買買買,給孩子買東西的背後隱藏着啥?

買買買,給孩子買東西的背後隱藏着啥?
1、有些產品會悄悄地替代了父母的功能嗎?

父母們購買嬰幼兒產品會有安全、質量、樂趣、用途、效果等等的考量。

有時候爸爸媽媽們之所以會選擇一些產品,不僅有以上方面的考慮,還因為它們會替代父母的一部分功能,讓父母們變得更“省心省力”。

孩子的成長是循序漸進,不可能一蹴而就的,甚至很多時候非常複雜,他們需要父母們付出很多很多的心力。

當看到某種商品的宣傳是:成長可以走捷徑,用了這樣的產品,孩子就能變個樣,有了這樣的產品,父母就可以不太費力地讓孩子發生較大的轉變——這樣的宣傳值得我們的警惕,它們很可能企圖替代父母的功能,滋長以愛的名義做甩手掌櫃。

但是這樣的產品又很有市場,很受到歡迎,為什麼呢?

做父母的確是一件非常辛苦的事,並沒有什麼捷徑可以走。而現如今有心理問題的孩子越來越多,一方面跟生活節奏加快有關,另一方面也跟孩子與父母缺乏情感聯結所致。如果有產品可以替代,有其他人可以幫忙代養,父母與孩子真正互動的時間就會越來越少,孩子從父母那兒得到的滋養也將越來越少。

不少產品應運而生,其實滿足了減少責任承擔的需求。

買買買,給孩子買東西的背後隱藏着啥?
比如一些誇大宣傳:吃了長得更高、更聰明、更有助於大腦發育。

如果在育兒過程中,有走捷徑、圖省事的潛在心理,就會無意識地被這樣的產品吸引住。孩子是否長得高和聰明,不僅跟先天遺傳緊密相關,更與運動、日常作息、情緒、營養等密不可分,這些方面都需要耗費很多精力和心血逐步促進。

只有具備常識才有辨識能力,單單靠吃營養品長高不太現實,相反因補充某種元素過量而影響發育倒真有可能。

因此我們在購買的時候,如果常識性不夠,又有走捷徑的念頭,就會無意識地讓一些產品來替代自己作為父母的基本功能。

還有一些產品可以輕而易舉地代替父母的另一個功能——陪伴。比如智能陪伴機、早教機等,偶爾使用一下無可厚非,過多地使用,孩子難免與機器產生過多地互動,看似好像他們也能學到一些東西,實則人為地切斷孩子與父母的天然連接。這對孩子情商和智商都不太有利。從更深層次看,這些產品都在企圖替代父母最重要的陪伴功能,灌輸更省事兒的帶娃方法論。

2、當為孩子買買買,我們內心的期待是什麼?

一位來訪的爸爸,在孩子3歲的時候已經買好了全套英文版的語數英幼兒教材,準備讓孩子提前在起跑線上開賽。瞭解後我發現這套教材還不錯,挺適合小孩子游戲和體驗的。而這位爸爸也非常有責任感,每天下班回來都用很多時間去教。

可是後來他發現孩子根本坐不住,一會兒要去玩別的,一會兒要跑開,根本不聽指令。爸爸很焦慮,是不是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啊?學習能力不夠?做事沒規矩?一連串的問號讓他十分不安。

當我們給孩子買一樣東西時,一般會把某種期待也融入其中。有時候難免混淆,以為這種期待就是孩子的成長目標,當孩子無法滿足我們的期待時,誤以為是孩子出了問題。

實際上我們需要覺察自己的期待是否與孩子的年齡、特點、喜好相匹配。如果不夠匹配,則調整自己的期待,而不是對孩子失望。

買買買,給孩子買東西的背後隱藏着啥?
3、孩子沒按產品説明去玩,有問題嗎?

我們可能給孩子買了不少玩具,但他們卻不按照玩具設計的指導説明去玩,而是自己擺弄着一個個新玩法,有時甚至把玩具弄壞。這時候我們也會很惱火,認為孩子不珍惜物品,沒有常性,在“瞎玩”。

當我們帶着某種固有的評價來看待孩子玩耍的過程時,其實並沒有真正理解他們。

如果在這個過程中他有專注地投入,感受到了發自內心的快樂,甚至獲得一種心流體驗,那麼可以判定他已收穫了這個玩具可以帶給他的東西,而不必糾結“應該怎麼玩”。

對以上三個問題的提問和反思,也許能加深我們對孩子的理解,也讓為孩子買東西這件事兒少一些盲目,多一份温度和覺察。

版權聲明:本文源自 網絡, 於,由 楠木軒 整理發佈,共 1465 字。

轉載請註明: 買買買,給孩子買東西的背後隱藏着啥? - 楠木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