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如梭,光陰似箭。
驀然回首,你會發現:有很多當初我們追過的、喜歡過的綜藝節目,都已經化作了歷史的塵埃。
可有些王牌綜藝的消失,並不值得同情和惋惜。它們的停播,完全是咎由自取。
更離譜和荒唐的是,當初“王炸”一樣的節目,後來為了收視和流量,背離初心、放棄底線。即便是過往的榮耀,也拯救不了潰爛的口碑。
1、《快樂大本營》
陪伴大家20多年的《快樂大本營》,終究沒能逃脱黯然退場的結局。
當這檔國民級的王牌綜藝停播的時候,甚至都沒來得及跟觀眾好好道別。
1997年,橫空出世的《快樂大本營》剛開播就創下了綜藝神話,引領起了電視綜藝的新潮流,引得各大電視台紛紛效仿。
雖然被效仿,卻並未被超越,這也是《快樂大本營》能在那些年稱霸電視綜藝的底氣。
經歷過幾次改版和調整之後,最終形成了由何炅、維嘉、謝娜、吳昕和杜海濤組成的“快樂家族”主持天團,節目收視也屢創新高。
《快樂大本營》最風光、也是影響力最大的時候,甚至因為觀看人數接近五千萬,而榮獲了“收看人數最多的電視綜藝節目單集”吉尼斯世界紀錄。
盛極而衰是再淺顯不過的道理,《快樂大本營》同樣也面臨這個難題。
“快樂家族”作為這檔節目的靈魂,主持團隊不僅沒能帶領節目走出困境,反而因為各種“花式作死”,加速了“快本”的消亡。
因為何炅在節目中吐槽粉絲送的應援禮物不稱心,被嗅覺靈敏的網友抽絲剝繭,從而掀起了聲勢滔天的快樂家族“收禮風波”。
收粉絲昂貴的奢侈品禮物,這個行為本身就是錯的。主持團隊中,有人居然還把粉絲送的昂貴禮物掛到二手網站出售,這就是錯上加錯。
這場風波讓喜愛他們的觀眾,產生了牴觸和質疑,也被權威媒體點名批評。
雪崩的時候,沒有一片雪花是無辜的。
何炅、謝娜、維嘉、吳昕、杜海濤,這5個國民度頗高的主持人,都不同程度地深陷口碑泥淖。
更重要的是,《快樂大本營》從擁抱流量到依附流量的過程中,漸漸迷失了自我,徹底淪為一檔“追星節目”。
勢利眼、誰火誰上、看人下菜碟、向飯圈低頭,這是大家最直觀的批評。
從“娛樂至上”演變成“娛樂至死”,積重難返的《快樂大本營》,不辭而別、匆匆謝幕。
2、《歌手》(我是歌手)
《歌手》作為國內開先河的音樂競技真人秀節目,在華晨宇拿下最後一季“歌王”桂冠之後,也難以為繼,宣告停播。
當年《我是歌手》橫空出世,點燃了大家對歌壇壓抑已久的期許和希望。
事實也確實如此,節目以“真人生,真音樂,真歌手”為口號,這個舞台讓許多實力歌手梅開二度、重新翻紅,也湧現出了諸多讓人拍案叫絕的驚豔舞台。
但在不知不覺間,一切又都變了。
這個認真做音樂的舞台,後來泥沙俱下,漸漸淪為比嗓門高、比炫技、比幫唱、比誰更瘋狂的舞台。
參賽歌手多次演唱未經授權的歌曲,而且是明知故犯,屢教不改。
對於找上門來的維權歌手,則是避重就輕,多是以輕飄飄的道歉聲明結束。
從真誠到浮誇,節目質量下滑,越來越套路化、模式化。
看了開頭,就能猜出結尾,看了歌手名單就能猜出誰會是最終的“歌王”。
最終,華晨宇奪冠之後,在一片爭議聲中,《歌手》“壽終正寢”。
3、《爸爸去哪兒》
作為首檔熱門的親子互動類綜藝節目,無數觀眾被明星的萌娃圈粉,《爸爸去哪》當年可謂走到哪、火到哪。
