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峯爆#
“在災難面前,西方的傳説是諾亞方舟,而我們祖先的故事是精衞填海、愚公移山!” 《峯爆》的一句台詞就道出了中國式救援的內核。
上映5天票房破3億,連續9天獲票房日冠軍、場均人次日冠和總人次日冠,有網友感慨“從不拋棄不放棄到飽和式救援,再到精衞填海愚公移山,我們終於有了能輸出自己價值觀的商業大片了!”
這樣的解讀恰到好處地戳中了導演李駿的“點”。操刀這樣一部國產高燃災難片,他沒有一味沿用好萊塢的大場面和個人英雄主義內核,反倒用中國式救援打開了國產災難片的新大門。
近日,影視口碑榜“一影一人談”專訪了《峯爆》導演李駿和製片人崔陸萌,在他們看來,尊重觀眾和市場,用中國人的方式講好中國故事是根本。他們也希望未來國內能多拍類型片,樹立文化自信,打造屬於中國人的電影英雄形象。
雙線併發 發掘中國式救援內核
一座修建了十年的隧道在即將竣工之時,受全球地質變動的影響,地裂、地震、山體滑坡、泥石流等一系列地質災害呼嘯而至,影片《峯爆》中災難來得猝不及防,觀眾也看得目不暇接。
《峯爆》作為為數不多的國產災難電影,力求給觀眾帶來“沉浸式的觀影效果”,在視效和真實之間的平衡上下足了功夫。雖然影片中70%的鏡頭都包含視效合成,但是為了保證真實感不被削弱,包括施工隧道在內的重要場景都是劇組1:1搭建的。大場面頗多的《峯爆》並沒有沉迷“炫技”,反倒是採取了宏觀大場景和主要人物故事命運走向的小場景雙線併發,來發掘中國式救援的內核。
《峯爆》中很出彩的一條人物故事線是由黃志忠和朱一龍貢獻的。黃志忠飾演的退伍鐵道兵老洪和朱一龍飾演的爆破研究室主任洪翼舟是一對有點擰巴的父子,他們都是“基建狂魔”,但又彼此無法互相理解。地質變動帶來的危局,卻為他們的和解帶來了契機。與此同時,在突如其來的災難面前,到底是保護傾注十年心血的隧道還是守護縣城和百姓,也成了擺在基建人面前的一道難題。
最終所有的取捨考量都讓路給生命,所有人眾志成城投入到救援當中,雙線融合共同攜手打響“中國式救援”的保衞戰。
《峯爆》導演李駿
“這次疫情,用最生動的方式給我們這些創作者上了一課。”李駿導演提到,在劇本創作過程中雙線併發的靈感主要來自抗疫,中國人在災難面前自動擰成一股繩,讓他感覺到中國的救援以及中國式英雄是充滿集體力量的,是集體合力才能形成的。
“那種萬眾一心的集體力量才是中國式救援的內核”,在李駿導演看來,這樣的英雄羣像是有中國特色的,也和《峯爆》所聚焦的基建人羣體相契合。中國鐵建的前身是正式組建於1953年的中國人民解放軍鐵道兵部隊,這支英雄的部隊為中華民族的解放事業和建設事業做出了不朽的貢獻,是“和平年代,犧牲最多的兵種”。想講好這樣一個羣體的故事既需要有“火力集中”的老洪、小洪父子作為主角,也需要丁雅珺和盧小靳這樣多層次和角度的羣像來表達。
真實還原,人物塑造更立體飽滿
但即使有了好的人物和故事線,想講好鐵道兵的故事也並非易事。
地質勘探、開墾營地,逢山鑿路、遇水架橋,這些基建工程的“必備項目”,沒法在施工項目現場實地拍攝,因為“工期是不能耽誤的”,為了真實還原,劇組只能自己“搞工程”。
主創人員、製作團隊和演員對基建項目的主體建設、施工設備,特別是技術層面完全不瞭解?不要緊,乾脆到施工現場向一線基建人和專家請教,學懂了弄明白再開拍。於是別人的劇本是蹲在家裏寫的,《峯爆》的劇本是在隧道和工地完成的。就連演員在開拍前也要提前到工地與一線基建人同吃同住,力求真實還原這個羣體的原貌。
更多的“真”也通過人物塑造體現出來。《峯爆》中很多小人物雖然戲份不多,但形象卻足夠立體和飽滿。地裂發生後一羣人被困在火車內,喬欣飾演的網紅第一反應是找信號直播,溶洞內尋到出口保險員匆忙搶跑險些失足摔死,勘測結果不準確周曉鷗飾演的工長差點“吃”了盧小靳……影片看似沒有一個壞人,但《峯爆》卻巧妙地用這些鏡頭還原了最真實的人性。
