演員和角色是否契合,一直是大眾關注和討論的焦點。同時,這種“契合”,也成了大家衡量跟評判一個演員演技的標準。
電影《第一爐香》預告曝光,班底簡直豪華到沒朋友。作品原著是“才女作家”張愛玲,導演是剛拿到威尼斯“終生成就獎”的許鞍華,攝影師是王家衞的御用攝影杜可風。
演員則集結了馬思純、彭于晏、俞飛鴻、梁洛施、範偉等兼具熱度和話題的陣容。
按理説,《第一爐香》正式亮相本應當石破天驚。
沒錯,“本應當”是。可惜,在眾人的翹首以盼中,《第一爐香》的風評卻出現180度大轉彎。
其中爭議最大的點,聚焦在主演馬思純和彭于晏的身上。
一向以硬漢、型男形象示人的彭于晏,造型被吐槽成“像極了黃包車伕,而非花花公子”。而女主“葛薇龍”的扮演者馬思純,更是被眾人的吐槽推上風口浪尖。
原著中女主“葛薇龍”本是一個普通上海姑娘,後因求學投靠在港姑母。誰知被利用,淪為用於吸引男人的誘餌,最後落得悲慘下場。
被選中當做“工具”的“葛薇龍”,不是姿色上乘的國色天香,但卻以其未經社會的單純和簡單,成為姑母眼中籠絡男人的一把利器。
也正是因為這份單純,才能與後續“葛薇龍”一步步墮入深淵後的沉淪,形成強烈對比,以此凸顯女主的悽慘結局。
曝光的電影預告中,馬思純的扮相給人感覺顯然離清純、典雅的葛薇龍有差距。換言之,形不似,神亦離。
而看到飾演姑母的俞飛鴻的造型後,更有毒舌網友在線吐槽“姑媽要是真長成這樣,還用葛薇龍去做誘餌嗎?”
言語雖毒,倒也反映出了大家對於馬思純扮演女主的些許不認可。也就是演員本身與角色之間的契合度,不足以讓大家認同。
與其説這些憤懣和槽點,看似是單單針對馬思純在《第一爐香》中的形象而出。不如説是大眾對於近年來,馬思純在影視上差強人意的表現的一次集中“發作”。
上映15天,票房5100萬,豆瓣評分4.6,章子怡觀影中途離席。起初被人看好的《蕎麥瘋長》,慘淡收場,甚至被扣上了“年度最差”的名頭。
這也不是馬思純主演的作品第一次“敗走麥城”。
當演藝圈被各種小花、鮮肉霸屏的時候,改走“青衣”方向的馬思純是85後女演員中,第一個加冕“影后”桂冠的人。
她憑藉外表乖巧,內心叛逆的“七月”一角,讓大家看到了,她在表演上的可塑性。
影后加身的那年,馬思純28歲。不僅迎來了她職業生涯的高光時刻,也憑實力俘獲了大眾的認可。
可在獲獎之後,馬思純的表演成績單卻始終平平。而下滑的根本就在於,雖然馬思純力圖改變和突破,但依然把自己桎梏在了表演上的“安全感”。
《七月與安生》成了一把衡量馬思純演技的尺子,這或許不公平,但也應了那句話:不要和別人比,你要贏的永遠是你自己。
她實際上是輸給了一場“跟自己的比賽”。
其實從作品數量上看,馬思純奪得影后之後,產量不算低。從2017至2019年,5部電影、3部電視劇,產量頗豐。
可如果單拎出任何一部作品來説,質量又是參差不齊,至少不足以匹配她“影后”該有的水準。
《橙紅年代》搭檔陳偉霆,《加油,你是最棒的》和鄧倫組CP。兩大流量小生加持,也沒能和馬思純砸出水花。
而隨着《大約在冬季》和《蕎麥瘋長》口碑撲街,雖然我們能看到馬思純一直試圖在不同類型的角色中尋求改變。
只可惜時至今日大家提起馬思純,除了《七月與安生》,還是《七月與安生》。
如果演得不夠好,至少還有上升空間。但如果演得平庸,就像是一個亂成一堆、毫無頭緒的毛線,無從下手去解決根本問題。
馬思純,恰恰成為了後者。
而這種平庸,不僅讓馬思純背上了從“影后”到“爛片女王”的罵名;也讓她遭受了作品口碑不佳帶來的反噬。
《第一爐香》未上映,她的角色就遭羣嘲,或許正能説明於此。
