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948年,第20屆奧斯卡頒獎禮。雷鳴般的掌聲推動着安娜梅·王走向舞台。這位演技高超卻屢遭不公的亞裔女演員此番終於將奧斯卡小金人納入懷中。“我站在這裏,感到萬分榮幸。作為第一個獲得奧斯卡獎的華裔演員,不是扮演黃色人種或東方諷刺形象,而是一個女人,一個有心有靈魂的複雜女人”。
這當然不是真實歷史。在現實好萊塢,迄今仍未有華裔斬獲任何奧斯卡表演獎項。這只是網飛5月新劇《好萊塢》中的一幕。
由資深製作人瑞恩·墨菲打造的迷你劇《好萊塢》講述的是上世紀40年代,一羣身懷電影夢的年輕人闖蕩好萊塢的故事。
當時的好萊塢,紙醉金迷之外充斥着種族偏見、性別歧視、職場潛規則等等,根本就是個弱肉強食的險境。偏偏這幫年輕人還都是些“邊緣人士”。
急於養家餬口的傑克,空長了一副好皮囊,卻連臨時演員的活兒都撈不到。黑人女演員卡米爾,有靈性有演技,但因為膚色永遠只能接一些愚蠢搞笑的女僕角色。阿奇寫了一個很棒的劇本,同樣因為是黑人,被告知,“會得到報酬,可以出現在片場,但編劇將是另一個人的名字。”即便是有話語權的導演雷蒙德,也要小心翼翼地掩藏着自己半亞裔的混血身份。這樣一羣人要在名利場拼殺出頭,哪裏是難上加難,根本就是絕路一條。
網飛稱此劇是“寫給好萊塢黃金時代的一封情書”,海報上的宣傳語是“假若你可以改寫歷史?”於是瑞恩·墨菲腦洞大開,開闢一個平行時空,將史實和虛擬揉合在一起,創作了一個絕處逢生的故事。
這羣在泥坑裏掙扎求生又心懷夢想的年輕人,幸運地遇上了伯樂們,比如有追求的製作人迪克,眼光獨到的表演老師艾倫。又機緣巧合碰到各種催化劑,比如女性決策者的伺機崛起,羅斯福總統夫人的鼓勵推動,等等。一步一步的,他們克服重重困難,將一個白人演員因事業受挫自殺的悲劇故事,改寫成一部黑人女演員戰勝自我,直面挑戰的勵志片《梅格》,並最終大獲成功。
瑞恩·墨菲在接受媒體採訪時曾表示,他拍攝《好萊塢》的中心思想是,位高權重的人如果在歷史關鍵時刻勇敢地往前一步,那麼很多進步的東西會提早幾十年到來。
但當瑞恩·墨菲把消除歧視,男女平權,尊重同性文化等等一系列政治正確的內容統統塞進一個架空的烏托邦時,《好萊塢》的短板就顯而易見了。
它太像一個童話故事了。勇敢的青年們一路向前,得天時地利人和,締結一個完美大結局。喜歡該劇的觀眾認為,現實太骨感,勵志的童話給人夢想,不好嗎?但批評者認為,恰恰是這個虛幻的“逐夢演藝圈”削弱了《好萊塢》的批判力。
電視劇裏,以華人影星黃柳霜為原型的安娜梅·王遭遇事業瓶頸,只能出演“抽鴉片的妓女”或“帶有異國風情的妖婦”。瑞恩·墨菲想象了一出時光倒流,讓安娜梅·王參演《梅格》,並奪下奧斯卡最佳女配角獎,以期為黃柳霜正名。而現實裏,亞裔演員至今仍是好萊塢最弱勢羣體之一。其他方面也沒有進步多少。頒獎禮上的“黑白對抗”依舊是焦點話題,職場潛規則無處不在,反抗職場性騷擾的“Metoo”運動轟轟烈烈……
一切讓虛擬歷史的《好萊塢》顯得格外諷刺——再美好的想象也不過是一場鏡花水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