哈嘍,終於等到您,還好我沒放棄!您終於來了!這裏有您最想知道的!這裏有您最想不到的!這裏有您在別的地方看不到的!總之,您來對地方了~那麼下面就讓我帶您一起看看下面的文章!
我做的一切都是為了你?控制型父母,阻礙孩子成長,鄰居小青最近經常抱怨,孩子越大越不好帶。有時候小青實在苦惱,對着才三歲的孩子大喊大叫,每當平靜下來總是後悔不已,抱着孩子不停的説對不起。
小青的孩子,名字叫美美,人如其名,是一個大眼睛忽閃忽閃,滿臉寫着可愛的女寶寶,究竟是什麼樣的事情讓小青如此苦惱,問清楚了原委,才瞭解到一系列的事情。
最近小青帶她出去買洋娃娃,可是美美卻對玩具槍很感興趣,小青認為女孩子應該喜歡娃娃,不應該喜歡男孩子玩的玩具槍,於是小青強制的買了娃娃,美美在商場大哭不止。
小青又説,每次喂美美吃飯,她都不好好吃,過了全家人吃飯的飯點,又嚷嚷着吃飯;美美總是和小區裏小朋友摳土,弄得滿身都是,説過了好幾次不許玩土,美美也不聽話。許多事壓在一起,讓看着孩子勞累的小青突然爆發,爆發的導火索這一天,孩子在玩貼紙書時,發現孩子沒有按形狀貼好,壓抑了許久的小青終於吼道:“你亂貼把書都浪費了!”孩子放聲大哭。小青後悔不已。
相信很多父母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也都出現過類似情境:孩子吃飯,家長不停追喂;孩子想要玩球,家長要帶他讀繪本;孩子喜歡藍色衣服,家長硬要給孩子穿自己喜歡的黑白色;四五歲的孩子明明會穿鞋,但卻總是父母幫忙給穿,這些家長的口頭語經常是:不行,不許動,你不懂,或者是讓我來、你現在應該馬上去看書,你現在必須要聽話……許多家長可能要注意,是否像小青一樣進入了“控制型”家長的領域。
1.孩子集萬千寵愛於一身
許多家長在養育孩子的時候,幾乎付出自己的所有,財力、精力、人力,許多愛都給到了一個孩子身上,家長認為孩子需要關注,需要更多的愛。於是,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不知不覺傾注了過度的愛,這種過度的愛成為了一種對孩子的控制。例如許多長輩經常説的:爺爺/奶奶對你這麼好,你卻不聽爺爺/奶奶的話,以後不喜歡你了。
2.全職媽媽們的焦慮
許多年輕媽媽在結婚生子後,選擇了做全職媽媽,為了給孩子更多更好的愛,犧牲了自己的時間和事業,寶爸在外工作奔波,養家餬口,許多寶媽在獨自養育孩子的時候身心俱疲,在過度勞累和心理壓力很大的狀態下,或多或少的傳送給了孩子。望子成龍,望女成鳳的心態,也會驅使她們對孩子事無鉅細,最後演變成包辦一切、控制一切。
3.家庭中父親角色的缺席
寶爸如果經常不在家,孩子身邊長期只有單一的陪護人,孩子可能對母親有極大的依賴感,任何事情都渴望母親來包辦。慢慢的這種依賴演變成了習慣被支配,習慣被安排。父親雖然工作辛苦,但在養育孩子的過程中也要樹立一個好的榜樣,不要總是習慣讓孩子媽媽幫忙找東西,有些父親對家務一竅不通,對自己的東西也總是稀裏糊塗,經常詢問寶媽,導致孩子也認為母親是一個萬能機器。
可知道6歲之前是大腦發育和發展最快階段,孩子的潛力是無限的。正確的控制會給孩子帶來正面影響,錯誤的控制導致孩子有許多陰影。不要讓控制束縛了孩子的自我發展,要給他們足夠的發展空間,讓孩子們自由自在的翱翔。
1. 孩子自理能力差,缺乏獨立精神
