孔子及其學説在大部分中國歷史時段中都是備受推崇的,被尊為孔聖人、至聖先師。但其實孔子及儒家思想也頗受非議,很多不喜歡孔子的人,會把他稱為“孔老二”。孔子排行老二,幾乎是人盡皆知的事情,所以孔子又稱“仲尼”(仲即排行老二的意思)。那麼問題來了——孔老大是誰?
網絡配圖
按照邏輯,有老二肯定就有老大呀!知道孔子有個哥哥的人非常少,但並不代表這個哥哥不存在,只不過遠沒有孔子那麼着名罷了。孔子有一個同父異母的哥哥叫“孟皮”——在這裏倉梁就要畫重點了,古人的長幼排行我們都知道是“伯仲叔季”,那麼孔老大為什麼用“孟”為字而不用“伯”呢?
這是因為孔老大與孔子一樣,並非正室所生,所以即便他排行老大,也只能用“孟”為字,因為“伯”字只能用於正室所生的第一個兒子。
孔子的父親孔紇(音he,二聲),字叔梁(一看就知道他在兄弟裏排行老三),是一個貴族。按照當時貴族的“標配”,孔紇有一個正室和一個妾,沒想到正室竟然連生九個女兒,而小妾雖然生了一個兒子(即孟皮),但是腿腳有問題,基本算是一個殘障兒。
根據周代的禮制,女兒和殘障兒都是不宜繼承貴族身份的,因此孔紇非常着急,他找到有三個女兒的顏氏,想從顏氏的三個女兒中再納一個妾以便生兒子,但因為當時孔紇年齡已經很大了(66歲),顏氏的兩個較大女兒都嫌他老,只有小女兒願意嫁給他,她名叫顏徵在,也就是孔子的母親了。
網絡配圖
所幸孔子出生後,除了腦袋有坑(頭頂凹陷)之外,整體還算健康,所以可以作為嗣子繼承父親孔紇的貴族身份。而孔子的哥哥孟皮,按照禮制就只能淪為平民了。
但根據記載顯示,孔紇在孔子才三歲的時候就病逝了,正室施氏比較強悍,把孔子的母親顏徵在逐出了家門,顏徵在帶着孟皮和孔丘兩個孩子住在曲阜闕里,過着十分清貧的生活。因此孔子小的時候並沒有因所謂貴族身份而享受比較優越的物質條件。頂多算一個沒落的、有名無實的貴族。
孔子在十七歲的時候,母親去世了(據記載為積勞成疾,死在了織布機上)。這年季氏宴請士一級的貴族(士是最末等的貴族),孔子前去赴宴,還被季氏家臣陽虎拒之門外。但孔子自幼好學,有“知禮”的名聲,後來得到了官職,也算恢復了貴族身份。
網絡配圖
從資料來看,孔子與哥哥孟皮之間的感情中間雖有一點磕碰,但總體還是不錯的,孟皮雖然腿腳有殘疾,但性格忠厚老實,對經濟狀況並不十分穩定的孔子能夠時常接濟,甚至為了孔子能夠按照“周禮”成婚,把自己的婚禮辦得比較簡單從而省出錢給弟弟。
孔子的哥哥孟皮有一兒一女,兒子叫孔忠,也就是孔子的侄子,是孔子的侄子、門徒,為“七十二賢人”之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