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六一兒童網導讀】有了寶寶後,才意識到“吃”真是一門博大精深的學問,有些餵養問題更是困惑至今也沒弄明白!
有位媽媽的女兒一週歲半,有啥吃啥,從不挑食,吃飯的勁頭比大人都好,呲溜呲溜的就能幹掉一大碗,可大半年體重一直沒變化,瘦得像個“小猴兒”似的,這是怎麼回事呢?
原來她女兒飲食基本以白粥、白麪為主,看似吃很多,可實際營養只有小半碗米,時間一久,營養攝入無法滿足生長髮育,體重自然不能穩步增長。
這還真不是個例,一直以來,類似“寶寶添加輔食後,體重不夠、身高不夠,甚至還變瘦”的留言多達好幾頁,可見這也是困惑家長已久的問題。
那麼今天就來仔細掰扯掰扯“為啥寶寶吃得多還不長肉”?
看似吃得多,但相對進食量低
一説到“進食量低”很多家長可能會反駁:我家寶寶吃飯可好了,每頓飯都吃得特別香,還不挑食,一頓能吃一大碗。
但其實,吃得多不代表吃得好。一般來説,“進食量低”分兩種:
“絕對進食量低”:常見的表現就是寶寶挑食、食慾差、吃的少,從而造成寶寶吃不好長不好,這種情況家長只要針對原因找到應對方法即可。
“相對進食量低”:這才是家長們最容易忽視的地方。簡單來講就是,寶寶看上去吃得挺多,但實際的量或營養不足。
我們今天要説的,就是後一種——明明吃得多,但其實相對進食量低的情況。
吃得多,不一定營養夠,這是什麼回事呢?
關鍵就在於這四個字:營養密度!
營養密度,指的是食品中以單位熱量為基礎所含重要營養素的濃度。
説人話就是:同樣多的食物,裏面含有寶寶長身體所需要的營養(比如蛋白質、維生素、礦物質等)到底夠不夠。
寶寶的輔食一定要注意避免“假稠”。
什麼意思呢?
以寶寶輔食中最常見的米粥和湯麪為例:
一小把米,就可以熬出一大鍋粥,而且時間越長,粥看起來越粘稠。但如果把這一小把米做成軟飯,也許連小半碗都不到。
這樣一來,寶寶吃了“一大碗稠粥”的營養其實只是相當於吃了小半碗米飯而已。湯麪、米油同理。
這樣造成的結果就是,儘管當時寶寶看似吃飽了,彷彿還吃撐了,但其實營養根本不足,長此以往,寶寶的生長髮育自然會受到影響。
寶寶的胃容量很小,所以吃下去的每一口食物都很珍貴,不要浪費空間去容納很多營養密度低的食物!
那些看似很有營養,
實際營養密度很低的輔食
媽媽們如果不知道哪些食物營養密度高,哪些食物營養密度低,可以對照下面的公式:
固體食物的營養密度>液體食物
完整食物的營養密度>分解食物
比方説,常見的食物中,營養密度排序:
米飯>粥>米湯
水果>果泥>果汁
肉>肉湯
米湯
米湯被許多老一輩視為最佳輔食。寶寶上火了,消化不良了,厭食了,絕對不可錯過米湯。
然而,米湯在兒科醫生眼裏,則被列為最糟糕的寶寶輔食之一!
寶寶的輔食,必須有包含多種營養,然而,米湯只不過是一點澱粉 大量的水,不僅滿足不了寶寶的營養需求,還容易產生飽腹感,也會影響奶量的攝入,一歲內寶寶的奶攝入量不足,則會影響寶寶的生長髮育。
自家研磨的米粉
同樣道理,家庭研磨的米粉,主要成分也是澱粉,營養密度非常低。
但在絕多數很多媽媽眼裏,市面上能買到的嬰兒米粉,總是不如自己親手做的。因為自己做的自己盯着,總比外面的安全衞生。
不可否認,媽媽煞費苦心地給寶寶做米粉,每一口都灌注了濃濃的母愛。然而,愛意是滿到溢出來了,但營養卻不夠啊!
嬰兒胃容量非常小,每天能攝入的食物量就這麼丁點,但處於身體和大腦發育關鍵期的他們,對營養的需求又是非常大的!因此,好的輔食必須滿足“營養密度高”的要求,尤其是不能缺少鐵元素。如果寶寶吃的輔食中缺乏鐵元素,那麼寶寶就可能會因此出現缺鐵性貧血。
所以説,媽媽們為了所謂的衞生安全,就放棄強化鐵的嬰兒營養米粉,實在是捨本逐末。
況且,如果不懂得必要的消毒措施,那麼家庭自制的米粉,也不見得就比外面賣的要乾淨衞生。
菜水
都説蔬菜有營養又通便,寶寶輔食要加點蔬菜泥,那麼喝菜水效果是不是也一樣呢?
