母乳餵養好處多多,不僅僅是讓孩子吃飽長高高,還能提高寶寶免疫力、安撫情緒、增進母子感情。而且母乳餵養可以刺激子宮收縮,對媽媽的產後恢復也有很大幫助。
好多媽媽問我,説自己是不是天生沒奶的體質?如果媽媽們都認為自己沒奶,那就肯定沒奶了,因為心理暗示的力量很強大,緊張和焦慮照樣會影響泌乳素的分泌。
如果你有“誰説我沒奶,我就慫誰”的自信心,那麼恭喜你,不出十天,你的奶量妥妥的會增加。
國外有很多家庭收養孩子,媽媽非常想親自餵哺嬰兒,她們會藉助醫學方法刺激身體,分泌足夠的泌乳素來實現母乳餵養;還有些媽媽,做過單側的乳房切除手術,照樣憑着一側乳房餵養自己的寶寶。
想想看,那些媽媽們都可以實現母乳餵養,更何況是正常分娩的媽媽呢?
▎想要母乳餵養,我們先來了解乳汁是怎麼生成的?
一是腦垂體,二是完整的乳腺。
· 腦垂體能夠分泌催產素和泌乳素,催產素將乳汁從乳房後部移到前部,泌乳素讓乳汁快速生成。
· 而發育完整的乳腺不僅可以產奶,也會生成FIL反饋蛋白。當乳汁從乳腺中被移出時,FIL隨之排出,乳腺腺泡生成新的乳汁;當乳汁停滯在乳房裏時,FIL也會留在乳房中,堵塞乳腺腺泡開口,從而抑制泌乳。
▎當然,在母乳餵養的過程中,也有4大坑,需要哺乳期的媽媽注意:
1、寶寶剛出生就喝奶粉
好多媽媽怕自己沒奶,早早的就給新生兒準備了奶粉、奶瓶,剛生產完又痛又累,就把寶寶交給護士和家人照看,不讓寶寶吃母乳。
其實,給寶寶吃奶有利於子宮的收縮復舊,對產婦的身體有幫助,而且還有利於身材的恢復。
寶寶出生後要儘快吃奶,別給他先喝奶粉引起乳頭混淆,導致對母乳的需求降低,反而不願意吮吸媽媽的乳房。
2、攢奶,不漲奶不給寶寶吃
有的媽媽認為,不漲奶或者乳房不硬邦邦就是沒奶,寶寶哭的時候,先衝奶粉喂,自己的奶攢着,非得等到有硬塊出現了才給寶寶吃。
結果奶越攢越不夠,回奶就是這麼漲回去的。
乳房發脹是因為乳腺管裏存儲了大量的乳汁,但如果總感覺漲奶而不及時排出的話,那麼漲幾天就不漲了。很不幸,漲回奶了。
所以,如果供需平衡,是不會感覺到漲奶。奶是越吸越多,隨吃隨有,而不是攢夠了再讓寶寶吃。
3、不合理的追奶方法
有一種pp大法,就是全名為power pumping追奶方法的首字母縮寫,是當媽媽認為自己奶水不夠時的一種追奶方法。
全程共一個小時,放在晚上進行,就是要在半夜泌乳高峯期的時候,頻繁刺激奶陣,全過程是一小時。
這種可操作性太低,而且夜間的話,媽媽們休息不好,反而影響產奶。追奶要靠每天高頻次的吸吮,只靠夜間一小時追奶,不會有很大的效果。
建議改成白天,在自己身體的可調節範圍內催乳。
4、只追求奶量,不保護乳頭
一次餵奶時間長達2小時,這樣的情況下,乳頭長時間被寶寶的唾液浸泡,容易破裂。
有的媽媽孕期就沒有保護好乳頭,再加上不正確的餵奶姿勢,也會導致乳頭破裂,在給寶寶餵奶的時候非常疼痛,就跟上戰場一樣。
心裏緊張害怕,也會影響泌乳素的產生,媽媽排斥餵奶,奶水自然就少了!
