根據瓊斯和戴維斯(Jones&Davis)的相應推斷理論,社會讚許小(即不為社會規範所接受)、行為結果不嚴重、自由做出的行為往往能夠作出可靠的歸因。
換言之,那些不好聽的、低俗的、不會引起嚴重後果的、經常穩定的口頭禪最能夠看出一個人到底是什麼樣的人。
口頭禪五花八門,經常説這三種口頭禪的人,註定會越來越沒有出息。
“不知道”是很多人經常掛在嘴邊的三個字,這原本只是表達自己不瞭解情況、知識欠缺等的一種陳述性語句,但有些人卻將其作為自己的口頭禪,很多時候明明自己“可以知道”,但卻“不想知道”。
心理學家海德(Fritz Heider)提出了樸素心理學家理論,他認為每個人都在很自然地觀察事物的因果關係,以適應不斷變化的外部環境,從而獲得控制感和自我決定感。
“不知道”就意味着缺乏對於環境的認識,個體就無法清楚地瞭解自身與環境的關係,這樣所導致的後果是多方面的。
實際上,很多人經常説“不知道”,只是因為“不想知道”,這受到很多因素的影響。
他們或許性格冷漠,不愛幫助他人,面對別人的詢問和求助,他們往往簡單粗暴地以“不知道”回絕,而這與其性格特徵關係密切。
反之,那些樂於助人、愛好交際的人則有不同的反應,他們會積極地回應他人的請求,即使他們真的不知道,也會想辦法讓自己知道,從而達到維護人際關係的目的。
“你不懂”不僅是對對方的否定,在某些人看來,更是一種不尊重。
經常把“你不懂”掛在嘴邊的人,普遍有着自大、高傲等性格特點。
我們從小就知道,“謙虛使人進步,驕傲使人落後”,自大的人往往沒有好下場。
有時候人們或許只是因為懶得解釋或不想傾訴,便用“你不懂”來搪塞對方,但換種表達方式也許可以聽起來更順耳。
“你太年輕”一般常見於親子關係或是某一領域老員工與新員工之間,它綜合了前兩句口頭禪的負面特點,即冷漠與不尊重。
年輕本是很多年輕人奮鬥的本錢,他們用年輕有活力的身體向着自我實現的目標不斷邁進,但如今年輕往往意味着沒經驗,亦或是太老實。
經常説別人太年輕的人,其本質是想突出自己的“資深”與“成熟”,但實際上他們或許只是沒耐心解釋或是想要自誇。
對於他們來説,最重要的是要學會平等對待他人,拒絕年齡歧視。畢竟“青出於藍而勝於藍”,後來居上者從來不在少數。
口頭禪是一種語言習慣,語言習慣能夠促進個體心理發展,但這一路徑並不是直接的,而是可以通過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來保持我們的身心健康。
在現代社會,“情商”為人們所熟知,“説話有藝術”也越來越成為人們所追求的目標。
如何説話能夠讓人感到舒服?如何説話能夠拉近彼此之間的關係?如何説話能夠達到自己的各種目的?相信這些問題是我們每個人都想要回答的。
金盛華認為,想要建立良好的人際關係,就要保護對方的自我價值,讓對方有自由發揮、表現自我的空間。
因此,我們對他人説話,就必須要始終考慮到他人的感受,儘量避免使用批評、侮辱性的話語,多用鼓勵、誇獎等積極性的話語,這樣一來,人際關係就得以建立和維持。
此外,良好的人際關係是個體身心健康的重要前提,我們可以觀察那些缺乏人際交往或是處於不良人際關係的人,不難發現他們會出現更多的心理問題,例如抑鬱、自卑、自閉等等。
總之,體貼、善解人意的説話方式可以通過維持良好的人際關係從而保持個體身心健康。
語言習慣除了説話的內容,還涉及説話的方式,即語氣、節奏等方面。
詹姆斯和蘭格(Willian James&Carl Lange)的外周情緒理論認為,情緒刺激引起生理反應,生理反應進而引發情緒的產生。
人們普遍認為,我們生氣,所以面紅耳赤,全身發抖;我們開心,所以神清氣爽,精神抖擻。
但詹姆斯和蘭格則認為對外周生理反饋的知覺才是情緒產生的根源,即“因為發抖,所以害怕”。
按照他們的觀點,如果我們能夠控制我們説話時的生理反應,我們就能夠始終把情緒控制在一個合理地範圍,不至於傷害到他人,亦或是能夠修身養性,促進成熟個性的形成與發展。
例如,一些性格暴躁的人在説話時往往會伴有急躁等負面情緒,如果他們能夠有意識地壓制自己的生理反應,如通過深呼吸、儘量放慢説話的節奏等,那麼長此以往,他們或許能夠改變自己的不良性格。
對於那些性格孤僻的人來説,他們往往説話緩慢,聲音較小,倘若他們有意識地提高自己的説話音量,加快説話節奏,引起顫抖、臉紅等生理反應,從而激起諸如開心等積極情緒,那麼就有可能讓自己變得更加善於交流。
總之,我們或許可以通過改變我們説話的節奏、語氣等來培養良好成熟的性格、控制負面情緒,從而促進心理發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