初一到初四,吃什麼有講究,還要“做3事忌3事”,老傳統不能丟
百節年為首,一年的辛苦和勞累,就為三十除夕夜的這頓重頭餐:年夜飯。這頓飯吃完,新的一年就正式開啓了,“千門萬户曈曈日,總把新桃換舊符”,而在老一輩人的念想裏,春節的每一天都有着不同的説法和過法,那麼在正月的大年初一到初四,要吃什麼?有什麼風俗呢?一、初一北方人要吃餃子,餃子諧音\"交子″,是舊歲新年\"交在子時″,初一餃子也被寓意為“更歲交子”,是時間更替、辭舊迎新的象徵。講究的家庭一般會在大年三十下午或晚上包好餃子,等到大年初一零點再下鍋煮餃子吃。南方人吃湯圓、荷包蛋、年糕,湯圓寓意着團團圓圓,也寓意一年順順利利,一滾就過;荷包蛋寓意着新的一年裏鴻運當頭,荷包滿滿,金銀財寶到家裏來;年糕寓意着年年登高,加點糖,就是甜甜蜜蜜。和吃餃子一新,吃湯圓,荷包蛋,也最好在零點鐘聲敲響就吃,越早越好。這樣,在新的一年裏,自己遇到的好事都會比別人搶先一步。二、初二正月初二有“開年”的意思,開年飯是少不了的,尤其是有着美好寓意的飯菜更是不能少,比如:吃雞寓意着“大吉大利”、魚(年年有餘)、韭菜(長長久久)、生菜(生財),排骨(節節高)、蝦(笑哈哈)、豬蹄(發財、多抓錢)、蒜(能寫會算)等等。出嫁的女兒、女婿和外孫在初二都會一起回孃家走親,北方人講究“出門餃子進門面”,在這天,往往就會以麪食招待,吃麪,寓意是在新的一年裏幸福的生活長長遠遠。三、初三\"初三的盒子往家轉″,在北方,講究吃盒子(象餡餅、餃子的主食),轉諧音“賺”,寓意在新的一年裏賺大錢,發大財的意思。正月初三這天又叫“赤狗日”,在這一天出行如果碰上了赤狗(毛髮為紅色的狗),那就意味着這一年都會走黴運。所以在這一天南方一些地區講究不宜出行,最好呆在家裏。 四、初四北方人講究初四烙餅攤雞蛋,因為烙餅時要翻個(面),翻個(面)就是翻身,烙餅就是取翻身之意,寓意着好日子要翻着個地向上升。老北京還有一種説法是:初四這一天全家在一起吃折籮。折籮,就是把初一到初三剩下的飯菜合在一起的大雜燴。過去家裏都不富裕,剩菜剩飯捨不得倒掉,將前幾天的一剩菜剩飯“折”一起燴熱再吃,像吃什錦飯一樣,各種菜的味道混在一起,吃起來別有滋味。這天,有“送神早,接神遲”的説法,從一大清早就要開始送神,而接神放在下午或晚上也不遲。因為傳説初五是財神的生辰,因此在初四“搶路頭”,又叫“接財神”。在初五(破五)之前的初一到初四,老一輩的春節習俗中有好多禁忌,而這些禁忌也為春節增添了諸多的神秘色彩~比如説:1:宜休息。勞累了一年,即使家裏有再忙再重的活,在初一到初四,也要先放放,要不然新的一年裏會更加勞累。2:宜穿新衣。過年的這幾天不要再穿舊衣裳,要換上新衣服,寓意着“去舊迎新”。3:宜早起。大人孩子要早起,不然擔心其在新的一年懶懶散散,不求上進。1:忌打掃。即使家裏有一些垃圾,也不能將垃圾掃地出門,這是為了聚財,在破五之前不能把財掃出去;而是用掃帚略掃一下,將垃圾堆放門後,等初五再清理。2:忌説黴氣的話。過年了,説話吃東西都講究吉利寓意,不要打罵孩子、夫妻之間不吵架,更不要説黴氣的話,否則會擔心在新的一年有禍事纏身,於家人不利。3:忌打破器皿、碗碟。老輩兒的人認為,大年初一如果打破了碗、鏡子之類的會破壞一年的財運。如果不小心打碎了,要將碎片投入井中以鎮壓之;或者用紅色的紙包起來,口中默唸着碎碎平安,等初五掃衞生時再扔掉。這些講究雖然聽起來有些迷信,但卻可以看出來老一輩的人對於美好生活的嚮往。並且正是因為這些説法讓春節多了幾分神秘感,也讓人對春節更加嚮往~不知你們那裏現在是否還有着這樣的風俗呢?每天的柴米油鹽讓我們對瑣碎繁雜的廚事早就沒有了“若如初見”的感覺,但可是然而but,“不計得失、渾然忘我、樂在其中”依然是我們每天的不懈追求。我是趴窗看雨的小龜,愛生活、愛美食,和你一起分享食物的美味和故事,喜歡我就~關注!~點贊!~支持我吧~-~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636 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