回顧張藝謀的職業生涯,從1984年拍攝《一個和八個》拿下中國電影優秀攝影師開始至今,入行37年,他拍過戰爭片、文藝片、愛情片、古裝片,幾乎集齊瞭如今電影的全類型,唯獨差一個諜戰片。
於是在他71歲這一年,一部《懸崖之上》幫助張導集齊了電影“龍珠”。張導首部諜戰電影《懸崖之上》可謂攢足了關注出場,而看過的觀眾普遍反應:帶感!《懸崖之上》不僅實現了張導的“諜戰”夢想,也實現了國產電影“諜戰”的巔峯之作。
《懸崖之上》根據全勇先原創故事改編,影片以二十、三十年代為背景,講述了那些年英勇無畏的特工們,在嚴峻考驗下與敵人鬥智鬥勇,執行秘密行動的故事。
這樣的故事,其中註定了熱血、激情、悲情與人性,這樣的故事也需要良心、真心、誠信和用心,才能成就經典,成就新的高峯。
看過《懸崖之上》,你能感受到張導既選了這個本子,也是鐵了心要拍一部“諜戰”類型的完美處女作,以媲美他以往在其他類型中所創造的巔峯。
選角上《懸崖之上》的演員表,從張譯、於和偉到秦海璐、朱亞文、倪大紅,張導選角統一的戲骨標準,這樣的陣容同台飆演技,《懸崖之上》的品質就有了最基本也最令人信服的實力保障。
張譯的“電刑顫抖”、於和偉的“徒手滅火”、秦海璐的“哭戲無聲”……《懸崖之上》全員高光,每個人都有一個屬於自己的影帝、影后瞬間。
主角與配角的合力扛戲,正派與反派的正邪對撞,一個眼神都是戲每一秒都透着過癮,《懸崖之上》堪稱年度最佳羣像表演!
除了演技的帶感,張藝謀也發揮了自己一貫在取景、運鏡、畫面方面的獨到視角和超強表現力。電影中既有雪花飄飄讓人光是看雪景都根本看不夠的林海雪原,還有高度還原的城中巷道。
為了展現真實,張藝謀率劇組深入東北零下40度的雪原,還原版復刻了三萬平米哈爾濱中央大街。
張導也將他一貫對色彩、氛圍的營造發揮到極致,每一幀都是大片水準,每一幕都是經典瞬間,同時又不會違和,而是氛圍烘托情感,色彩映照人物,讓故事與場景,人物與鏡頭完美結合。
拍慣了愛情片、文藝片,最善於表現情感、挖掘人性的張藝謀,自然也不會讓自己的諜戰處女作,成為一個沒有血肉的空架子。
看《懸崖之上》你既會覺得這是在看一部酣暢淋漓的諜戰片,也更會帶入自己的情感,深刻走入故事的內核。
片中張藝謀着力展現特工們作為“人”的部分,他們也有自己的家庭、愛人,他們拖家帶口,有生命中不能承受得輕,但卻會為了心中的、信念中的“重”而隱忍、犧牲,承受與家庭、愛人孩子的生離與死別。
他們也是生活中的普通人,但卻會為了胸中大義而擁有英雄般的偉大。
故事中對人的刻畫情感的表達,讓《懸崖之上》成為一部流淌着血、淚、情感與人性關懷的諜戰史詩。
在談到創作理念時,張藝謀深情地説:“這類題材對中國電影來説還是一個短板,越是這樣,我就越攢了一股勁,一定要拍好”。
這份匠心,足見張藝謀對作品與電影事業的野心,他的格局不僅僅放在個人成就本身,而是希望能通過自身的努力,達到全行業的共同成就,這份胸懷足以對得起第五代導演領軍人物的稱號,坐得穩真·“國師”的位置。
張藝謀是一個極度現實也極度浪漫的人,他的電影中有他對市場的考量,但更多的時候他會更注重情懷與精神,他試圖揭露現實,也想要記錄下每一個也許會被“忘卻的紀念”。
據不完全統計,近代以來已有2000萬烈士為國捐軀,其中有名有姓的只有196萬。而《懸崖之上》所要展現的,正是那些為了國家和人民隱姓埋名,無怨無悔奮鬥在隱蔽戰線上的無名英雄。
而張藝謀所打造的也絕不是臉譜化的英雄、沒有情感和內核的工具人,而是一個個強大而鮮活,有鎧甲也有軟肋,有喜怒哀樂和七情六慾的真實的人,他們並非生來英雄,而是他們的選擇造就了屬於他們,也屬於我們的“英雄”。
良心是個好東西,似乎也是每一個人與生俱來的。但很可惜有的人在現實中,讓這份近乎天賦的本真自行消亡了。但有的人卻會選擇面對現實,依舊不減那份初心。初心雖然柔軟,但卻也是最強大最恆久不滅的力量和寶藏。
或許這就是70歲的張藝謀在《懸崖之上》中最想訴説的,也是70歲的張藝謀身上始終未被改變的純粹與真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