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太懶惰,大多都是家長造成的,家長要自我檢查下了

由 回秀蘭 發佈於 健康

如今,很多孩子都過着“衣來伸手,飯來張口”的日子,但這種習慣一旦養成,孩子的惰性也就形成了,對成長極為不利。因此,家長要從小培養孩子愛勞動的優秀品質。懶惰不僅包括心理上的懶惰,也包括身體上的懶惰。一個人一旦心理變得懶惰,就會荒廢學習,不求上進;一個人一旦身體變得懶惰,就會經營不好自己的生活,身體素質變差,久而久之,事事依賴他人,對自己的個人生活、交友、學業、工作都造成影響。

孩子的懶惰跟家長有很大的關係。

縱容孩子天天睡懶覺

孩子偶爾週末睡個懶覺很正常,但有些家長卻縱容孩子天天睡得太陽曬屁股才起牀,孩子自然會越來越懶。建議家長幫孩子養成早睡早起的生活好習慣,每天堅持早上七點左右起牀,然後做適當的運動之後吃早餐,上學。如果離得近的情況之下,上下學可以騎自行車或是步行,這樣有助於孩子的身體健康。不要每次都睡覺遲到,這會對孩子的學習習慣造成不良影響,而且也會讓孩子變懶。

家長太勤快,包辦太多,孩子失去了鍛鍊機會

有的家長的確很勤快,工作也好,生活也好,都能安排地很好,但面對孩子,這種好卻有一種負作用,那就是你都幹了,那他幹什麼呢?當孩子要學習吃飯時,你來餵了;當孩子學習走路時,你總抱着;當孩子該學習自己收拾玩具時,你都收拾好了,所以,你都幹了,他幹什麼?

父母太勤快,包辦太多,除了讓孩子失去了鍛鍊獨立生活能力的機會,還對其心理造成了一定影響。比如,你一直不給他鍛鍊的機會,導致他什麼都不會,不會地太多了,就越來越不敢嘗試,越來越依賴媽媽,這不利於他獨立人格和自信心的培養。

把寶貝關在一個小空間

很多家長因為忙於工作,沒有多少時間陪伴孩子,但又不敢單獨讓孩子出去玩,於是只好把孩子關在家裏。年幼的孩子愛跑愛跳,對世界充滿了好奇心,長時間把孩子關在家裏,他們會失去原有的動手能力和思維能力,孩子的思維會變慢,活動能力也跟着減弱,時間一長,孩子就自然而然變懶了。建議家長平時多帶孩子參加各種活動,出去放放風箏,去田野採摘水果等等,這些簡單的活動都能幫助寶貝動起來。

家長要求太高,孩子自己嘗試做卻總被批評

有些家長是懂得要給孩子機會去培養獨立生活能力的,但是同時也會犯一個錯誤,那就是要求太高,孩子怎麼做都不滿意,總是挑刺。

孩子由於年紀小,認知能力差,體力也跟不上,自己吃飯會灑得到處都是;自己洗衣服也會洗得哪裏都是水;自己收拾玩具,卻收拾了個亂七八糟,這時媽媽就來氣了,開始對孩子進行批評,“你看看你,怎麼吃的飯啊?怎麼吃得哪裏都是”“你看看你,洗個衣服洗半天,一件衣服用了我一塊肥皂”……孩子好不容易鼓起勇氣重新來做,換來的依舊是父母的批評、挑刺,這樣就會讓孩子認為:無論我怎麼做,無論我做什麼,換來的都是批評,那我不做了,是不是就不用捱罵了?

每一餐都讓孩子吃太飽

不少家長在孩子吃過飯後,不斷往孩子嘴裏塞飯,要多吃點、再吃點,恐怕孩子少吃會餓着。殊不知,吃的太飽,人懶惰、不運動,腦細胞不活躍、懶於思考,有昏昏欲睡之感。民間有説法“吃太飽、撐笨心”的説法,是有道理的。

父母該放手的時候要放手,該狠心的時候要狠心,該懶的時候不妨懶,把操心、關注默默地放在心裏。移開呵護的羽翼,讓他自己去飛翔,唯有這樣,雉燕才能煉就一雙堅強的翅膀,才能形成良好的學習習慣和生活的獨立能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