今日最大聲:無效疫苗倘若致死不是直接後果而是間接後果 2016.3.22日

  【今日最大聲】“和菜頭,疫苗一事,為了辯解而辯解。也許自以為是高高在上,咬文嚼字顯得眾人皆醉唯我獨醒,但是,實際上這種跟風營銷自己,忘記了我們百姓關注的本質問題是:對監督的不信任。疫苗有問題,是事實吧?所以和菜頭今天被噴,不怪別人,也不怪自己,只怪太作了。”

  ——媒體人@金剛,今日朋友圈熱傳一篇題為《疫苗之殤》報道,由2013年財新傳媒記者寫作發表,講述了二十個孩子因疫苗致害的故事。和菜頭在他的公眾號中發表了《每一個文盲都喜歡用“殤”字》表達異議,引起了很大的爭議。

  一、“疫苗不是神仙藥,關於疫苗,至少有四種悲劇。

  第一種,接種正常疫苗,有個別孩子被疫苗傷害。

  第二種,不接種疫苗,孩子被病毒傷害。

  第三種,接種假/劣/過期/失效疫苗,孩子被疫苗傷害。

  第四種,接種假/劣/過期/失效疫苗,無效,孩子被病毒傷害。”

  ——據財新網,財新傳媒主編王爍。作者在文章《關於疫苗的四種悲劇》中寫道:“山東非法經營疫苗案發之後,將來面對那些接種疫苗後致身體傷損的孩子,誰還敢説,這些孩子只是運氣不好,身體條件不該打疫苗,但不是誰的錯,而是老天爺不長眼?誰還敢説,孩子們一定不是打了不該打的疫苗遭遇了人禍?不敢説。因為從山東疫苗案看,所有的鏈條都掉了。我們既不知情,也失去了信任。”

  二、科普人辛辛苦苦寫文章,希望儘量消除普通人對疫苗的誤解和恐慌,好容易把中間半信半疑的人拉過來一些,現在山東疫苗案一出,對疫苗的恐懼再次蔓延,又嚇回去一波!我完全理解科普界的痛心疾首,但要説清:到底是誰讓稍有起色的科普付之東流?是偏聽偏信的民眾,還是失職的政府監管機構?

  講真,能主動學習外專業知識、並能在類似疫苗案這種事關生命健康的熱點新聞中依然保持冷靜、能做出正確判斷並始終不為流言所動的人——在人羣中永遠屬於少數。這不是中國特色,這是人類常態。

  關鍵在於,保證我們日常生活安全的到底應該是什麼?是依靠普通人的自學知識和冷靜態度,還是依靠相應的政府監管部門?要求普通人個個都勤奮好學、火眼金睛、冷靜客觀理智,連對着疫苗案罵街都謹慎區別“無效疫苗倘若致死不是直接後果而是間接後果”…——這種要求既無法實現,也毫無道理。

  所以,我的觀點是:這事兒就是監管部門的鍋!誰讓民眾陷入恐慌?誰讓科普退回原路還面露尷尬?真的,這鍋沒處甩!

  ——中國科學院氣象學博士後@大臉撐在小胸

  三、“有資歷的影響,也有能者多勞的因素在。對於普通民眾來講,只要碰到一個懶惰的公務員,就會對公務員羣體的印象大打折扣。”

  ——據中國青年報,在某直轄市團市委工作的劉詩琪(化名)説。她表示,由於行業、地域等因素,公務員中不同部門,乃至同一部門不同的人,工作強度都大不同。

  四、“什麼資格都沒有也沒關係,只要你肯花半年左右時間,再加上13萬元,我們就可以給你搞出來一個北京的居住工作證,這樣你就視同北京户籍,單身可以買一套,家庭可以買兩套。”

  ——據證券日報,北京一家中介公司的工作人員説。他們稱,即便沒有北京户籍或者滿5年的社保及納税,他們也有辦法讓你買到北京的住宅。據記者瞭解,在北京,雖然有着限購措施,但只要買房人肯花費十幾萬元,最多二十幾萬元,就可能輕鬆避開限購的監管。

  五、“因為女主太美,所以不可以刪,下次請你長的醜一點,我就可以刪除。”

  ——據人民網。幾天前,微博“福建師大表白牆”刊登一男生求偶遇女生聯繫方式,並配一張女生在食堂就餐照片,引發該女生及其男友產生牴觸情緒,要求刪除照片停止製造麻煩,博主的回覆令人大跌眼鏡。

  六、“最荒唐的是竟然有學生在課堂上炒菜。”

  ——據新華網,35歲的打工者小常説。在初三這年,小常因成績不理想被分到“差生班”,從此他的成長軌跡發生變化。“差生班”裏想認真讀書的並不在少數,但由於這個年齡段的孩子心智不成熟、自制力差,被貼上“差生”標籤後不少同學感到很失望,於是產生了自暴自棄心理。

  七、“黑龍江省委的財力就300億,龍煤每年的工資就100億,如果真正出現資金鍊斷裂,全部停產,先不説安全和穩定的問題,我們省級政 府都沒有財力來救龍煤。”

  ——據中國經濟週刊,黑龍江省長陸昊説。近日,有媒體曝光黑龍江龍煤集團陷於虧損困境、拖欠職工工資。

  八、“一個沒有對人有起碼尊重的國家,是沒有前途的。這個世界已經走到21世紀了,不要還是抱着中世紀的觀念行事。”

  ——中國人民大學政治學教授@張鳴

  九、“《生活不只眼前的苟且》,這首歌挺噁心。憑什麼説我們的生活是苟且?生活再怎麼不堪,我們也是投入了熱情。在不堪的苟且中投注無限的熱情,這就是生活。這種被精英主義居高臨下定義的普通人的苟且生活,是被給予的,不可選擇的。一首歌做作、心靈雞湯,

  這無所謂,這首歌更是瞧不起人,還裝扮成討人喜歡的樣子。”

  ——北京大學藝術學院教授@大旗虎皮

  十、“對友人説,狄更斯著《雙城記》開頭那幾句‘這是最好的時候,這是最壞的時候;……’的話,被大家傳誦不已,其實空泛得很,任何時代都可以拿來形容的。”

  ——傳記與隨筆作家@止庵

  十一、“有時候能理解為什麼身邊的人如此急切想發財,在中國過中位數的生活基本等於地獄,我們在美國住了一年,也沒什麼錢,果汁牛奶蔬菜和空氣,反正生活必需品是如此廉價安全。三聚氰胺的時候,我的小外甥因為吃了兩年三鹿,拿了一千多塊補償,小朋友很高興地問我:小姨,我是不是能掙錢啦??”

  ——作家@阿花的伊薩卡島

  十一、“比如發手機短信,對方一天裏主動給他發幾條、在什麼時間發、發的是什麼內容,都有不同的分值:如果短信是在半夜發給他的,分值就會高一些;如果是約他吃飯看電影的,分值也會高一些;如果只是單純工作聯繫,那分數就低了。”

  ——據都市快報,杭州一35歲未婚的精算師設計了一張戀愛評估表,評估出某女對他有意思。評估表有詳細的計算體系,女孩的各種表現,都有具體分值,最後算出總分,黃認為能反映出女孩對他的態度。據悉,前一次戀愛,不好的結局對他造成了心理創傷。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084 字。

轉載請註明: 今日最大聲:無效疫苗倘若致死不是直接後果而是間接後果 2016.3.22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