但是在明星效應的光環下,參加節目的孩子們就像被捲入浪濤中的小樹苗,過度的關注和窺伺,讓孩子承受了本不屬於他們這個年齡的壓力。
綜藝節目本來就是圖個樂呵,可架不住有人拿着放大鏡一幀一幀“找茬”。
有的孩子被指責不夠童真,有的被罵不會考慮別人感受,有的被噴沒有團隊合作精神。
節目中,孩子的追逐打鬧被指沒教養、有心機。
李湘女兒王詩齡的一句無心之言,經過解讀放大後,甚至發酵成了熱議事件,引發軒然大波。
吳鎮宇的兒子吳費曼在節目中受傷,因傷口癒合狀況不好而對視力造成了永久性傷害。
吳鎮宇跟節目組一度要對簿公堂。
在名和利的誘惑下,過度消費孩子的風氣,終於被一紙娛樂圈“限娃令”終結,《爸爸去哪兒》也隨之停播。
4、《追我吧》
《追我吧》出名,不是因為節目有看點、有深度,而是一個令人悲痛的意外,給業界敲響了警鐘。
這檔節目的所謂立意特別好:通過力量和智慧的雙重考驗,定義熱血青春。
但即使是永遠追求更高更快更強的體育競技項目,那也得根據運動員自身的運動閾值,循序漸進、量力而為。
結果這檔節目只播出了三期,就被緊急叫停。
錄製節目期間,藝人高以翔因體力不支倒地不起,送到醫院也沒能挽救他的生命。
錄製節目到凌晨,沒有配置完善的醫護措施,出現問題也未能抓住黃金搶救時間及時採取救護措施。
這檔節目的下場只有一個:永久停播。
5、《花兒與少年》
《爸爸去哪兒》火了之後,製作方嗅到了旅行類節目的商機,《花兒與少年》應運而生。
《花兒與少年》也曾引爆收視,創下過輝煌。
但前車之鑑《爸爸去哪兒》的濫觴,它也一樣沒少地繼承了下來,甚至有過之而無不及。
有人的地方就有江湖,三個女人一台戲,女明星越多,話題效果自然越足。
第一季節目的畫風還正常,貼近旅遊主題,温暖、接地氣。
第二季“戰火升級”,許晴、寧靜,沒一個省油的燈,長期霸佔熱搜。
在這個過程中,節目組的後期剪輯也功不可沒,起到了推波助瀾的作用。
引爆熱點而故意製造摩擦、通過節目流程的設置更改計劃矛盾、再通過剪輯手段放大問題製造看點就不太好了。
製造矛盾、擴大沖突,這種做法雖然帶來了流量和收視,但並不能引起觀眾的共鳴。
節目停播之後,引得大家拍手叫好,也可以看出這檔綜藝的不得人心。
6、《星跳水立方》/《中國星跳躍》
這兩檔節目打着“跳水競技真人秀”的旗號,博眼球、博出位,實則沒有什麼真正的營養價值。
明星嘉賓的陣容很豪華,看得出來,這兩檔節目當初也都鉚足了勁兒的砸錢請明星。
但明星不是專業運動員,他們沒有出色的技術可以吸引觀眾,作為一檔專業體育運動的競技綜藝,想要收視率就另闢蹊徑。
當然,這條蹊徑根本就不用費腦子想,就是拿女明星的身材做文章。
節目組為了更好地展示泳姿,還“貼心”地在水下安了360度全方位無死角的攝像機。
為了收視,放棄下限。
節目性質再加上刻意剪輯,最後這類節目就變成了顏值身材評賞大會。
由於節目防護不到位,釋小龍的助理彭佳璇不幸溺水,不僅沒有底限,專業性也沒有。
在一片討伐聲中,跳水節目淡出人們的視線。
7、《中國達人秀》
《中國達人秀》曾經也是風頭無兩的熱門綜藝,最終也沒有逃脱尷尬落幕的結局。
本是一個草根節目,給心懷夢想和懷揣奇技的達人,提供一個展示的舞台。
前兩季的達人真的很厲害,他們有獨臂鋼琴師、機械舞男孩,鋼管舞王子,雜技藝術家。
