文|令狐伯光
2022年國慶檔正式收官,今年國慶檔期共有七部新片上映,包括《萬里歸途》《平凡英雄》《鋼鐵意志》《搜救》和《新灰姑娘2》《我是霸王龍》《新大頭兒子和小頭爸爸5:我的外星朋友》三部動畫片。
後面三部動畫電影都是湊數的,本來應該成為頭部電影的前四部電影。
2022國慶檔總票房(含預售)14.94億,檔期票房排名前三分別是《萬里歸途》《平凡英雄》和《哥,你好》。其中後面兩部又是湊數的,只有《萬里歸途》在國慶檔結束時票房達到了11億左右。
但是和往年國慶檔相比,今年國慶檔的電影確實太冷清了些。比較以前國慶檔同期上映第8天累計票房:2022年《萬里歸途》10.82億,《平凡英雄》1.33億,2021年《長津湖》34.11億《我和我的父輩》10.56億。
2020年《我和我的家鄉》18.75億,《姜子牙》13.82億,2019年《中國機長》20億,《我和我的祖國》22.59億。
《萬里歸途》雖然贏了但又沒有完全贏,這部電影將創造近四年國慶檔冠軍票房新低。
但這個情況是多方面造成的,既有“疫情”導致的多地電影院停擺的影響,又有同期大片太少競爭力不足,最終導致大盤太冷了,但不管如何。《萬里歸途》的高口碑,高質量還是為國產主旋律電影,準確來説是為國產商業類型大片指明瞭一個方向。
總票房才15億,大盤太冷清?主旋律電影絕不是“原罪”主旋律電影本質上沒有問題,之前很長一段時間國產電影不行,正是因為主旋律的這種思路導致主旋律很長時間不給力。現在很多媒體愛説現在主旋律是怎麼受歡迎的,而不是主旋律是多麼重要的這種廢話。
《覺醒年代》和《山海情》為何超越了這兩年幾乎所有的電視劇一騎絕塵?
蓋因放得下這三個字。主旋律放下了説教,改為講故事,《覺醒年代》裏的辜鴻銘何其精彩?沒關係,不怕蓋過主旋律主角,《覺醒年代》異常精彩就因為各類人物都非常立體非常飽滿,有宏大的場面和縱深,有豐富逼真的政治和生活生態,妥妥的記敍文而不是議論文,是故事片而非政治片,就像唱戲舞台上不講大道理,就是舉手投足舞台功夫,獲得滿堂彩,但實際上宣揚的都是忠孝節義。
電影方面《戰狼2》《紅海行動》《流浪地球》也是同樣的道理。
這就是文藝作品的重要性,讓你喜愛,讓你接受你喜愛的東西所表達的內涵。喜愛是前提,宣傳片拍成故事片才是最好的宣傳,要放得下政治宣傳本身。這是《覺醒年代》《山海情》的第一層放得下。
同樣的電影方面,《戰狼2》《紅海行動》也只做到了這一層。而任務片,三個導演合作的《金剛川》《長津湖》連這一層都沒有做到。
第二層放得下就是導演要放得下自我,絕大多數導演愛顯擺,他覺得他做導演就是要表達自己,這是他個人的政治宣傳,這是導致影視劇不好看的根本原因,由於導演多文化不高,又愛顯擺自己對人生的理解,因此很多情節被觀眾嘲笑,彷彿一個半文盲在大談對唐詩的感受。
更可怕的是,很多導演自身環境和接受教育的問題,哪怕再才華橫溢,也掩蓋不住他所表達的陰暗,再有很多世界觀本身就是畸形的,拍出來的東西就是怪怪的。導演們拍的影視劇多為議論文這種怪胎,真會拍故事片的少之又少。
因為故事片太難拍,要重構真實的世界,環節太多細節太多,明線暗線太多,邏輯性太強,否則故事不能連貫,無法推進,因此稍不留神就一塌糊塗。主旋律規定你導演不許個人感慨,導演自己也知道自己的那些感慨還沒強大到和主旋律碰的地步,於是就把自己收斂起來,能放得下自我,拋開自己一畝三分地上長的雜草。
就是拍故事,按劇本去拍,充分展示自己的技術藝術才華,不要夾帶私貨。
主旋律也沒有導演以導謀私的空間,導演欽定不合適演員之類也可避免。如此第一層和第二層都放得下的導演,一門心思講好故事想不出彩也難。不抱着推銷自我去拍,抱着取悦大眾打動大眾去拍就符合教員晚安文藝座談會精神能拍成人民藝術。
而不是上層藝術,而不是私人藝術,以人民為主體就能拍好拍精彩。電視劇裏《山海情》《覺醒年代》做到了這兩層,這個電影方面我認為只有《流浪地球》和這部《萬里歸途》做到了這兩層。
上映9天票房11億!這一次張譯新片,或許給主旋律電影指明瞭方向我個人看了《萬里歸途》第一感覺是港台導演拍不出這種片子,第二個感覺是這部電影最像《流浪地球》,跟着也才知道這部電影就是《流浪地球》團隊做的。我才知道不是主旋律電影不好看,而是少有拍得好的導演。
《萬里歸途》真的是把商業和主旋律結合的很好的一部電影,兩個小時的時長全程無尿點,我覺得它的成功之處就在於真實,而且不刻意上價值。就像劇裏的宗大偉拋去外交官的身份他也就是一個普通人,碰到戰亂他的第一反應也是遠離,但在危難之際他也會站出來。
看電影真的能感覺到,下一秒宗大偉就要被現實壓垮,卻不得不擔起撤離現場負責人的領導責任得硬挺着,他怕死地舉起槍口,卻又不得不對自己扣下扳機。這裏不得不吹一波張譯,他真的把這個角色演活了。
看張譯,殷桃和張子賢等演員的對戲,確實舒服!