《峯爆》中的女性人物塑造堪稱一絕。陳數飾演的項目經理丁雅珺外剛內柔,在施工現場她是工期和預算的嚴格把控者,有絕對的話語權;但她同時也具備女性的柔軟和力量,在洪翼舟為爆破拼盡最後一把力時,是她想到給盧小靳打電話,用愛情的力量給自己的兵鼓勁。
而焦俊豔飾演的盧小靳則外柔內剛,在男友面前她是個貼心的小女人,但溶洞救援時她毅然獨自騎摩托車前去,為男友也為孩子們做了最有力的支撐。
導演李駿分享了一個有趣的拍攝花絮。洪翼舟決定“人肉”放置炸藥炸山之際,丁雅珺那句“我必須和我的兵在一起”打動了很多人,但這句台詞其實不是預先寫好的,而是陳數在劇本圍讀時脱口而出的話。這話恰到好處地體現了當中國人在面臨抉擇的時候,融在血脈中的力量就彰顯而出的態勢,於是就改了原來的台詞。
《峯爆》對真實的追求也感染着演員和現場工作人員。最後為順利爆破山體,黃志忠和朱一龍有一段徒手攀巖戲,近一個月的時間內兩人掛在懸崖上淋雨拍戲,因模擬惡劣天氣需要排水,在睜不開眼的情況下兩位演員只能“靠記憶“找點,黃志忠坦言“這是入行以來最具挑戰的一部戲”。
《峯爆》製片人崔陸萌
製片人崔陸萌提到,為呈現出最真實的抗災救援故事,劇組深入亞洲最長溶洞實地取景。因地勢險峻,交通閉塞,每天需步行一個半小時才能到達拍攝現場,遇到狹窄處人都需要彎腰爬行通過,可沒人抱怨,就連小演員們也都克服困難而上。“影片呈現的其實是一種力量,今天大家能順利看到電影其實也來自於所有工作人員團結的力量。”崔陸萌不無感慨地説。
少一點自戀和負擔,着力打造中國人的電影英雄
從《驚天大逆轉》到《長安道》再到《峯爆》,導演李駿已經不滿足於單純“講好故事“,試水國產災難片只是嘗試的開始,他的心裏有更大的抱負,那就是樹立文化自信,打造更多屬於中國人的電影英雄。
這點在影片中也通過洪翼舟這個人物有所表達。在體力透支的情況下,從懸崖凌空一躍成功獲救的設定讓部分觀眾不解,但這恰好是導演李駿給洪翼舟的“英雄本色”。“這一躍我其實所想表達的是我們的文化自信,為什麼國外的英雄可以跳,而朱一龍不能跳?”他進一步解釋説,看電影你是在享受電影裏的那些故事、那些飛揚的時刻,而不是對照你的生活,如果連做夢都不敢,那將是多可悲的一件事。
更多價值傳遞與反思也被寄予在老洪和小洪這對父子身上。很多人讀懂了老洪和小洪這對“基建狂魔”父子的傳承與親情和解,卻不一定讀全了李駿導演放置在兩人身上的“對照”。
退伍鐵道兵老洪為了事業可以犧牲個人和家庭,在某種程度上小洪最後也長成為了父親老洪一樣的基建人,這就是傳承。在老洪身處的年代中,他的選擇是必然,正是他們舍小家為大家的犧牲,才有了新中國的飛速發展,成就了我們現在的便捷生活。
而對於小洪而言,他不但傳承着父親的精神,也展現了更加優秀的新一代的面貌。他傳承着老洪的精神又不完全是另一個老洪,父親發生危險時他會義無反顧回到親人身邊,在準備放棄生命的時刻他也會因為愛人的呼喚而鼓足勇氣縱身一躍,這一處設置是導演李駿對兩代人傳承的詮釋,也有他關於時代的思考。
作為一個“下手特別狠”的導演,李駿坦言在後期剪輯過程中刪掉了很多精彩鏡頭。比如陳數和張譯飾演的縣長之間的對峙很有料,丁雅珺和工人們之間的衝突以及老洪單繩爬懸崖等都很有看點,但最終考慮到電影整體節奏和觀眾的觀影“爽感“,他都忍痛剪掉了。
“電影畢竟是一個娛樂產品,它的第一屬性是娛樂,你得讓觀眾覺得爽才行。”在李駿看來導演必須尊重觀眾。一部好的類型片既要有飽滿的商業元素,也要把握好節奏,給人物以堅實的基礎,只有如此才更能打動觀眾。
《峯爆》開啓了國產災難片的新篇章,未來中國災難片會有哪些不同於好萊塢的特點和創新空間?
在李駿導演看來,想講好中國故事在情感表達和方式上肯定會和好萊塢有所不同,這點毋庸置疑。但不得不承認的是,目前國產災難片數量偏少,電影工業和技術方面和國外也存在一定差距,仍有很長的路要走。“我們不缺乏表達的主題,沉下心來學習一些規律性的技巧,少一點自戀,然後多去讀一下觀眾的想法是關鍵。”李駿説,希望年輕一代少一點負擔,多拍點這種類型的片子,樹立文化自信,打造更多屬於中國的英雄電影人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