燃炸的電影市場,成了這個春節假期公眾討論熱度最高的話題之一。從大年初一的票房數據連破各項紀錄到《你好,李煥英》逆襲《唐人街探案3》成為超級黑馬,奇蹟還在不停上演。過完這個春節,我們唯一明白的就是“春節檔票房也許沒有天花板”。而對咱們遼寧人來説,可不僅僅是看電影的觀眾,春節檔票房榜前三的爆款,核心創作陣營都有“咱滴老鄉”。“國民媽媽”“百億導演”“熱血老爸”……豪不謙虛地説,遼寧力量驚豔了半個春節檔。
“百億導演”——瀋陽陳思誠
我隨《唐探》一起成長
儘管《唐探3》的口碑還有爭議,但不可否認陳思誠確實成功創造了一個高票房電影系列。對於《唐探》系列的打造,他有着非常清晰的思路。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陳思誠解密了他對於電影的設計。
“大概從《唐探2》結束,還沒正式公映,我就已經開始做《唐探3》的劇本了。這既是困難的地方,又是創作最有意思的地方,就是你永遠要跟觀眾鬥智鬥勇。因為其實觀眾對這個系列相對已經有一定的認知度,他會有自己的先入為主的希望,他們希望能看到什麼東西。所以比較有意思的就是,你既要滿足他們的希望,又要給他們驚喜。我覺得創作者跟觀眾之間,有一種類似於像捉迷藏一樣的關係,挺好玩的。”
網絡上有個高點讚的段子,是一個熟食店老闆説:今天顧客説做鹹了,你就減淡,明天有人又説淡,你又加鹽,最後一個顧客都沒有了。在談到自己的創作思路和觀眾反響時,陳思誠的想法跟這個觀點不謀而合,“我覺得網友都特別智慧,真的是民間很多人的腦洞都特別大。我覺得我們再怎麼去跳脱思維,也不可能完全跳脱出觀眾的這種想法。但是我設計結局的時候,我覺得還是要按照自己的節奏去做,因為説白了,我永遠是那句話,所謂導演跟創作,其實跟廚子炒菜沒什麼區別,你很難真正做到所有人都喜歡你。你只能做到的就是尊重自己創作的內心,尊重創作的基本規律,然後很認真的去做這些事,在特別有限的條件下儘量把它做好。”
陳思誠説,他覺得創作是相互的,他在創作作品,自己同時也被作品所創作,“我隨着這個系列成長,《唐探3》既有我原來預定的一些故事和情節,也有超乎我預定的一些東西。是我對現在這個世界的觀察,我認為至少現在我最想表達這個東西。”
儘管對《唐探3》的故事觀眾也是存有爭議,但不可否認的是,從曼谷、紐約到東京,貫穿整個系列的熱鬧喜慶的風格,陳思誠一直在堅持,也的確將一個IP的概念成功植入了觀眾心裏。
在《唐探3》中,因為背景選在東京,陳思誠加入了不少日本演員,這一波回憶殺有點厲害。“請他們都是因為我喜歡他們才請,鈴木保奈美是我小時候的偶像,《東京愛情故事》我們都看過。我覺得當導演最好的一個東西就是你能因為自己工作的這個權限或者説職責,跟很多自己心嚮往之的藝術家合作。然後我就是編劇,我還可以為心嚮往之的人寫角色。”
他也大讚童年偶像在自己電影裏的表現,“三浦友和老師非常出色的扮演了這個角色,尤其是最後法庭上的那場戲。那場戲我是希望他完全無表演的表演。大家會發現其實不論是做人還是什麼,最難做到的反而是那種歸零的感覺,所以我一直跟三浦老師説,我不希望您這場戲有太多東西,我希望能看到‘空’這個字。我覺得三浦老師非常好的把空的狀態給呈現出來了,我特別喜歡法庭那場戲。”
電影《唐人街探案3》 票房:39.65億(截至記者發稿時)