此前,馬思純因為曬出《第一爐香》讀後感,遭到質疑。“文藝女青年”的形象,再次把她推上了輿論熱搜。
而這種“文青”情懷,不單單體現在她鍾情於張愛玲,更多的是選角傾向。
從《左耳》中的“黎吧啦”,到《風中有朵雨做的雲》的“唐小諾”,再到《大約在冬季》中的“安然”。
馬思純執着於那種存在在“青春疼痛文學”中的女主角色——反叛、逆向中摻雜着文藝和疼痛。
可是這種選角傾向,並沒有成為獨屬於馬思純本身的Slogan。
提及任何一個角色,你都無法找到一個“點”——一個能讓人記住或是想起“哦,原來這是馬思純飾演”的點。
適合哪種氣質、選定哪種角色、偏向哪種類型、具體什麼定位,無論從哪個方向出發,都提煉不出一個“關鍵詞”,可以恰當的安放到馬思純身上。
缺少辨識度,成了困住馬思純的問題,也是讓觀眾困惑的地方。因此,相比於立足於“文青”人設,找到自我定位才是當務之急。
相形之下,很容易讓人聯想到《七月與安生》捧出的另一位影后周冬雨。
年齡相仿,又是同一部電影成就的兩位“影后”,大家難免要把馬思純和周冬雨,在方方面面做比較。
從《山楂樹之戀》之後,在一段時間內,周冬雨也陷入了“角色雷同”的泥沼。不管演什麼都擺脱不了“小妞”形象,演什麼都像她自己。
一部《少年的你》,打破了這一桎梏。憑藉走心、多層次的哭戲,周冬雨成功躋身90後實力派演員之一,成為當之無愧的票房保證。
《少年的你》,再一次成就了周冬雨;而她自己,也依靠《少年的你》,在演藝事業上更上一層樓。
如此對比之下,情同姐妹的“雙生花”影后周冬雨和馬思純,漸漸開始呈現兩種截然相反的發展態勢。
前者,憑藉精準、獨有的眼光,和契合自身氣質的角色,如同添加了大馬力馬達,一路飛馳。
而馬思純呈現的狀態,似乎與“影后”頭銜,總是少了些實至名歸的事實,多了運氣使然的成分。
一如網友所説:“也許,馬思純和周冬雨會越走越遠吧”!
回顧馬思純的影視作品,我們嘴裏所謂的她“被固化的形象”,何嘗不是一種被框架住的想法。
28歲封后,於馬思純而言,還是太早了。這種肯定,無形當中就像被水浸透了的牛皮繩,在大眾如太陽刺眼般的關注下,越收越緊。
毫無空間的收緊,讓年輕的馬思純,還沒來得及有時間去審視自我、提高自身,就被架上了“實力派”“演技派”的高台,承受着所有的榮耀、探究和質疑。
就像她在《演員的誕生》中扮演的“抑鬱症患者”,我們能清楚的感知,她在竭力去想要深刻的表現。
可是呈現的效果卻不如她所崇拜的張愛玲筆下“冷靜”的人物感覺,“用力過猛”的表演,留下的是“沒有深切認知”和“浮於表面”的評價。
“影后”頭銜為她帶來榮耀的同時,也提高了大眾對她的期望值。在這種期許下,她也被迫成為了大家口中的“別人家的孩子”。
就像是電視劇《以家人之名》中的齊明月,每一步都要按照母親的要求去做,稍有差池,換來的便是母親的責怪和自我否定。
換回馬思純身上,觀眾也好,粉絲也罷,在這種被抬高的榮譽中,也如同嚴苛的父母。按照自己的預想和要求,希望馬思純成為大家想象中的“應該”成為的樣子。
一旦無法滿足,或偏離預想,她只能接受大眾的苛責和羣嘲。
“應該成為某種樣子”的想法,但沒人去問過馬思純自己的真正想法。
馬思純曾在綜藝節目中哭訴“壓力大到失眠”,她急於想要證明。然而當現實和期望無法契合時,她開始焦慮。由此引發的後續影響,則陷入了惡性循環。
馬思純當然有不足和錯誤,可反觀自我,觀眾又何嘗全是對的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