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逼孩子外向,是最殘忍的教育

由 度方針 發佈於 健康

孩子太內向了!

在學校不合羣,在家不與人交流,還被老師告狀,不服教導。

最近,一位爸爸被兒子內向的性格“逼”急了,竟將兒子帶到火車站“丟”掉,企圖讓他在那裏練膽,逼孩子與人交流。

真是有多少可憐的孩子,就有多少無知的父母。

當車站民警發現孩子時,孩子已經滿臉淚痕。

起初,民警以為孩子是和父母走散了,沒想到,孩子卻説是爸爸帶他到車站的。

當民警再次詢問爸爸的聯繫方式時,孩子便不再吭聲,

經過了好久的溝通和安撫,孩子才願意説出家人的聯繫方式,這才回到了親人身邊。

美國作家蘇珊·凱恩在一次演講中説:

“那些喜歡獨處,或是樂於自己一個人鑽研的孩子,常常被視為局外人,甚至是問題兒童。”


無法想象,被爸爸“丟”下的那段時間,男孩的內心,經歷了什麼樣的煎熬。

來自爸爸的嫌棄,來自路人的詫異,更難的,或許是他內心的恐懼與掙扎。

難道“內向的孩子”,就真的是“問題兒童”嗎?

“內向”和“外向”

是兄弟不是敵人

在紀錄片《北鼻的異想世界》中,科學家們對200多名2歲以內的嬰兒進行了一系列開創性的實驗,旨在瞭解2歲前的寶寶到底在想什麼。

其中,第一個實驗就是針對6個月大的孩子,進行的“氣質實驗”。


科學家們認為,人的個性,是由基本氣質決定的,也就是孩子對周圍情況的反應。

簡單來説,一個人對周圍的情況,有什麼樣的反應,他就大概是什麼性格。

實驗的道具,是各種各樣的玩具。

相同的玩具,拿到不同的寶寶面前,有的寶寶激動不已,有的寶寶則謹慎地看向別處。

還有的寶寶,彷彿沒有看見一樣,沒有任何表情和肢體變化。

當玩具換成時而安靜時而跳動的跳跳狗時,之前激動的寶寶,依然很興奮;之前謹慎的寶寶,有些害怕想哭;之前冷靜的寶寶,始終心如止水。

通過這些實驗,科學家們得出結論,寶寶的反應,基本和成年人一致,主要有激動、平靜、謹慎三種。

就是説,孩子們的性格特點,基本來自遺傳,也就是天生的。

關於這一點,發展心理學家傑羅姆·凱根,也曾做過相關的研究。

他邀請了400多位4個月大的嬰兒,讓他們聽氣球爆炸的聲音,聞酒精棉的味道,或看彩色手機的晃動。

同樣地,有些孩子平靜,有些孩子激動,有些孩子不安。

之後,他們對參與實驗的孩子,進行長達十幾年的追蹤發現:

當年安靜的孩子,長大後慢慢變得外向;不安的孩子,大多數性格內向。

這些實驗都在告訴我們:

外向不是什麼特殊的優點,內向也不是什麼壞的問題。

內向和外向一樣,只是每個人與生俱來的性格。

只不過,內向的孩子生來就謹慎,對周圍的情況反應要慢很多,而且他們的情感體驗需求更強,需要給他們時間去觀察和適應。

教育專家林文采也曾説過:孩子的“天生氣質”是無法改變的。

如果強行要求一個“內向”的孩子“外向”,無疑是在要求一棵綠植,開出鮮豔的花朵。

內向不會影響孩子

偏見才會讓孩子受傷

知乎上,在一個關於“有多少內向的孩子被父母逼着變外向”的話題下,有一位“匿名用户”這樣描述自己:

在大人眼裏,他的內向就等於無用;

成績並不差的他,時常被人當成“傻子”。

他經常聽到這樣的話:

將來進入社會怎麼辦;以後能有什麼出息;連日子都過不好;讀再多書,也沒用......

