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媽媽三大焦慮原因出爐,看到第三個淚奔了

曾奇峯心理工作室

前不久有一則令人“窒息”的新聞,一位新手媽媽加入了“嬰兒自助睡眠訓練”的課程。訓練三個月大的孩子趴睡,孩子掙扎兩個小時後,窒息身亡。

孩子去世媽媽肯定是最痛苦的,相比於譴責,可能我們更該關注的是,為什麼價格高達1999元的“奇葩課程”,竟然有不少人趨之若鶩?

很多媽媽覺得,“純天然”的愛與關心遠遠是不夠的,必須花點錢,找人指導一下,才算是合格。

正是我們的焦慮,讓諸多騙術有了可乘之機。當媽後的焦慮彷彿是必需品,幾乎沒有誰能夠倖免。

1.

既為人母,我總要做點什麼

所有人都告訴我們,媽媽要對孩子的一生負責,可卻沒有人告訴我們要怎麼負責。一個人負責自己的人生都何其艱難,更何況是負責別人的人生。

在多種想法與期待,失落與彷徨的衝擊下,焦慮成了家常便飯。

我有一個朋友,夫妻倆都是企業高管,年收入總計要以“百萬”為單位。但是他們最憂愁的事情,就是他們唯一的兒子。

兒子今年上初中,成績也就中等。疫情期間,在家不好好聽課,總是抱着手機,最近還發現了“早戀”的傾向。

每次提到兒子他們總是忍不住嘆一大口氣,各處求辦法“治治”兒子。

中國媽媽三大焦慮原因出爐,看到第三個淚奔了

有人逗他們説:你們擔心什麼啊,留下的錢夠他花一輩子了。

“他沒有自己賺錢的本事,光吃老本怎麼行?”

“你怎麼知道他將來會不行?”

“就他這樣的,好吃懶做,成績不好,社會上怎麼可能有容身之地?”

“那你們是天生就‘行’的嗎,你們從小就勤勞勇敢,都是學霸嗎?”

別人勸的道理都懂,可真到了自己心裏,就知道想要做到不焦慮真的太難了。

父母越是優秀,越是追求完美,對細小的問題和錯誤也就越敏感。孩子犯了錯誤會激發父母的羞恥,覺得是自己做得不夠好,從而繼續加強對孩子的控制。

孩子在這個過程裏,他們想要擺脱控制,找到真正的自己,那麼往往會採用一種方式——讓自己變得更糟糕來對抗媽媽的“完美”。

即使教育專家告訴家長,要學會放手,要給孩子自由,可是我們總覺得既然做了孩子的父母,就總要做些什麼吧,怎麼能做到不管。

於是,“父母焦慮——想要控制——孩子糟糕——父母更焦慮”的惡性循環,就產生了。

2.

想給孩子太多,其實是想給自己“內在的小孩”

UC大數據發佈的《中國媽媽焦慮指數報告》中指出,導致家庭焦慮因素的前兩名是小孩健康和小孩教育。

奶粉、生病、學區房、入學,這些詞語都是當代媽媽們最關心的問題。我們的壓力來源於此,別的孩子一出生就是最好的吃穿,最好的營養品;別的家長都在爭先恐後為孩子掙一個學區房出來,我們做不到的話,那豈不是讓孩子輸在起跑線?

我們不怕自己輸,就怕因為自己的原因,導致孩子“輸”。

中國媽媽三大焦慮原因出爐,看到第三個淚奔了

進口奶粉,高端輔食,美味零食,名牌穿着,優質的教育資源……

每一項,都成了媽媽們的“必爭之地”。

家長為什麼對於“給孩子更好的”如此執着?

因為我們總是把對“內在自己”的愛惜,折射到孩子身上。

我們總是在強調,孩子是一個獨立的個體,要把孩子當成他自己對待。可是,不向孩子投射自己的想法,真的很難做到。

那個小小的,長得和我們有點像的孩子,我們總是會把他們想象成小時候的自己,沒有足夠被無條件接納與愛惜過的自己。

父母渴望什麼,就總是希望給孩子什麼。尤其是我們小時候求而不得的,不曾擁有的美好,必須要捧到孩子面前。

可實際上,我們只是想給內在的自己一份彌補。我們也在默默擔憂,擔憂自己會像自己的父母一樣,沒有給孩子足夠的愛。

父母總想給孩子最好的,生怕自己不夠“合格”,在大大小小的事情上都小心謹慎,是對自身的一種綁架。

3.

父母的分離焦慮,比孩子的嚴重

其實焦慮是一種很複雜的情緒,當我們深度剖析焦慮的背後,發現它有期待,有失落,有擔憂,也有恐懼。

父母的焦慮,很大程度上來源於“分離”。

我們總覺得是孩子離不開大人,可實際上,是大人離不開孩子。

中國媽媽三大焦慮原因出爐,看到第三個淚奔了

至今我還記得,第一次送女兒去幼兒園的場景。那天我默默參觀了幼兒園的每個細節,用心記錄孩子未來三年生活的環境。

我想象着女兒未來在這裏玩的場景,那一排小椅子她會坐在哪裏,周圍的小朋友都不認識她會不會哭。

孩子們喝水的杯子,上面寫着整齊的名字,我知道她從此要融入這個班級,要變成一名普通的學生,不再是家長眾星捧月的感覺。

她會不會不好意思找老師要水喝,會不會表達不出來想上廁所的意願,會不會傷心時候找媽媽找不到哭到嗓子啞……

想到一切的未知,想到自己“狠心”把女兒丟到幼兒園,我的眼淚都會忍不住流下來。

到了晚上放學,我早早在校門口等着她。和我想象的不一樣,我以為她會和我一樣熱淚盈眶,彷彿久別重逢。

沒想到她非常開心,還高興地告訴我:原來小馬老師是姓馬,而不是吃草的“小馬”。

我們慢慢地接受着,適應着,孩子遠沒有我們想象地需要我們。他們有自己的生活,有自己的喜好,他們與我們漸行漸遠。

可是我們總想為他們做些事情,否則怎麼能夠心安呢?

