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誰還在看《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二季呢?
其實早在第一季後半段,這節目就已經呈現出了一種強弩之末的頹勢。一開始,所有觀眾都是被這節目耳目一新、發聾振聵的價值觀所吸引,連大多數不愛看明星綜藝節目的成年人都翹首以待它的播出。畢竟,身為30+、40+甚至50+的我們,都太想看到:即使青春不再、即使歸於平凡,成年人也同樣值得被鼓勵、被讚美、被欣賞。然而,一期期公演看下來,大部分觀眾都漸漸琢磨出了不是滋味的滋味——什麼乘風破浪的姐姐啊?還不是都要打扮成小妹妹的模樣去跟小妹妹們拼體力、拼花樣、拼市場。
當然,作為娛樂節目,《乘風破浪的姐姐》第一季是異常成功的。它確實也令一些被埋沒了的姐姐,一舉站在了更加光芒四射的事業高崗上。而無論是節目還是姐姐的爆紅,都是在播出之後,因此我們也能在提前錄製好的前幾期節目裏,看到了一些姐姐不設防的真誠、不保留的認真和不強求的沉穩。
可也僅止於此了。
第二季招徠了更多的姐姐、投入了更大的宣傳,但比起第一季的播出盛況,光是刷微博和朋友圈,都見不到太多自發性的宣傳和討論了(花錢做的營銷倒是不少)。
這是完全可以預料的:一方面,是觀眾早已被透支了熱情和好奇。另一方面,則是第二季的姐姐,完全是奔着複製第一季的成功來的。她們和她們的團隊,想必都反覆研究過了第一季拔尖選手的策略、人設和爆點,個個都胸有成竹、勢在必得,以至於第二季才播一集,各位姐姐就已經八仙過海地給自己安排了各種熱搜。
如果你是一位頗有真人秀節目經驗的資深觀眾,又或者稍稍懂得一些明星包裝之道,隨便看幾眼《浪姐2》,你就很容易發現,哪些話術、哪些橋段,是顯然經過策劃和包裝的。隨之立即而來的相關熱搜,就是對它們的印證。
節目組和選手總想有的放矢、掐準痛點,但觀眾真的累了,不想再陪姐姐假high。
我的一個女性朋友,第一季初期的狂熱觀眾,第二季徹底棄番。她説得就挺有意思:我37歲,體力有限,沒有少女感,對現在小孩喜歡的東西也沒啥興趣。反正看完這個節目,我覺得我不配乘風破浪,所以不想看了。
而更迷惑的,還是節目本身。
從遊戲規則上,《浪姐2》就不歡迎不帶流量的炮灰。
它有一個“弱隊PK強隊”的全新設定:強隊輸了,沒有人會離開,但人氣低的會下放到弱隊;而弱隊無論贏或輸,人氣最低的人都會當場淘汰。總之,所有繞來繞去、五花八門的規則,其實核心只有一個:力保最具話題性、最帶流量的人,可以走到終局。
作為第一屆超級女聲的冠軍,安又琪似乎一直以來狀態都很低迷。一開始,光看名單,很多人對她抱有很大期待,因為歌手出身又具備唱跳能力,符合用實力説話的條件,對標上一季的孟佳、王霏霏、李斯丹妮,很容易形成低開高走的效應。
然而,屬於她的劇情是什麼呢?
初舞台跳舞忘動作,打分很低,看得出她本人這麼多年磨下來,信心已瀕臨崩潰。導師杜華作為曾經的老闆,言辭犀利地直接發問:這麼多年沒紅,有沒有想過是你自己能力的不足?