春節檔含金量最重的,要算“中國首位百億導演”花落瀋陽這事了。隨着《唐探3》票房在2月14日突破25億,導演陳思誠的電影作品票房累計已經超過100億,這位來自瀋陽的導演成為中國影史首位百億票房導演。《唐探3》的票房還在持續上漲,陳思誠接下來除了《唐探》還會打造全新的電影系列《外太空的莫扎特》,可能200億也不遙遠了。
陳思誠1978年出生於瀋陽,多數觀眾最早是從2006年的《士兵突擊》中開始認識他。2012年,演員陳思誠正式開始轉向導演,他自編自導自演的電視劇《北京愛情故事》獲得了相當不錯的成績,而他也從這個IP開始闖蕩大銀幕。2014年,陳思誠執導的電影版《北京愛情故事》成為當年電影市場的最大黑馬,這個在電影市場幾乎可以説沒有什麼名氣和票房號召力的新人,憑藉這部影片拿到了4億電影處女作票房數據。2015年,他再次自編自導的《唐人街探案》,又狂收了8.23億;2018年的《唐人街探案2》33.98億,而今年的《唐人街探案3》,數據平台預測的最終票房最少超40億。
2018年《唐人街探案2》上映前,陳思誠特別趕到瀋陽站路演,跟老鄉們宣傳自己的新片,“春節檔有四部大片,但是導演是咱們瀋陽人的只有《唐人街探案2》一部,所以瀋陽老鄉一定要去支持我!”時間再追回2014年,《北京愛情故事》上映前,陳思誠也回到過瀋陽,在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他説自己跟電影裏的主角一樣,“我也是像電影裏面的北漂一樣,我的家鄉在瀋陽,現在自己的家在北京,努力在北京工作,讓自己能夠紮根。”
那時候一心努力紮根的陳思誠可能沒想到,短短7年時間,5部電影,部部票房大爆,自己在這個春節成了第一個邁進“中國百億票房導演俱樂部”的人。你可以對他的電影持爭議態度,但不得不承認他確實很神奇。
“國民媽媽”——鞍山張小斐
我這幾天也是懵着的
《你好,李煥英》仍在持續熱映,而春節假期結束後,張小斐也跟隨着《你好,李煥英》劇組開始了忙碌的全國路演。近日,她和賈玲通過直播的形式接受了採訪,正式回應了眾多相關電影的熱點話題。
提到被稱為“國民母親”、微博下面一片“喊媽”的聲音,張小斐的回答極具喜劇人色彩:“這種感受很複雜,最大的感受就是,我養不起”。而被問到現在網友都帶着“媽媽濾鏡”來看張小斐,甚至一看到她就想哭,她也開起玩笑:“這是把我的喜劇之路斷掉了,以後我演喜劇大家都想哭怎麼辦。”不過賈玲打趣張小斐説:“小斐以後可以接女特工的角色,但這個女特工也是媽媽,也可以接女殺手這樣的角色,但是女殺手也是媽媽”,張小斐則對此回擊:“你這是把我的戲路給框死了。”
對於《你好,李煥英》的爆火,張小斐感嘆:“我這幾天也一直是懵着度過的,好像做夢一樣。”現在的張小斐也徹底感受到了什麼是“火”,她透露自己有個粉絲羣,以前平時也沒什麼人説話,最近一打開裏面一直在刷。
除了李煥英的角色被網友津津樂道,張小斐和賈玲的神仙友誼,也是公眾熱烈討論的內容。用張小斐的話來説,賈玲是自己的貴人。當年自己畢業後曾有一段迷茫期,那時在一個團裏做主持,而那個團演的都是喜劇,後來賈玲就帶着她一起演喜劇,剛開始張小斐還有點猶豫,怕自己演不好,拖了後腿。沒想到,喜劇反而成就了她。賈玲成立自己的公司後,第一個就簽下了張小斐。説到這次賈玲的導演處女作直接找她做了女主角,張小斐評價對方是“非常棒的導演、朋友、老闆”,也大讚賈玲很重情義,在片場自己壓力大的時候,賈玲還要幫她來舒緩壓力。