《重構你的家庭親密關係》一書中説:在每一個非常明確的有具體指向的焦慮背後,都隱藏着一種失落。

中國媽媽三大焦慮原因出爐,看到第三個淚奔了

即使知道孩子終將遠去,誰又能控制自己不嘮叨地囑咐:“錢帶夠了嗎?路上小心點啊!”明知意義不大,還是忍不住再送一程,再送一程。

父母的焦慮來自於對分離的恐懼,孩子每一次成長,都是對父母的“背叛”。

能為孩子多做點什麼,父母心裏就多踏實一分。能做的事越來越少,內心就充滿了空虛。

4.

焦慮的反噬作用,不容忽視

焦慮和壓力一樣,適度焦慮能起到正面作用,焦慮過度就會矇住我們的雙眼,讓我們做出錯誤的選擇,錯誤的事情。

擔心孩子做得不夠好,擔心自己無能為力,會讓自己變得過於插手孩子的事情,剝奪孩子的獨立性。擔心自己給孩子的資源不夠,會讓自己經常壓抑,無名怒火反而會衝家人發泄。擔心孩子與自己漸行漸遠,就忍不住成為溺愛型家長。

但是越擔心的事,越容易變成現實。擔心的事本身就會成為一種心理暗示,我們越擔心孩子身上的某個問題,他們就會在潛意識裏告訴自己“我就是這樣的”。

過度的擔心就是一種“詛咒”,孩子在潛意識裏會認為,媽媽希望我這樣,只有我這樣媽媽才滿足。

中國媽媽三大焦慮原因出爐,看到第三個淚奔了

比如父母由於焦慮,總是嘮叨孩子不好好學習,孩子就會覺得自己不是一個愛學習的孩子,並且不被信任。

比如在送孩子上學的路上,表現出憂心忡忡,捨不得把孩子送去,那麼孩子就會覺得幼兒園不那麼美好,從而真的不願意去幼兒園。

想要緩解媽媽的焦慮,減緩生活壓力,可以從這幾個方面入手。

瞭解孩子的生長規律

父母對孩子的擔憂,很大程度上來源於無知。也就是不知道孩子在某個階段,會有哪些心理特徵,行為特徵,所以會倍加惆悵。

如果家長知道,男孩比女孩發育要慢,就不會因為男孩“坐不住”而罵他們。如果家長知道,孩子喜歡在牆上亂畫是因為塗鴉敏感期,就不會因為髒亂差而怪他們……

這個年代的孩子,衣食不會短缺。可是心理需求卻會成為巨大的空洞,從小認識孩子心理,掌握孩子發展規律,瞭解孩子需求,就能減少很多莫須有的煩惱。

分清真的憂愁和想象的煩惱

《父親寫的散文詩》裏面有一句歌詞:只願他們吶,不要過得如此艱難。

我們的焦慮,來源於對自己現實生活的不滿。生活的艱辛,誰也不想讓孩子去體驗,所以我們就把對自己的期待,投射到對孩子身上——再努力一點,再多付出一點,將來就沒有那麼艱難。

不要把自己的思想強加在孩子身上,當我們揭開焦慮的面紗,就會發現我們看到的孩子,只是冰山一角,真實的孩子與我們以為的不同。

媽媽放過自己,不必太“完美”

《中國媽媽焦慮指數報告》中,關於“焦慮媽媽”的評論熱詞有:沒時間玩,壓力大,心疼自己,超人媽媽……

中國媽媽三大焦慮原因出爐,看到第三個淚奔了

媽媽的焦慮指數比爸爸要高很多,還來源於傳統母親的“苦”,很多人可能覺得自己如果不夠苦,如果是輕鬆媽媽就是不合格。

誰説媽媽一定是苦大仇深的,敢於“甩鍋”把爛攤子給孩子爸,能緩解很大程度上的不爽。

多把時間精力花在自己身上,給壓力“放放氣”,才能輕裝上陣。

曾奇峯老師把温尼科特提出的“good enough mother”巧妙地翻譯為“60分母親”。做媽媽,我們做到60分其實就可以了。

在孩子的生命早期,我們做到積極回應,讓他們在我們這面“鏡子”裏,看到自己被愛、被珍視。

隨着孩子的長大,我們做到“有原則的堅定”和“無條件的友善”,這樣就足夠做到60分。

剩下的40分,我建議我們用來做自己,讓孩子看到一名獨立的女性,一名榜樣在他身邊。

你不必對孩子的人生負責,他自己才是自己人生的“第一責任人”。

--end--

中國媽媽三大焦慮原因出爐,看到第三個淚奔了

想省心養娃?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3324 字。

轉載請註明: 中國媽媽三大焦慮原因出爐,看到第三個淚奔了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