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覺醒年代》《理想之城》等成2021年爆款,27部京產劇交出高分答卷
從2021年初的《覺醒年代》到年中的《我們的新時代》,從暑期檔的品質劇《理想之城》《喬家的兒女》到年末的《香山葉正紅》《對手》,在2021年的電視熒屏上,共計27部影視劇作品出自京產。精品創作的“北京模式”,經過了時間的檢驗,已初見成效。
堅持價值引領
現實題材重回主流
在過去一年中,京產劇共計播出27部。其中,《覺醒年代》《香山葉正紅》《對手》《理想之城》《生活萬歲》《生活家》《暖陽之下》7部劇在央視上星,《我們的新時代》《喬家的兒女》《八零九零》《暴風眼》《捨我其誰》等十餘部劇在五大衞視上星,其餘劇目則在各大視頻平台網播。如果再算上其餘省級衞視的二輪和三輪,京產劇對於2021年的電視熒屏,可謂提供了舉足輕重的內容供給。
量質提升,是這一年京產劇的關鍵詞。《覺醒年代》作為現象級作品拿下了全年各項影視類評選的大獎,它聚焦於中國共產黨的前史,以獨特的視角、鮮明的人物刻畫、富有隱喻的影像表達脱穎而出,所引發的熱議直接帶動了一整年黨史劇的關注度。主題創作方面,《香山葉正紅》從政治、軍事、經濟、諜戰多角度出發,描繪了一幅氣象萬千的建國全景圖,既回答了“中國共產黨為什麼能”的問題,還梳理出了歷史發展的脈絡和政權興亡的規律。
現實題材和現實主義的表達重新回到主流位置,《我們的新時代》同樣表現喜人,劇集將“傳承”作為展現新時代的切入點,聚焦基層青年黨員,劇中,青年黨員的奮鬥精神和拼搏幹勁兒得到充分展現,可謂以“小人物折射大時代”的創作典範。
堅持題材創新
影視製作根基雄厚
除了擅長的主題創作,京產劇的各類題材生產同樣四面開花。都市職場劇《理想之城》,有力駁斥了“國產劇中沒有窮人”的偏激言論,用真實的建築造價師行業貼近都市職場真相。2021年底播出的國安劇《對手》,不僅在題材上多有探索和創新,在表達上也更易讓人接受。它打破了觀眾對國產諜戰題材的刻板印象。這些劇集不僅是話題先鋒,而且起到了創作引領的作用。
這一年,都市職場劇如《正青春》《海洋之城》《理想之城》等善於鋪設話題,引發年輕觀眾的共鳴。垂直領域題材主打年輕視角和創新表達,《八零九零》就為苦於養老問題的青年和老年兩代人上了温暖而治癒的一課,《暖陽之下》則讓糾結於“二胎”的家庭對婚育觀有了更多思考,《世界微塵裏》給甜寵劇的追捧者帶來了充足糖分。
京產劇如今所取得的成就,自然與北京這座城市休慼相關。根底深厚的影視製作產業鏈,是提供精品內容的“底氣”。從最早的北京電視藝術中心開始,影視製作公司在北京如雨後春筍般誕生。自上世紀80年代發展至今,北京已經聚攏了一大批頭部影視製作公司。據統計,北京市廣播電視節目製作經營許可證持證機構佔全國三分之一,備案電視劇數全國佔比一直保持在30%左右,從成片轉化到順利播出再到獎項表彰,京產劇始終名列前茅。
堅持機制探索
服務引導市場創作
京產劇精品頻出,離不開配套政策的扶持。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在京產劇的實際創作管理工作中逐漸摸索出來的一套方法論體系,稱之為精品創作“北京模式”,即除了完成常規的行政審批職能,還要有針對性地引導市場創作。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黨組書記、局長楊爍將其概括為“三個聚焦,一個加強”。“三個聚焦”包括:聚焦管理創新,建立完善引導評價審查考核機制,提升行業監管與服務的精準度;聚焦高質量發展,持續推進廣播電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提升優質供給的貢獻率;聚焦人才培養,完善“三會三課”(規劃會、交易會、交流會,政策課、業務課、實踐課)機制,提升廣播電視事業產業發展的凝聚力。“一個加強”,就是加強總結提煉,把措施轉化為體系,把經驗轉化為機制。
自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影視行業受到了不小的衝擊。面對嚴峻複雜的形勢和前所未有的危機,精品創作“北京模式”奉上了一份高分答卷,充分顯示出其使命擔當、堅強韌性和巨大潛能。
由於疫情防控的原因,《我們的新時代》在採風階段就因為找不到採訪對象耽誤了創作進度。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積極協調相關部門,為創作團隊提供了最大便利。審查上,北京市廣播電視局對重點劇目實行“一劇一策”的管理,提供精準服務,盤活資源助推精品。為了保證《對手》的順利播出,北京市廣播電視局為其開闢了綠色通道,對接該劇涉及的相關部門,與總枱的播出審查幾乎同步進行並充分尊重對方意見等。
北京市廣播電視局正逐步完善京產劇的“護城河”,為精品生產保駕護航。2021年8月,北京市廣播電視局邀請業內的專家學者,召開了電視劇精品創作體系建設討論會,在會上徵詢意見,完善工作內容。
(原標題:《覺醒年代》《香山葉正紅》《理想之城》等成去年爆款27部京產劇交出高分答卷)
來源:北京日報 記者 李夏至
流程編輯:u010