丞相軍司馬司馬懿、西曹屬蔣濟言於操曰:“于禁等為水所沒,非戰攻之失,於國家大計未足有損。劉備、孫權,外親內疏,關羽得志,權必不願也。可遣人勸權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操從之。
——《資治通鑑·漢紀六十》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劇照
一部《三國演義》刻畫了近兩百個人物,也使得三國的故事廣為流傳。
漢末的三國,是王朝變換、金戈鐵馬、英雄美人的時代,也是一個謀士輩出的年代。
如今,又一部以三國為背景的電視劇《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上映,三國之風再起!
司馬懿於公元208 年選擇加入曹操的陣營。
因為《三國演義》的角度和立場,諸葛亮的形象深入人心,這使得我們對司馬懿這個歷史人物的印象並不深刻,甚至是沒有什麼印象。隨着時間的推移,司馬懿慢慢的變成為了小説中的配角,讓我們很容易忽視掉。
真實的司馬懿卻是才智無雙,無論謀略,膽識,遠見皆不在諸葛之下。曹操深知司馬懿的才能,知其與自己是同一種人,對於曹魏基業的重要作用不言而喻,但又不願委以重用,至於不為所用的原因則是「司馬懿鷹視狼顧,不可付以兵權,久必為國家大禍」
但是後來,身為謀士的司馬懿在一次重要的事件中打消了曹操對他的猜忌和顧慮。
建安二十四年己亥,公元二一九年。
秋,攻佔襄陽,生擒于禁、斬殺龐德、水淹七軍,又將曹軍大將曹仁圍困於樊城,關羽武功達到一生的頂峯,“威名大震,華夏皆驚”。
冬,十月,魏王操至洛陽。
此時,魏國首都許昌危在旦夕。曹操自知不敵關羽,便問羣臣的意見,羣臣多半顧左右而言他,束手無策。曹操最後考慮遷都以避其鋒芒,雖然遷都損失極大,但是為了能保存實力,也只能有些取捨。
就在這關鍵的時刻,身為謀士的司馬懿向曹操進言「于禁等為水所沒,非戰攻之失,於國家大計未足有損。劉備、孫權,外親內疏,關羽得志,權必不願也。可遣人勸權躡其後,許割江南以封權,則樊圍自解」,並最終為曹操所接受。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劇集截圖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劇集截圖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劇集截圖
現在看來,此計不過爾爾,可是還原到那時那刻,在那危急情況之下,司馬懿此計真可謂是四兩撥千斤、借力打力,借孫吳之力解今日之圍。
他利用了人心,利用了吳蜀之間的矛盾,通過外交手段,縱橫聯合了看似不可能成為盟友的孫吳,利用孫吳在關羽背後一擊,破此危局。
同時對於未來魏國的發展埋下了伏筆。此計之後,不僅避免了要遷都的窘境,還借勢剷除了蜀國大將關羽,逼迫劉備出兵爭荊州,吳蜀最後兩敗俱傷,而魏國絲毫未損。
在這關乎全局的事件中,身為謀士的司馬懿發揮出了至關重要的作用。
《大軍師司馬懿之軍師聯盟》不算後期,拍了整整333天,已近一年。
此劇製作的無比精良,從劇情、構架、人物特徵、音樂、構圖、場景,甚至是劇中所使用器皿、服飾、竹簡、兵器等,都體現了製作的用心,在電視劇中實屬罕見。
看劇中司馬懿,正印證了太祖那句話「出身士族,多謀略,善權變,為魏國重臣」
如若此劇能夠久流傳,百年以後會不會又出一個諸葛亮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