No! 蔬菜水和蔬菜泥的營養隔了個十萬八千里。
菜水其實就是有味道的水,根本沒啥營養! 而且水煮蔬菜的過程中,菜葉上殘留的農藥、草酸等都會溶解在水中,可能危害到寶寶的健康。
另外菜水也容易佔據寶寶本來就小的胃,影響寶寶的奶量或對其他輔食的攝入量。
菜湯泡飯,説心裏話這種吃法真的非常香,直到如今我也會這樣吃,不過這種吃法同樣對身體不好,特別是家裏有小孩的,一定不要給孩子這樣吃,因為菜湯雖然鮮美,不過裏面含有大量油膩對於胃腸是一種負擔,如果從小就給孩子這樣吃,長大後很可能讓孩子的胃腸不好!
骨頭湯
骨頭湯表示,自己也不知道自己原來那麼厲害啊!
事實上,骨頭湯裏鈣含量非常少,而且也不容易被身體吸收。
不僅不能補鈣,也不適宜寶寶食用。骨頭湯一般含有較多的脂肪,寶寶喝多了容易引起腸胃不適甚至腹瀉,而且攝取那麼多脂肪,寶寶也非常容易長胖!
很顯然,給寶寶喝一大碗湯,還不如吃幾塊肉來得實在。而且固體食物還能鍛鍊寶寶的咀嚼能力。
果汁
別!果汁也被醫生列為最糟糕的輔食之一。
經過打榨,果汁裏的營養元素所剩無幾,根本不能替代水果。而且果汁的糖濃度大,經常飲用會讓寶寶養成嗜甜的飲食習慣,還會引起肥胖、齲齒等問題。
想給補充維生素C,還得老老實實地喂水果,將水果切成細長條或者研磨成果泥,便可以滿足寶寶的需求了。
注意:
如果寶寶長期只吃雞湯、菜湯、稀粥等低熱量的食物,那麼這些膳食可能無法提供其生長髮育所需的能量,而造成寶寶發育不良、越吃越瘦!但並不意味着一點兒也不能吃。
某些加工食品
給孩子購買加工食品時,要認真看看包裝上的“配料表”和“營養成分表”,如果配料表裏有很多化學添加劑、營養成分表裏有反式脂肪、糖和油脂等成分,就要慎重選購了。
因為這些成分都是為了追求口感而添加的,熱量不低,營養卻很少,不能為寶寶提供生長所需的營養,還可能對孩子的身體有害。
做飯時這些小心機,
瞬間提升營養密度!
知道了固體食物的營養密度高於液體食物,只是入門。
想要寶寶攝取充足的營養,吃得白白胖胖,媽媽們還需要學會正確搭配食物,在寶寶有限的胃裏容下最高的營養。
説白了,就是要保證早、中、晚每一餐,都既有碳水化合物,又有蛋白質和脂肪。
碳水化合物可以從米、面、粗糧或者根莖類蔬菜中獲得
優質蛋白質和脂肪可以從乳製品、豬肉、牛肉、羊肉等紅肉,魚肉、禽肉、蝦肉等白肉及一些貝殼類食物中獲得
舉個栗子,媽媽們在給孩子做麪條的時候,可以加入牛肉、胡蘿蔔和番茄。
麪條是主食,主要提供碳水化合物
牛肉是動物性食物,提供優質蛋白質和脂肪
胡蘿蔔和番茄是蔬菜,提供維生素、礦物質和膳食纖維
除此之外,媽媽們如果想自己動手給寶寶做饅頭或者麪包,也可以把蒸熟搗碎成泥的胡蘿蔔、紫薯、蔬菜等加入麪粉中。
這樣做成的各色饅頭、麪包,不僅色澤誘人,味道也獨特,而且對不愛吃蔬菜的寶寶特別管用。
又比如,在給孩子做雞蛋餅的時候,也可以把肉末、菜末等混合到麪糊中,這樣做成的雞蛋餅營養會更均衡。
總之,千萬不要總是給寶寶吃單一的食物,像什麼白飯、白饅頭、素面等。
看了這篇文章,如果你還天天給娃喝白粥,那可能真的要懷疑你是不是親媽了!
其實,哪個家長不是為了寶寶的長肉、長個兒操碎了心呢? 營養密度看起來很高深莫測,其實我們日常生活中總是在不斷地用到。
比如過年時那鍋什錦湯裏,有肉丸、魚丸、蛋餃、大白菜、鮮蝦、香菇、蘑菇……這種傳統菜餚也體現出了對高營養密度的追求。
其實媽媽們只要平時在生活裏多留意,多用心,把這種小竅門巧妙地融入日常的生活裏,就可以給寶寶帶來更好、更有營養的搭配。
按照這樣的方式給孩子搭配食物,還怕孩子“吃得多卻不長肉”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