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下苦“流量”久矣。從被擠對得無劇可演的中生代“戲骨”,到社交平台上無孔不入的“打榜”,再到令人厭煩的“飯圈”互撕……近年來,流量至上的思維與現實很大程度上影響了影視行業的生產規則。
新華社資料圖
“流量明星”一躍躥上了行業食物鏈頂端,可不少人才不配位、德不配位,接連製造出“不背台詞念數字”“三毛錢特效”“哥哥染個頭發也要上熱搜”等一幕幕荒誕的賽博奇觀,其中更不乏違法悖德者。事實證明,他們既擔不了引導社會風尚的道德責任,也扛不起增強文化軟實力的時代使命。
我們看到,在“流量指揮棒”下,優質演員、良心劇作的生存空間一定程度遭到擠壓,“天價片酬”屢禁不止,娛樂行業有步入急功近利泥淖的風險。可以説,經過數年“養蠱”,流量已成娛樂產業甚至互聯網注意力經濟的“通用貨幣”。有些資本更想方設法將數據轉化為商品。由此,“數據注水”已成行業公開的秘密,並衍生出專門製造數據的灰色產業鏈。
進一步放大觀察的視野,這種風氣還進一步擴散到整個網絡空間和現實社會。“不看三觀看五官”的風氣四處蔓延,社會嚴肅議題時常在娛樂至死中跑偏,“飯圈”互鬥習慣滲透到方方面面,已一定程度上影響到議題討論的質量。
唯流量是一股歪風,該剎一剎了。各大平台首當其責,作為流量的載體和發酵地,一些平台早已和“飯圈”文化深度捆綁。控評、“屠榜”等一系列荒誕操作,很大程度上都要依靠平台技術實現。
在“清朗專項”整治中,許多平台已經下架粉絲引導和娛樂榜單等功能,邁出了第一步。接下來,平台應探索打破唯流量的單一評價指標,建立多維度的評價體系,強化技術向善導向,迴歸互聯網平台的社交屬性和輿論屬性。這才是事關自身長遠和根本的發展方略。
演藝行業更有必要進行“從藝之道”的大討論,挖瘡割癰、激濁揚清,從源頭上解決“什麼人能當明星”的問題,提高藝人的門檻標準,不斷強化行業自律。尤其對劣跡藝人要持續進行從業抵制等懲戒,營造風清氣正的行業新風,讓被“流量指揮棒”攪渾的水重新清澈起來。
來源:央視新聞客户端
流程編輯:TF01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