而且這樣的刻畫不但不會讓我感到主角懦弱膽怯,還會讓人意識到普通人的歷史責任與擔當,包括張譯去戰區撤離剩下的人,盡職盡責的打通生命通道,你就會潛移默化的感覺到中國人的凝聚力。
所以最好的主旋律絕對不是背台詞喊口號,而是把真實的事件擺在你的面前,讓你自己去體會。我們的歷史就是可以做到這麼正確,只要把老一輩做過的事情口述一遍,你都能感到他們的偉大。
這部電影和《流浪地球》一樣最大的優點是類型化,和《戰狼2》《紅海行動》相比,它並沒有太多的英雄主義,全程都是普普通通的人,更真實或者説更“慘”的一次撤僑旅程。張譯沒有紅海中的特戰大隊長那種瀟灑,就是個老婆快生了因為上司委派各種“疑難雜症”的普通外交官,還是底層那種。
王俊凱那個演技目前還是有進步的空間, 逛個街突然被叛軍流彈射死的張子賢,收養異國孤兒的殷桃,貪生怕死的王迅,不近人情不是看到中國外交護照就倒頭就拜的異國外交官。都無一不描述着一個主題即是:
撤僑這種事情是真的很難,是要出人命的。
叛軍最後折磨張譯的方法也映射出兩個文明或者兩個不同族羣的做事方式。中國人的性格特徵則體現了他們顯得温和而有耐心、保守而不具侵略性,他們願意居住在固定的空間裏跟熟悉的人打交道,也願意服從權力的約束。
他們喜歡有規律的和自給自足的生活方式,因而常常固守在一個穩定的環境裏不去冒險。相反,西方則繼承了動物的本能,他們機動性強、有活力,擅長髮現和捕捉機會,具有較強的攻擊性。他們沒有耐心精耕細作,更喜歡四處遊蕩攫取食物,在生存艱難時免不了使用武力“吞噬”對方的財物。
遊牧羣體身強體壯、能征善戰、行動敏捷,正是這一顯著特徵讓他們能夠獲得更多生存的機會。由於他們具有自由奔放的性格,想要限制他們的行動也就比較困難。這點在深度上《萬里歸途》是高於《戰狼》和《紅海行動》的。
上映上週斷層第一,《萬里歸途》的影響力,或許會超越不少人想象最後,主旋律的故事基本都是基於事實,觀眾是有歷史記憶和時代共鳴的,因此符合社會正常的情感傾向和文化審美。相反,去西方領獎那些電影都是按照個人表達的劇本編撰的,脱離文化環境和代背景,格調灰暗,只有那些自命不凡、自娛自樂的親西方文藝評論圈才會表示欣賞,刷存在感。
之前的主旋律電影就是迴避了這一件事,真實的力量。過去的好萊塢電影好看,最大的特點就是這種真實的自信,中國過去的電影就是假惺惺。國產電影這些年賣座的都是因為情節好,場景設計比較真實了,但電影想玩得好不是那麼容易的。
近些年,好萊塢也遇到了巨大的挑戰,凡是歌頌美國的電影,都因為沒有現實世界的的行動劇來的真實與不可預測性,而顯得很幼稚,不好賣了。藝術來源於生活,但要高於生活。這絕對是至理名言。
《萬里歸途》雖然和這個國慶檔票房雖然不是最高的,但有這部電影就足夠了。因為這部電影為將來的國產主旋律電影,甚至是國產電影指明瞭方向。
最後,希望國產電影越來越好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