看過一則新聞,一個班級裏有很多不會繫鞋帶的初中生。13歲左右的年紀已經不小了,連鞋帶自己都不能系,這令人哭笑不得的新聞也反映出了:當代許多家長為孩子包辦一切。孩子自己力所能及的事,家長就該放手。家長以為是愛,實際上已經害了孩子。孩子總有一天要獨自面臨這個社會,沒有自主能力終將會一事無成。所以趁着我們的孩子還小,我們就要養成孩子的好習慣,自己的事情自己做,家長儘量去引導,去適度幫助,不能讓孩子一直指望父母。
2. 孩子膽小,缺乏自信
經常聽到大人對孩子説:我們這麼做都是為了你。這樣簡單的一句話實則給孩子帶來的傷害更巨大。孩子無形中被這樣的話語綁架,時間久了,會產生自卑的心理。久而久之演變成認為自己做錯了事會對不起家人的心理,膽小,怕事,做事也不能夠完全按照自己的意願來,會越來越不自信。
3. 孩子情緒失控,輸不起
許多老人心疼孫子孫女,總是擔心孩子磕了碰了,大夏天依舊給穿着厚厚的護膝;孩子喜歡學大人模樣掃掃地擦擦灰,老人也不放心,認為他們太小,做不好。長此以往,孩子對許多事都會漠不關心。從小家長為他掃清的障礙他也不知道何謂疼痛,一旦受到了小挫折和小矛盾,都會非常傷心,情緒失控,出現輸不起的態度。
“父母之愛子則為之計深遠”這句話飽含了無數父母對孩子深沉的愛,許多父母卻錯誤的理解了這句話,認為只要為他的一切考慮,替他排除一切障礙就是對的,實際上這樣會害了孩子。孩子們需要一片展示自我的天空,需要許多空間,不能一昧的去幹擾他們的想法,要培養他們獨立自主的能力,要給予他們自信,要讓他們情緒穩定,學會自己承擔後果。做家長的也要適時放手,不要以愛之名控制着孩子。
1.做家長的要學會傾聽孩子的聲音並懂得欣賞孩子
許多家長在否定孩子的同時,也要想一想自己小時候是不是希望得到大人們的認可,學會換位思考傾聽孩子的聲音,多鼓勵孩子自己去探索。如果喜歡玩土就在不危險的情況下盡情的玩土吧,也許等他覺得沒意思了,自然就不會再玩了。在小朋友玩土的過程中也許你會發現他原來可以用土做許多大人們都不會做的小房子,或者是“美味的菜餚”。
2.做家長的要減少焦慮
許多獨自帶孩子的媽媽,要學會自我釋放壓力。在忙碌了一天,身心俱疲的時候,聽聽音樂,或者讀一讀自己喜歡的書,給自己説不的權利,當你累了不要羞於請求家人的幫助。家人也要多關心、鼓勵孩子和孩子媽媽,也要付出更多的耐心給孩子和孩子媽媽。不要總是指責孩子的媽媽沒有做好,這會讓本來接觸外界信息少的寶媽格外在意他人對自己和孩子的要求,也會增加焦慮。這種焦慮會讓寶媽帶孩子時變成控制型媽媽。
3.保持家庭教育的一致性
全家一起努力,不要各持己見,養育孩子不是孩子母親一個人的事情,是一個家庭的事情。在一個有愛的大家庭裏,每個人都需要學習正確的育兒知識,學會科學合理的養育孩子,不要把自己的想法強制灌輸給孩子。孩子需要成長,家長也需要成長。也許,剛開始孩子什麼都做不好,但是,時間會給許多家長帶來答案。這也是父母、家人、孩子,一起成長的過程。
“控制型”父母對待孩子,往往有這樣的心理:你不瞭解自己,我是你的爸爸媽媽,我最瞭解你,你不知道你自己的感受。你的判斷,你的大部分行為都是錯的,你想要做的事情我來幫你,如果沒有按照我説的做,你一定會受傷或做不成這件事。
“控制型”的父母,會束縛孩子的一生,別讓你的愛阻止孩子成長,父母“以愛為名”的控制,會毀掉孩子一生。降低控制對孩子很重要。有時候孩子做一些危險事情或者在特殊環境下不合理的事情,做家長的必須強制干預,也不能放任不管。需要大家結合自己的情況來進行判斷分析。
感謝您在百忙之中閲讀這篇文章,如果您喜歡這篇文章,歡迎留言、點贊、分享,謝謝!感謝您的支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