解決的辦法,可以用乳頭保護盾,就是像奶嘴似的一個保護套,這樣寶寶不直接牽扯,讓傷口好的快些。
還可以用熬過的香油少許,每次喂完奶後擦在乳頭上,能起到消炎鎮痛的作用。
▎不管什麼原因引起的奶量少,有5個追奶方法:
1、對母乳餵養有信心
很多媽媽是“被奶少”,本身奶量充足、出乳通暢,但由於不夠自信,家人也對奶量持懷疑態度,一旦寶寶因為尿了便了、腸脹氣、困了求抱抱不停哭鬧,媽媽和家人又無法安撫。
即使寶寶精神好,生長曲線大小便正常,家人也會認為寶寶又“餓”了,因此得到媽媽“奶少”的結論。
有的媽媽堅持十天、二十天,實在抗不過便向混合餵養妥協,或者乾脆用配方奶。
但是,只要你內心足夠強大,不理會周遭的非議,每次喂寶寶都充滿信心,告訴自己母乳一定能把寶寶餵飽,你就會成功追上奶。
2、讓寶寶多吸吮
只有多吸吮才能分泌更多的乳汁,剛生完寶寶的前幾天,可能會因為乳汁少、乳腺管不太通暢,寶寶吸的時候會感到疼痛,但請堅持一下,生寶寶的十級疼痛都能忍受,這個坎也能熬過去。
當然,如果疼得厲害,也可以採取一些緩解的辦法,如餵奶前熱敷、按摩通乳等。羊毛脂膏或香油,在餵奶後馬上塗一些,有一定的緩解乳頭破裂的作用。
3、正確的銜乳姿勢
凡是在哺乳時覺得疼痛的媽媽,都應該檢查一下娃的嘴巴,吃奶的時候是不是像魚嘴一樣翻開,整個含進去吃,特別是用慣了奶瓶的寶寶,銜乳姿勢都會有多多少少的錯誤。
餵養過程中,銜乳不到位,孩子經常只含着一小半,這樣寶貝既吃不到什麼奶水,媽媽也容易受傷,導致寶貝頻繁飢餓找奶。
如果一味地掛喂,而不去糾正寶寶銜乳,這樣的追奶不會有明顯效果。
4、吸奶器和集奶器
集奶器是吸在胸上,依靠負壓吸出奶,價格便宜,但是經常用,會對乳腺有傷害,也會有疼痛感,現在使用它的已經不多了。
而吸奶器一定要按照自己的情況,選擇大小合適的喇叭罩,吸奶器的檔位不是越大越好,要看什麼檔位適合自己的身體,而且不要一直吸,最多15分鐘就要停下來休息一會兒。
注意:用吸奶器的時候,可以配合按壓、用手擠,讓奶排得更乾淨。
孩子吃奶的模式是裹 擠 壓 吸吮,再好的吸奶器,也只能做到按摩 抽取,吸奶器是維持奶量、儲存乳汁需要的,如果不是背奶媽媽,全職媽媽基本用不到它。
5、等待奶陣
有研究表明,一次哺乳過程中,平均會有7個奶陣。寶寶吃一會兒乳房就軟了,寶媽不要認為自己沒奶,就給寶寶停止哺乳。
其實乳房軟不代表沒奶,只是下一個奶陣還沒來。讓寶寶多吸吮,不管用吸奶器還是親喂,都能帶來更多的奶。
寶寶在吃的時候,吸吮變慢,就是在等待下一個奶陣。媽媽的身體也在放鬆和休息,過一會寶寶大口吞嚥,就説明奶陣又來了,寶寶吃到了後奶。
有些媽媽説,自己一喂就是一小時,為啥還是追不上奶,那是因為寶寶是在無效吮吸,沒吸出奶陣,奶沒排出來。
追奶是毅力和信心的堅持,勤快點,每天保證8到12次排奶,,每次喂完最好配合手動排奶,把剩餘儘量排空,下次就會多產的。
寫在最後:
如果正常給寶寶餵奶,孩子夠吃,媽媽們大可不必患得患失,不必糾結漲不漲,如果長時間不親喂也不吸奶,那乳房軟就八成是漲回奶了。
希望哺乳期或者追奶中的媽媽,可以少一點焦慮,放平心態,相信自己,奶一定是夠吃的。
母乳餵養是過程,不是目的,母子關係才是母乳餵養的精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