説到選擇張小斐,賈玲回應:“這是我第一次當導演,所以也需要大量的時間來排練,小斐每次都隨叫隨到,演技也特別好,感覺這個角色就應該讓她來演。我一直覺得她演技很好,就是缺個機遇,這個行業遇到一個好角色挺難的。”
而張小斐也確實很能吃苦,在拍攝一場落水戲時,張小斐的腿在水中被鐵片劃傷、出血不止,但她仍然堅持拍完戲才説。對於能吃苦這事,張小斐直言可能跟自己曾經學跳舞有關,“學跳舞的孩子都挺能吃苦的。”
電影《你好,李煥英》 票房:38.62億(截至記者發稿時)
《你好,李煥英》上映前,是作為賈玲、沈騰主演的新片被更多觀眾期待,但在這部電影公映後,公眾知名度和好感度極速暴增的一位,絕對可以説是張小斐。片中,張小斐飾演的李煥英幾乎獲得了觀眾的一致認可,看看這些評價——“喜劇演員裏的顏值扛把子”“我的寶藏女孩終於火了”“長得這麼美能把喜劇演得這麼自然,愛了愛了” ……這位讓觀眾在整個春節津津樂道的女演員,正是來自遼寧鞍山。
張小斐現在到底有多火,看看整個春節期間關於她的各種話題就知道了。“張小斐毛衣”“張小斐和賈玲神仙友誼”“張小斐的那句我寶”“張小斐演技”“張小斐的回答好温柔”……從大年三十晚上的央視春晚到大年初六的假期最後一天,張小斐一個人就承包了數個熱搜。而關於張小斐和賈玲的友誼,甚至張小斐跟楊冪的大學同學關係,都被翻出來討論了一遍又一遍。
隨着《你好,李煥英》的持續熱映,越來越多的人看完電影后加入了張小斐的粉絲營,在相關張小斐的微博下,總是一片“喊媽”聲,大家熱切稱其為“我斐媽”,35歲的張小斐直接晉級為“國民母親”。而張小斐學過舞蹈的背景,也讓其參加《乘風破浪的姐姐3》的呼聲都出來了:“你一票我一票,斐媽明天就出道”“媽媽走花路”“我媽必須出道”……火不火,看看有沒有人喊你參加“浪姐”就知道了。
張小斐的火,在一些喜劇迷眼裏,是早就應該來了的。這位80後鞍山女演員,1997年開始在中央民族大學學習舞蹈,2005年考入北京電影學院,和楊冪正是同學。但對更多觀眾來説,對張小斐的認知是從她和賈玲的合作開始,她們多次在《歡樂喜劇人》、央視春晚等舞台合作,貢獻了很多經典的喜劇作品,而張小斐也徹底被觀眾定義為了喜劇演員。
“熱血老爸”——鞍山雷佳音
演爸爸 我比以前更自信
作為鞍山演員,雷佳音留給觀眾的印象一直都是搞笑的。但在《刺殺小説家》裏,作為一個苦尋女兒的絕望老爸,他也讓人感受到了父愛的偉大。電影中,雷佳音飾演的關寧為了得到失蹤女兒的消息,不得已接受了去殺人的任務,對於這一設定,近日接受本報記者採訪時,已經做了爸爸的雷佳音説,他是可以理解的。
雷佳音告訴記者,演爸爸,這兩年的自己比以前更有自信。“我14年演過一個電視劇叫《我愛男保姆》。老婆帶着孩子去美國了,父親想掙錢把女兒接回中國來,想見女兒,戲裏邊的女兒是5歲。那是2014年我拍的,當時我沒有那麼成熟。那時候我女兒才2歲,別人來找我演父親的時候,我的第一直覺是我能不能演,我演這東西人家看了以後相不相信我是一個有5歲女兒的父親,當時對自己的創作也是飄忽的。但演完以後,我倒覺得好像能演父親了。《刺殺小説家》是2018年拍的,這個時候再讓我演父親,我已經完全相信了。因為這個角色在我生活中又伴隨我走了4年到5年,我的年齡感、我自己跟孩子之間的關係,包括我對做父親的感覺,在生活中已經很習慣了。所以這回演起來可能更豐滿一些。”