黃曉明也作為過來人,慷慨陳詞了一番大道理:你起點太高,周圍人對你的期許成為你的壓力。性格決定命運。你的心態配不上你的能力。
看到一個自信全無的人,被逼到這步田地,很難不代入逆襲的期望——太想看到她翻身了。可是,第一期公演結束,她在整支難度很高的舞蹈中,表現出彩,甚至她那一組還是唯一挑戰強隊成功的一組,她卻還是被淘汰了。因為比賽規則是:人氣排名最低的選手,離開。而安又琪小組拼死拼活換來的三個晉級強隊名額,給了弱隊里人氣最高、卻不同程度表演划水的三位。
所以,這個節目又迷惑又諷刺——教你做人,但不給你機會。
更諷刺的是,幾期公演下來,初舞台排名倒數第四的張柏芝一路“過關斬將”,甚至還從弱隊迅速置換去了強隊,並排名前茅、唱歌跳舞毫無長進亦高枕無憂——靠的就是遊戲規則。
大概是節目過於赤裸地展示了名利場裏的真相,所以每當看到那些人氣不高的姐姐們在舞台上賣力推銷自己時,沒有熱血澎湃,只有滿眼淒涼。
看到蔣璐霞大喊着自己的名字倒下去的那一刻,作為觀眾,我感覺不到拼搏和努力的正面意義,只是覺得這個舞台比現實還要殘忍。不是勵志,而是錐心。
而有一期公演結束的拉票環節,處於弱隊的五個姐姐竟然拿出了打印有自己名字的紙牌。開始聲淚俱下地介紹自己的困境:沒名氣,不紅,沒人記得……這一期節目的彈幕,飄着許多“賣慘”“你弱你有理”的吐槽。可認真想一想,這是因為規則對人氣的明顯偏袒,才導致這些成年女人不得已求票賣慘。再更深一步想:姐姐們“我很拼我想贏我很不容易求可憐求同情”的表現,跟節目主張的“三十而驪”“用天生驕傲去會見,所有偏見”等口號,根本矛盾了。
節目上,姐姐們説:三十而奕,落子無悔。但滿屏都是三十不紅,拼命博同情的辛酸。
是,娛樂圈是個資源有限的名利場,更新迭代的速度很快,對成功的定義,有時的確就是“紅”與“不紅”。而這又是一檔可以讓那些一直不温不火、或者曾經紅過但因為失去年齡優勢而越來越走下坡的女藝人們,重新獲得公眾關注度的節目。所以那些咬牙拼命的勵志背後,的確也都是懷揣着“翻紅”的念頭——當然,這都無可厚非。
可這完全與普通女性面對的職場和人生不一樣。
作為普通女性,我們終其一生,只是為了掙得一份體面。這份體面,恰恰包括了在任何時候,都不必再靠眼淚和示弱,去換取憐憫和施捨。我們都在努力把擅長的事做到最好,讓自己在專業上無可替代,因為我們想從他人那裏贏得的,是尊重,而不是喜歡。
也因此,浪姐不會讓我們共情,只會讓我們覺得彆扭——姐姐再努力、專業能力再強有什麼用?不被人喜歡,就是走投無路。只能哭着劈叉、求求你表揚我。
這節目裏還有一種彆扭不得不説——
在一堆練習室、別墅宿舍的聊天鏡頭中,在燈影浮華、競爭激烈的舞台表演間隙,突然插入扶貧、公益人物的故事片段,讓人不適。
這種不適,在張桂梅校長出現在節目的宣傳畫面中時,更加清晰,充滿了彆扭又矛盾的錯位感。彷彿為了拔高價值輸出,強行在一個割裂的語境下造句:每一位女性都很了不起,無論是砥礪深耕,默默堅守;還是光彩奪目,舞台引領。
這句話,沒有問題。但前提是,節目本身真的是在做“女性力量的多元化展示”,是真的想要帶給所有觀眾一個正面的信息——女人,在任何年齡段都可以活得生動。女人,擁有強大的力量愛己助人。
可事實上,從第一季的後半段開始,無論是從選曲編舞,還是造型設計,節目組對於少女感的審美和傾向越來越明顯。而第二季,從一開始的初舞台到公演,划水上位、人設換熱搜、炮灰賽制等等話題,都直接暴露了節目本身難以逃脱的功利邏輯。
明明號稱要做讓中年女性發光的節目,卻只看到了姐姐們為了攫取商業價值的眾生相。
反觀張桂梅校長,她的故事根本不需要任何華麗的修辭與繁複的排比,她是用燃盡生命的方式傳燈,為一代人的命運奉獻自己。張校長面對的,是一直被訓教以“嫁人生育”為人生意義的女孩,以及為了三萬塊錢彩禮就能將13歲的女兒嫁人的父母。她要救她們的頭腦與心,要用讀書改變她們的命運,要拽着她們走出大山去看更廣闊的世界,要她們知道自己是這世間值得被疼愛與尊重的存在。
張桂梅校長對教育事業的堅持,和姐姐們為了演藝事業的籌謀,拆開來看,都是對的。但混為一談,就成了拉大旗作虎皮。
如果浪姐的節目裏,始終貫徹對成熟女性的包容以及尊重她們的專業,不渾水摸魚、不凹人設、不討好流量、能將女性的美更多元地展現出來,那麼,那些在節目中插播的公益女性宣傳片,才一點也不會違和,更不會被許多網友尖利地諷刺為“蹭張校長的光芒”。
我始終相信,每一位女性都很了不起。也篤定認為,真正的“她力量”是不卑不亢地付出努力,是大大方方地喊出野心,是勇敢堅定地擁抱自己,是真的相信時間會鍛造出更醇熟的女性魅力,是不必“凍齡”也能無懼歲月的徹底自信。
只有真的理解了女性的力量所在,只有真的想要改變潮水的方向,才不會輸出彆扭和羸弱的價值觀,也才會擁有改變潮水方向的可能。
沒人規定綜藝節目必須深刻。如果強行深刻卻無力拔高甚至背道而馳,才是最令人尷尬又讓人迷惑的。
截圖來自公開播出節目畫面,僅作引述。
王欣(@反褲衩陣地)
作家,已出版小説集《北京女子圖鑑》,長篇小説《在不安的世界安靜地活》,隨筆集《致我們總被戳中的人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