目前國內半導體市場來説,主要的問題就是西方國家的打壓,因此國內廠商選擇彼此合作,自然要比彼此競爭要好得多。

雖然國內芯片廠商距離國際巨頭還有很大的發展空間,但是在國內團結一致、努力創新的行業氛圍下,相信不久的將來我國半導體終會擺脱對進口的依賴,實現自力更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927 字。

轉載請註明: 783億!從內衣廠到半導體龍頭,如今與華為海思、中芯國際合作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