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先解釋異型增生,胃黏膜異型增生作為一種重要的胃癌前病變,癌變率與其異型增生的程度有關。
1、輕度異型增生絕大部分經治療可恢復正常,可視為一種可逆性病變;
2、中度異型增生經治療,部分可降級或恢復正常,少數靜止或升級,可視為相對可逆性病變;
3、重度異型增生雖經積極治療,但大部分在半年至3年內發生癌變,可視為不可逆病變,實屬重要的癌前病變或正在癌變中的黏膜變化。
而腸上皮化生(簡稱腸化)是腸上皮取代胃粘膜在胃內的一種異常增殖,是一種較常見的病理現象,與胃粘膜的異型增生及胃癌的發生有關。診斷主要依賴於胃粘膜活檢病理組織學檢查。
腸化生程度在萎縮性胃炎中明顯多且重於淺表性胃炎,是萎縮性胃炎伴發的一種可逆性成熟病變,隨訪發現,萎縮性胃炎的腸化病變可以逆轉、減輕或消失。機體在有害因子刺激下,致使儲備細胞增生並向成熟的腸上皮分化即腸化生,向不成熟的方向分化就轉變成癌。腸化高峯年齡與胃癌高峯年齡同步,腸化範圍越廣, 發生胃癌的危險性越高。
異型增生( 上皮內瘤變) 是重要的胃癌癌前病變,可分為輕度和重度( 或低級別和高級別) 兩級。異型增生和上皮內瘤變是同義詞 。
但是,癌前病變並不是説全部都會發展成胃癌,還與以下因素密切相關:
1、遺傳因素,起重要作用有胃癌家族史者發生胃癌的風險性大;
2、飲食因素,吸煙、過量飲酒,高鹽飲食、三餐不按時、進餐速度過快、過飽、進食油炸食品,以及碳水化合物含量豐富的食物、煙燻鹽漬品、乾魚等,可增加胃癌的危險性。
尤其油炸食物中含有相當高的多環類致癌物質。而多食新鮮蔬菜、水果則具有保護作用,新鮮蔬菜和水果內含有大量抗氧化維生素A、C、E 和β-胡蘿蔔素等;
3、大量臨牀研究表明,幽門螺桿菌感染者發生胃癌的危險性較無Hp 感染者明顯增加,根除Hp 感染可以阻止腸化的發生,因而對防止腸型胃癌的發生是完全必要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