6月3日,姜貞羽回到北京見到了醫生,醫生給她的診斷結果是“頸椎間盤變性、突出、頸椎曲度彎弓”,被壓迫的脊髓神經導致姜貞羽要暫別舞台。
“看到診斷結果,説不出是什麼滋味。我幾乎已經認定我心裏猜想的那個壞消息就要發生了。告訴自己不要害怕,我能面對接下來的一切。”姜貞羽在社交平台發文安慰粉絲,並表示正在積極接受治療,“就算現實總是殘酷,全力以赴後,即便受挫,一絲甜也值得。”
作為《創造營2020》舞台上人氣、實力兼備的“舞擔”,姜貞羽暫停比賽的無奈之舉,令不少觀眾感到遺憾。而對姜貞羽而言,《創造營2020》舞台,她也等待了六年之久。
當年由於腰傷,在以第一的成績考入中央戲劇學院後,姜貞羽不得不放棄跳舞專業;機緣巧合下,她以演員身份參演了一些影視劇而逐漸被大眾認知。期間六年,她都沒有再正式登台跳舞。
但她從不甘於外界對她的記憶只停留在外貌,“認定一件事情,我就會堅持努力地去做,而且要把它做好。只有我自己先做到,別人自然而然就會看到。”
以下為姜貞羽的自述:
11歲“北漂”學舞
堅信自己未來就是要跳舞的
6年沒有正式登台沒跳舞,姜貞羽還是選擇了站在舞台上,並完成了高難度的舞蹈動作。這份信念,其實她從小就已經有了。
十一歲獨自“北漂”接受軍事化艱苦訓練,姜貞羽曾認定,自己這輩子就是要跳舞。獨身在外地的她,崩潰時哭着給媽媽打電話説想放棄,但面對專業課時,她的小本子上寫着目標:每一門課都要站在最中間的位置。
我從小就很堅定,我未來就是要跳舞的。
小的時候我特別喜歡跳舞,跳舞的業餘班我從來沒停過。媽媽有時候怕我耽誤學習,不讓我去上課,我就會哭給媽媽看。我一直很堅持想走這條路,當時我跟媽媽説,在業餘班我已經是跳得最好的,如果我真的去專業學舞,一定會有不錯的成績。可能媽媽也看到我對舞蹈的喜歡和堅定,也認可了我有一定的天賦,最後還是支持了我的選擇。十一歲的時候,我就從雲南自己一個人來到北京學習中國舞。我覺得自己骨子裏,一直都還蠻敢拼敢闖,有韌性的。
當時我就讀的藝術學院是全封閉的,住校的時候需要接受嚴格的軍事化管理,所有的事情都是被安排好的,比如早晨五點就要起牀跑步。學校裏的生活狀態就是每天不停地練習。第一年的時候特別不適應,不知道自己要練到什麼時候,也不知道能練成什麼樣子,感覺永遠看不到盡頭。
那時想要和家裏取得聯繫,只能用學校走廊上的公用電話。我經常會買電話卡給媽媽打電話,邊哭邊説自己真的很煎熬,想要放棄。但每次哭完之後,一轉念又覺得,不行,這是我自己選擇的路,不管怎樣,都要走完。
上學時我有一個小本子,專門記錄我每一科的專業成績。我要求自己每一門課都要站在最中間。可能學舞蹈的女生都會對自己有類似的要求吧,但我一直習慣從小目標開始努力,而不是説大話。只要我自己先做到,別人自然而然就會看到。
不太在意外界評價
但不希望被説是“花瓶”
姜貞羽對自己在《創造營2020》的表現並不滿意。初評級的舞蹈《五毒》因側手翻沒站穩的小失誤,姜貞羽難過到眼淚奪眶而出。而第一次公演《瀟灑小姐》,姜貞羽仍認為自己的表現不夠完美。
“我真希望還有更多的時間,更多的機會。我想給大家留下一個印象深刻的作品。”
直到第二次公演,姜貞羽憑藉《時候》中驚豔的表演,一舉成為舞台上的“撐腰王”,“我會説的話不多,但我説的每句話,絕對不是説説而已,我一定會説到做到,做得更好的。”
在《創造營2020》之前,大家對我更多的認知可能是影視作品。從舞蹈學院畢業之後,我機緣巧合出演了一些電視劇。雖然領域不同,但心態和目標都是一樣的,我希望認真做到自己的最好。所以在拍戲的時候,我不會去想唱歌跳舞的事,拍戲就是拍戲。而拍完戲之後,我才會正常投入訓練當中。無論是作為藝人還是女團成員,努力去訓練、在細節上追求精準,這些方面都一定要具備,也是我想努力做好的目標和方向。
我一直認為我在影視方面還是個新人,沒什麼代表作,當始終處於被選擇的狀態時,我也有過迷茫。 我經歷了很多,遇到自己喜歡的角色,我也覺得自己各方面都很適合,但可能人家選擇的是更有流量或者更被大眾知曉的演員。這也是我為什麼這次來參加節目。一是想看到自己更多的可能性,去接觸一些自己從沒嘗試過的事情,二也是想盡快讓大眾看到我。在這個舞台,你的努力會更迅速地被大眾看到。
我其實不太在意外界給我的評價,但我不希望別人認為我是“花瓶”,當別人這樣説我的時候,我會有些迷茫,我已經很努力了,能力也還不錯,如果大家只看到我的外貌,我就會有點不服氣,更希望自己的能力可以被大家看到。但我也知道自己應該要做什麼,只有讓自己更努力,才能證明,我不是大家想象中的某個樣子。即便別人看不到也沒關係,這不影響我堅持目標。
如果説演藝圈有哪個人是我努力的目標,周迅一直是我的榜樣,無論是業務能力還有面對生活的態度,我都非常欣賞她。我很希望自己也能像她那麼隨性、率真,保持自我的風格。我不想給自己任何的侷限。
新京報記者 張赫
編輯 吳奇函 校對 趙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