《刺殺小説家》裏,雷佳音演的老爸感動了不少影迷,他對此也回應,這個角色是比較真摯的,“我覺得關寧這個角色最好的一點,就是這個人身上有能跟大家共情的點。他找孩子那份心,凡是有孩子的人看了,我覺得都能找到共情。”
生活中雷佳音走到哪裏都是笑點,但在《刺殺小説家》中,觀眾可以忘記他搞笑的一面,嚴肅的看一個傷心欲絕的父親找孩子。雷佳音説,關寧這個角色,他是滿意的。“有時候你得找十把鑰匙開十把鎖,然後把這人物拼湊起來,你總是得彆彆扭扭的。但是有的戲一把鑰匙就給角色打開了。當時我本身的那種風塵感和疲勞感,正好跟關寧很契合。其實演員每天都在準備,某天哪個角色突然間找到你了,你有大量的武器庫能把這些東西拿出來。你要比別人豐富、尺度要比別人有彈性,每個演員都想這樣,但怎麼可能呢?有些角色對一些演員來説我是能演,但肯定沒有誰演的更好。所以演員一直得找那種天時地利人和。到《刺殺小説家》這,我覺得在電影這個領域我真的好像找到了一個天時地利人和的點。”
而在《刺殺小説家》的合作對象中,雷佳音也談到了兩個自己的遼寧老鄉,一個是瀋陽作家雙雪濤,一個是飾演反派大boss的撫順籍演員於和偉。雷佳音説自己是一個喜歡看書的人,因為這部戲認識了雙雪濤,也讀了雙雪濤的書,雙雪濤筆下的人物他都想演,“看完書後我覺得我跟雪濤也成為莫逆之交,挺懂彼此的。他在瀋陽的家就離我在瀋陽讀的藝校100米。”
説到於和偉,雷佳音評價其這次表現保持了一貫水準。“我跟他太熟了,我跟於和偉老師現在算下來應該拍了5個,而且他是我師哥。我喜歡這種40多歲50多歲還能開得起玩笑的人,沒事我老跟他鬧,有的時候我可以跟這個人沒大沒小。”
電影《刺殺小説家》 票房:7億(截至記者發稿時)
雖然“百億導演”“國民媽媽”已經夠豪橫了,但你以為這個春節檔咱們遼寧只有他倆麼?不,排在票房榜第三名的《刺殺小説家》,咱遼寧力量依然佔了半壁江山。該片的原著作者雙雪濤來自瀋陽,而主演雷佳音和張小斐是鞍山老鄉。
雖然對於多數的電影觀眾來説,可能不太會關注電影的原著作品,但其實,雙雪濤的作品近年來絕對可以説是大銀幕上的搶手貨。《刺殺小説家》就改編自他的同名短篇小説,他的其他作品也正在趕往大銀幕的路上。其中最受期待的就是《平原上的摩西》。該小説講述了由一起出租車司機被殺案揭開的陳年往事,曾獲得第十七屆百花文學獎中篇小説獎。電影《平原上的摩西》由刁亦男監製,這個發生在東北工業小城的懸疑罪案故事可以説跟刁亦男導演的風格非常契合,刁亦男導演雖然作品數量不多,但部部含金量極重。2013年他導演的《白日焰火》直接砍下了柏林電影節最佳影片金熊獎項。這部讓刁亦男一戰封神的電影,講述的同樣是在東北小城發生的罪案故事。因此刁亦男和《平原上的摩西》的結合,也被寄予厚望。在主演方面,90後影後周冬雨的加盟可以説讓這部電影再多了幾分拿獎相。
而《刺殺小説家》的男主角雷佳音,也成為近年躥紅最快的中年男演員。在《刺殺小説家》裏,他詮釋的關寧也被網友大讚“熱血老爸”,苦尋女兒6年不放棄。在這個春節檔,來自鞍山的“媽媽”和“爸爸”,感動了大銀幕。所以,説咱遼寧老鄉貢獻了半個春節檔,不過分吧?
本組稿件均由遼瀋晚報記者 張鉑採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