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御賜小仵作》第21集,小金魚小錦鯉兄弟終於帶着眾人找到駙馬屍骸。
蕭瑾瑜説“他在等玉面判官”。
這句話一出,劇作有了核、故事有了魂。
一,下飯劇之外的一筆訴求。
如果説此前劇作展示出的僅僅是下飯劇的普通品相,那麼駙馬葬身泥潭等玉面判官這一幕,則補齊了娛樂產品走向價值傳導載體的核心一筆。
故事對玉面判官的書寫,前後期大概可以粗略分成敍事功能、角色塑造、價值傳遞三個部分。
先説敍事功能部分,玉面判官作為線索出現,承擔敍述和伏筆功能。
這個部分非常普通、甚至有敗筆嫌疑。
起初玉面判官這個稱謂,出現在女主角的記憶和對男主的誤讀裏。
女主時時刻刻記着巫醫大叔説的玉面判官的故事,動不動就扒男主衣服“你就是玉面判官”吧。
在對方有理有據多次否認之後,依舊堅信這個年紀和自己相仿的人就是自己六歲起就開始聽説的玉面判官。
大概是生怕觀眾記不住玉面判官,也或者是出於為男女主增加肢體接觸互動戲份的考慮,安排女主分不清“王爺並非玉面判官”並反覆拉扯,這一寫法其實很有失度嫌棄,“把天真寫成智障”。
再説對角色理念的塑造。
劇作對玉面判官真實身份的揭秘,是男主參透了那是他父親的理想。
玉面判官不是真實存在的某個人,而是一種清明理想美好願景的化身。
這比“玉面判官就是他爹”或者就是男二他爹女主他生父等任何一種實指化的設定,都顯得更高明。
這是巫醫大叔、小金魚、楚楚共同的願景,同時也讓這些角色都更有弧光。
而終極一筆則是沼澤邊的“他在等玉面判官”。
寧可犧牲自己的悲情、信仰的力量,瞬間將故事從探案小甜劇的格局裏拔了起來、躍升好幾級。
從駙馬將願景寫在玉面判官的故事裏、講給楚楚聽,到楚楚帶着他兒子找到在泥潭中他的屍身,這是一個完整的“他在等玉面判官”的閉環。
故事的情緒衝擊力比不上《沉默的真相》長夜難明以身為燈絞殺自己求正義;
故事裏忠臣被污衊為叛軍的情緒滲透力、也比不上《琅琊榜》七萬忠魂埋骨梅嶺梅長蘇“似乎每一步每一句都吐着血”的質感;
但這“他在等玉面判官”依舊很重要。
到30集為止《御賜小仵作》的品相依舊很一般、最多可以誇獎為正常,但有了這個內核之後、已經足夠和市面上諸多小甜劇拉開距離。
並不是説這句話之後、劇作的所有內容都瞬間“正劇”化了,而是《御賜小仵作》展示了下飯小甜劇的另一種可能,在下飯之中有言情甜寵之外的追求。
總有人吐槽,十多年前的仙俠古偶,在言情之外有宏大格局,而如今某些仙俠劇中的神仙們,什麼屁事都沒有、專職談戀愛還談不明白,格局視線越來越狹隘。
小仵作不能憑一句台詞就徹底更改正劇/言情小甜劇/下飯劇之間的界限,但在可能的範圍內、做更有承載價值的嘗試,已經是有意義的一筆訴求。
二,常規元素和整體把控。
如果要説《御賜小仵作》有哪根長板特別長,好像也沒有多“特別”多“長”。
邏輯相對緊湊、角色相對鮮明,畫風相對可愛。
今年的優秀劇作比如《覺醒年代》長板又長又多,而小仵作裏大部分呈現出的品相都依舊只是“能看的普通下飯劇”。
原小説並不有名,很多人追劇之後慕名去看、紛紛表示看不下去。
製片方採訪中提及關於女主此前有中意的人選,因為沒錢所以沒請成。