竭澤而漁之後,參賽選手的水平越來越差,節目也就變成了尬笑尬誇現場,既沒亮點也沒新意。
第一季節目組打出的口號是:拒走畸形路線,結果後面就變成精神努力最重要、悲慘故事是“金鑰匙”了。
這種既不能給觀眾帶來歡樂、又做不到公平競爭的節目,確實沒有存在的必要了。
8、《愛笑會議室》
《愛笑會議室》算是電視綜藝情景喜劇中的一個豐碑級節目。
它曾讓無數人在繁忙的工作學習生活之餘,有一個喘息的機會、一個哈哈大笑的理由。
但喜劇的內核是悲劇,光鮮亮麗的外表下通常住着疲憊的靈魂。
節目中的嘉賓雖然給觀眾帶來了歡笑,給節目組帶去了名和利,卻給自己留下了一地雞毛。
節目中的嘉賓為了製造笑料,有人患上了抑鬱症,有人甚至累到視網膜脱落。
而最讓這些演員難以接受的是,許多已經做好的段子、節目都無法播出。
節目組不僅把他們的工資模式改為競爭結算的方式,還把嘉賓們分兩隊比喻成“爭肉骨頭吃”。
在變相的壓榨和盤剝之下,結果確實是節目組喜聞樂見的,團隊內部開始了競爭,但這種競爭卻是惡性的,團隊鬆散、離心離德?
成員們紛紛離巢、自謀生路,節目失去支柱演員之後,收視直接降到冰點,再也無法支撐下去。
9、《創造營》《青春有你》
《創造營》和《青春有你》的背後,是已經告一段落的偶像選秀。
其實從2005年火爆大江南北的《超級女聲》開始,內地的選秀大潮已經洶湧澎湃了十多個年頭。
初代選秀的開山鼻祖,正是芒果台選出來的超女快男;藍台的《中國好聲音》成了第二代選秀的主力;第三代則是以網綜為主戰場的養成式偶像。
當年第一代第二代的選秀翹楚,很多人在爆紅之後,都選擇了繼續學習。
李宇春時隔一年才發專輯,張傑去伯克利進修音樂,梁博完成學業之後再出國鍍金,正是長期學習的積累,才能成就後期高密度的輸出。
養成式偶像,最後演變成了“只挖坑不填坑”的養成模式,選出來的只能是曇花一現的流星偶像。
既然選出來的偶像們身無長物、唱跳雙廢,那就瘋狂給他們製造話題和噱頭,流量濫觴愈演愈烈。
而割韭菜式的運營模式,更是加劇了惡性循環。
選手互撕、拉踩不斷、剪輯激化矛盾、通過時長分配等手段虐粉固粉成為日常。
《青春有你》的粉絲為了給自己喜歡的選手打投,集資買奶然後倒掉,問題曝光後引發軒然大波,節目被腰斬。
與此同時,這種類型的偶像選秀節目也被掃進了歷史的塵埃。
10、《變形計》
《變形計》的初衷確實很好,秉承着“換位思考”的理念,讓城市和鄉村的孩子去過對方的生活,從而解決矛盾,收穫教益。
可惜,事實遠不如想象中美好。
有些農村孩子,見識過繁華城市後,回到家後不再適應鄉村生活。
跟村裏其他孩子也產生了隔閡,但城市畢竟不是孩子真正的家,兩邊都遭受冷落。
也有些孩子只不過是在節目中説了一句,想用沐浴露洗腳,不想用香皂,就被拿來大肆炒作、惡意解讀。
城市裏的孩子,同樣面臨不可調和的問題,許多孩子在鏡頭中表現的暴躁易怒、摔摔打打,節目組為了製造話題和矛盾,同樣有着不可推卸的責任。
更有網友指出,真人秀打着“為孩子好”的旗號,消費別人的愛恨悲傷,無非是為了製造“一出好戲”,着實可惡。
總結:
綜藝節目是娛樂大眾,而非愚弄大眾。
很多節目打着綜藝的旗號,它們不向上探索,追求高度、深度、品質和內涵。
反而為了收視和流量不擇手段,不比上限比下限,它們也變得越來越沒有底限。
這樣的綜藝,我們寧願不要,它們的停播,也不值得同情。