夏日炎炎,送你一份防暑攻略!
防
暑
夏日防暑攻略
一候鹿角解
二候蟬識鳴
三候半夏生
炎夏已至
毒辣的陽光
交織整日的蟬鳴
熱浪從發燙的瀝青路上不斷升騰
炎熱的夏天
早已來到了我們身邊
炎炎夏日中的
每個角落
都有咄咄逼人的熱浪
在烈日炎炎的天氣下
如何消暑降温是每個惠科er
最迫切想了解的問題
那麼怎麼做才能讓身體水分少蒸發
重新煥發神采呢?
小編先跟大家科普幾個
夏日貪涼誤區~
貪涼誤區
1.熱了狂喝冷飲
夏天喝冰水最解渴?非也。
喝涼水後雖然能暫時使體温下降,但身體會本能地加快血液循環,使體內維持正常温度,最終涼水喝得越多,體温越高,反而越覺得渴。
反之,喝温水能提高體温,促進汗液排出,解渴效果更好。
此外,喝太多冷飲,上顎後部神經中樞的神經羣就會被過度刺激,導致大腦動脈痙攣,這時人會感覺額頭中部或太陽穴附近劇烈疼痛,嚴重時還可能噁心嘔吐。
2.滿身大汗去洗澡
在運動時,流向肌肉的血液增多,心率加快。當運動停止後,血液的流動和心率雖有所減緩,但仍會持續較長的一段時間,如果這時立即去洗澡,則又會增加血液向皮膚及肌肉內的流量。這樣就使得所剩的血液不足以供應其他重要器官,如心臟及大腦,從而誘發心臟病。
運動後的毛孔擴張,大量出汗,不能立即洗澡,洗澡會增加毛孔擴張程度,使得身體發冷,顫抖,血液循環紊亂,從而導致身體機能下降。
3.冷水身上澆
突然的冷刺激不僅僅會造成血管收縮,導致血壓升高,有時甚至會導致冠狀動脈的嚴重痙攣,斑塊破裂,血栓形成,造成急性心肌梗死,危及生命。這種情況最容易發生在有心腦血管疾病的人身上。
如果你在夏天喜歡洗冷水澡,最好有一個遵循漸進的過程,讓身體逐步適應冷熱變化。
如果迫不得已非要吃冷飲,
以下幾種情況千萬要注意!
1.身體很熱時
激烈運動完、大汗淋漓時,喝冷飲會讓身體急速降温,進而造成頭痛、胃痛、肌肉痠痛。
2.女性生理期間
冷飲的寒氣刺激子宮會引起痛經、血塊。
3.空腹時
在空腹時脾胃較寒,冷飲會影響脾胃消化功能,嚴重將造成消化道潰瘍。
4.呼吸道不適時
感冒、氣喘、咳嗽等呼吸道不適時,都不適合喝冷飲,避免刺激氣管收縮,導致久咳不愈。
5.頭痛、肌肉痠痛時
冷飲會使血管與肌肉急劇收縮,疼痛更劇烈。
那麼,什麼才是夏天的解暑利器呢?
5大消暑神器
1.水
夏季天氣炎熱應足量飲水,最好喝白開水,推薦每日飲水量至少1500-1700ml,少量多次,避免等到口渴時再喝水。
2.茶
温熱的茶水是夏季較推薦的飲品之一,喝温茶能降低體表温度,讓人感覺清涼舒適,渴感全消。温茶中的水分子能快速進入腸壁,所以能達到較快解渴的效果。
3.綠豆湯
綠豆有清熱、解毒、利尿、解暑的功效,喝綠豆湯是夏季消暑的好方法,當然最好別加糖喲~
4.運動飲料
運動出汗比較多時,身體內的鈉、鉀、鎂、鈣等礦物質也會一定程度的流失,這時,可以科學適量地喝一些運動飲料。
5.荷葉粥
荷葉粥是清熱解暑的良方,荷葉與粳米一起熬煮,有健胃解暑的功效。若暑天感冒,睏倦乏力、不思飲食時,可用荷葉粥代餐。
接下來,跟大家推薦幾個消暑蔬果~
8大消暑蔬果
1.黃瓜水分含量95.8%
中醫認為,黃瓜能清熱利水、生津止渴、解毒消腫,非常適合消暑。黃瓜還含有一定量的維生素C、維生素E等營養物質,並有輔助降血糖、降血脂的作用。
2.生菜水分含量95.7%
生菜含有豐富的萵苣素,具有清熱、消炎、催眠等作用。生菜性涼,有消炎、利尿等功效,還能刺激消化,增進食慾。
3.西紅柿水分含量94.4%
西紅柿生吃時,是“補水佳品”。西紅柿中的番茄紅素,以強大的抗氧化功效和預防癌症功能而著稱。此外,西紅柿還是胡蘿蔔素、膳食纖維、維生素C和鉀的好來源。
4.西瓜水分含量93.3%
西瓜是大家夏天最常吃的水果,有清熱消暑、解渴利尿的功效。除了胡蘿蔔素和番茄紅素,西瓜還含一種名為瓜氨酸的天然物質,它對提高動脈功能和降低血壓有一定的輔助作用。
5.甜瓜水分含量92.9%
夏季吃甜瓜能消暑熱,解煩渴,還對人體肝臟和腸道系統有益。但與西瓜類似,其糖分含量較高,不可過量食用。
木瓜水分含量92.2%
木瓜的營養價值不容小覷。木瓜中豐富的木瓜蛋白分解酶,有促進消化、保護肝臟的作用。
最後推薦幾款炊事班的
夏日防暑養生菜譜
拿走不謝~
夏日防暑菜譜
1.涼拌黃瓜
黃瓜,含水量豐富,有解暑清熱的功效。《本草求真》中提到:“黃瓜氣味甘寒,服此能利熱利水。”黃瓜生熟吃皆可,還可去皮切片,加許糖、醋、醬油、味精及大蒜泥拌和佐餐。
2.清炒絲瓜
絲瓜具有清熱解暑的功效。歷代醫藥典籍皆説絲瓜能“清熱利腸”。暑天喝絲瓜湯,能消暑解熱。做湯時烹煮時間不宜長,最好能保持絲瓜的鮮綠色澤。
3.海米冬瓜
冬瓜性寒,有清熱、利尿、益脾、除濕的功效。可切片煮湯或清炒,也可以清煮蘸調料食用。
4.苦瓜(涼拌、清炒)
苦瓜性寒,具有清熱解毒之功效。《滇南本草》一書中提到苦瓜能“除邪熱,解勞乏,清心明目”。苦瓜只要烹調得法,其淡淡的苦味中還帶有清香,吃起來別有一番風味。
來源:養生中國
版權歸原作者所有
如有違規、侵權請聯繫我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