更貴的不一定就更好,但現在這版楚楚的演員大概也不是什麼加分項。
角色設定一半是專業能力上的靈氣、另一半是則是人情世故上的木然天真,女主一概表現為楞;講解屍檢結果如此、焦急傷心憤怒時似乎區別也不大。
如果對天真的表現能更靈動,對種種情緒的表現能更有感染力,整體效果勢必會更好。
(沒有人在呼喚“五官亂飛”式把可愛演成有病的表達)
劇中男主角大部分時候表現也很一般,但跳河那場戲相對到位。
幾位接連跳河被救上岸之後,小金魚一把抱住楚楚,多麼老套多麼常規的吃醋和着急內容啊,但完成度不錯。
鏡頭隨着男主腳步和視線晃動,加重對凌亂焦急情緒的表達;温柔抒情的鋼琴曲響起,伴隨着這個濕漉漉的擁抱,情愫很到位。
聽聞楚河被救上來之後,楚楚轉身去看哥哥,留在原地的小金魚依舊在發抖;依舊在抖的身體動作,值得多説幾句。
不論他是內在情緒延展、不能控制發抖,還是導演讓人拿水澆出來的、抑或是剛從水裏爬起來凍的,總之楚楚走了之後他依舊心有餘悸心跳如麻、顫抖不能自制,演員表現很投入。
(反觀女主,擔心哥哥也沒啥表情)。
有意思的是,雖然劇作每條板都沒有多長,但整體效果還湊合,這大概得益於幕後導演和編劇對作品的有機整體把控能力。
男二是很常見的外表紈絝、作風拎得清人設,表面花心實際純情又忐忑玩愛戀,哪一條格外新鮮格外出眾嗎?
似乎都沒有。
要説劇作邏輯格外嚴謹、節奏特別緊湊嗎?並沒有,依舊只是普通下飯劇而已;
超點內容中前去軍營之後的戲份,都很平淡。
把男主當成仵作活考題的話術、第一集剛看有些新鮮,幾集過後也不過如此。
一條一條拆分出來看元素都尋常,相反,那些大IP大流量大陣容的劇作,一條條看元素都好厲害、最後結果都很撲街。
這其中的差異,恐怕還是“有機整體感”。
能明顯感覺到,《御賜小仵作》導演對內容的把控、訴求都非常清晰,對故事和內容節奏的掌控感都在線。
未必是其他導演其他編劇沒有全盤把控的能力,而更可能是他們沒有這樣的話語權和施展空間;劇作還沒拍完,路透滿天飛、導演服化道等各工種提前被粉絲撕到頭禿的例子,我們不是沒見過。
與其説流量為尊的項目裏,導演是創作的核心靈魂,不如説他們是隻能被壓榨出行活的工具人。
《御賜小仵作》先天不利的條件是陣容不夠有名,但或許如此、反而給了導演和幕後創作者們更為完整的把控空間。
舒心結語
從某種意義上説,《御賜小仵作》有着古裝皮囊之下的現代內核。
現代人看古裝劇,看古代的話術、背景、人物關係、風俗情態,麪皮都是古代的、被背後真正的映射和訴求,又往往是現代的。
《御賜小仵作》中蕭瑾瑜擲地有聲“這話她家人朋友説得、偏偏公門中人説不得”,以及他對女主的尊重珍視態度,理念的細枝末節處、本質上都符合當下訴求。
費力不討好的劇作,映射古今兩頭的糟粕;討巧的劇作,是在古代和而今兩套價值格局裏,尋找雙重優勢、進行組裝縫合。
上次舒心醬盤點小仵作優缺點的時候,評論區有小可愛説(對比爛片已經不錯了)“還要啥自行車啊”,就要自行車。
流浪為王的詭異氛圍,很大程度上和複雜利益鏈條下粉絲鋪天蓋地的控評有關。
撕掉粉絲身份、讓粉絲迴歸觀眾,創作氛圍才會越來越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