而這一切,都源於他的內向。

隨着“你這樣長大了怎麼辦”聲音的此起彼伏,他開始嘗試着去與人交流,去不喜歡的地方,在人羣裏尷尬地待著,用一種近乎折磨的方式,逼自己外向。

然而,性格是骨子裏的東西,越是強行扭轉,越是痛苦不堪。

內向和外向,就像兩頭南轅北轍的牛,在他的內心撕扯。

他甚至覺得自己生來就是錯誤的,內向就是罪無可恕的。

可是內向也好,外向也罷,對於孩子來説,其實沒有好壞對錯之分,只要孩子不為此感到困惑,能夠從中找到人生的樂趣就夠了。

紀錄片《孩子的小宇宙》中,4歲小女孩苔絲雅剛到幼兒園時,謹慎、沉默、緊握雙拳。


從這裏看,她是個實打實的內向小孩。

哪怕她試着與小朋友們打招呼,似乎也不見效。

之後,她便一個人待著,看着大家玩。

令人想不到的,沒過多久,她再次主動接近小朋友,嘗試用聽過的歌、做過的遊戲,成功地交到朋友。

可以看出來,內向的孩子並不缺朋友,只是他們需要時間,去找到適合自己人際交往的那個點罷了。

可是,許多父母卻總是帶着焦慮,把“這孩子真是太內向了”掛在嘴邊。

其實,比起內向的性格,父母的話,才是孩子心裏的結。

在孩子心裏,最苦的是來自父母的否定和嫌棄。

他們不得不把情緒和真實感受憋在心裏,甚至要假裝外向來討好父母。

慢慢地,孩子內心會開出敏感脆弱的花朵、長大之後愈發自卑、懦弱,最後傷痕累累。

強迫孩子外向,不會拉近孩子與世界的距離,而是讓孩子離世界越來越遠。


每個孩子

都有與世界相處的方式

為什麼內向的孩子,會被父母視為性格問題呢?

無外乎:

性格內向,很難交到朋友、融入集體,擔心孩子在未來的生活中,會受到欺負,影響生活。

美國著名的青少年問題專家邁克爾·湯普森博士曾説過:

“害羞對於交友的影響,並沒有人們通常以為的那麼大。維繫友誼真正需要的能力,不是外向、不是能説會道,而是陪伴、分享、同理心、自控力、合作、正確解讀情緒。”

內向的孩子,或許看上去安靜孤僻,時常單獨行動;或許他們很不合羣,在人潮湧動、人聲攢動的地方,顯得格格不入。

但是,“內向”和“外向”一樣。

外向的孩子,會用積極主動的形式,去打開自己的人生局面。

內向的孩子,則是用謹慎觀察的方式,來規劃自己的人生地圖。

兩者之間,並沒有優劣之分,只是與世界的相處方式不同而已。

那麼,遇到性格內向的孩子,我們到底應該怎麼與他們相處呢?

首先,放下對孩子“內向”的偏見與焦慮。小時候的喬布斯,每次參加同學聚會時,都是一個人躲在角落裏,但這並沒有妨礙他成為蘋果的創始人。

馬化騰不喜歡與人打交道,尤其不喜歡接受採訪,然而,這並沒有影響他榮登胡潤榜。

作家JK·羅琳在咖啡館寫作時,連找陌生人借支筆都不敢,卻也沒有影響她寫出了風靡全球的《哈利·波特》系列叢書。

很多時候,不是孩子的性格存在問題,而是我們的偏見,矇住了我們看清孩子的雙眼。

當父母放下對“內向”的偏見和焦慮時,孩子的性格就會有成長的空間,和發揮的時間。

其次,幫助孩子發揮內向的優勢,去適應社會。哈佛大學有一項實驗證明:

性格內向的人,左腦更發達,更適合美學思維方向;性格外向的人,右腦更發達,更適合邏輯思維方向。

所以,我們可以發現,內向的孩子,往往心思細膩,洞察力強,為人謹慎,執行力強,重情重義,觀察力強。

我們幫助孩子最好的方式,不是放大他的所謂問題,去刺激孩子改變,而是尋找孩子更多的優點,讓孩子越來越相信自己。

正如心理學家卡爾·榮格所説:性格並無優劣之分,只是他們獲取的能量不同而已。

外向的孩子,很可愛;

內向的孩子,很耐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