楠木軒

孩子智商看頭3年,性格也要看頭3年?原來3歲前這麼重要

由 許愛花 發佈於 健康

根據幼兒專家研究,3歲前是孩子智商、情商、人格,乃至免疫系統建立並完善的關鍵時期。

執筆:楊十一

編輯:楊十一

定稿:歐陽比文

很多人覺得孩子3歲前並不重要,因為絕大多數孩子,在3歲以前是沒有記憶的。

在心理學中,這種遺忘被稱作“幼年健忘”,但遺忘記憶,並不意味着孩子遺忘“能力”。

頭3年對於孩子來説,並不是用來回憶的,它更多的是用來培養孩子的智力、性格和體格的。

寶寶頭3年,別錯過

倩倩是一個職場媽媽,坐完月子不久後,她就又重新開始工作了,而孩子就交給了公公婆婆照顧。

她總覺得這麼小的孩子是沒有記憶的,自己只需要等孩子記事以後,再多陪孩子就可以了。寶寶上了幼兒園以後,倩倩把寶寶接回家裏,打算自己帶孩子。

相處不到一週,孩子的很多毛病就都暴露出來了,孩子明明都3歲多了,但還一直喜歡咬手指,就連鉛筆也不放過,咬的坑坑窪窪。

後來她才知道,女兒口欲期時,爺爺奶奶因為怕髒,總是不讓孩子吃手,阻止了寶寶正常的口欲期探索,導致了孩子口欲期的延遲。

3歲前培養智力

根據研究發現,孩子的智力可以通過後天影響,從0歲-3歲,孩子大腦的神經突觸由50億增長到1000億。

1)0-3個月,寶寶視力早發育

寶寶出生後的第一個發育黃金期,就是視覺發育,要知道人獲取信息最常用的渠道就是“視覺”在這個階段家長可以給寶寶看一些照片,由黑白再轉到彩色。

2)4-6個月,口腔敏感期

這段時期的寶寶,特別喜歡“咬”東西,他們通過嘴去探索世界,家長千萬不要阻止孩子,否則就會像倩倩的兒子一樣,口欲期延長,不利於孩子的健康。

3)3個月-1歲,肢體敏感期

三翻四坐,寶寶3個月左右就已經會翻身了,這也是寶寶在建立本體感覺,有的寶寶還會經常扔東西,這其實就是寶寶進入了手部敏感期。

4)1-3歲,語言敏感期

寶寶1歲多的時候,就已經能説一些單詞或疊詞了,這段時間也是寶寶的“語言儲備期”,不管孩子開沒開口,家長都應該經常跟孩子交流,幫助孩子積累詞彙。

爸爸可以多加入育兒中來,有研究表明長期與爸爸相處的嬰兒,會更早説話,並且理解能力也會更強。

這其實是因為爸爸説話時,更喜歡用正常的語氣和語序,而媽媽説話總是以“孩子”的口氣,寶媽們也應該少説“奶話”。

3歲前培養性格

1)5個月-1歲,情緒敏感期

很多“情商高”的小寶寶,在5個月左右,就已經能分辨出大人的情緒了,這也是父母培養孩子情商的信號。

家長可以模仿寶寶的表情,尤其在他們開心或生氣的時候,這會加深孩子對錶情的理解。

2)7個月-3歲,分離焦慮的處理

寶寶7個月以後,可能會進入“認生期”,這段時間寶寶會變得特別的黏人。

家長不要強迫孩子學會獨立,而是要給孩子更多的安全感。

多陪伴孩子,不欺騙他們,這讓到孩子3歲時,他們就能順利地過渡到幼兒園,沒有哭鬧,更沒有生離死別。

3)1-2歲,物權意識敏感期

寶寶1歲後,會突然產生自我意識,最明顯的表現就是變得“自私”,他們會認為玩具是他的,吃的是他的,媽媽也是他的。

這段時期,家長可以順着孩子來,一般3-4個月以後,寶寶會自動變得大方起來。

家長也可以等孩子情緒平和之後,教給孩子分享的樂趣,時間長了孩子自然就會開始學會了分享。

這些習慣“早”養成

1)正確處理孩子哭鬧

哭鬧,可以是孩子表達情緒的方式,但它絕不是孩子的武器。

當孩子哭了以後,我們首先要做到和孩子共情,讓孩子知道我們可以理解他們,並幫助他們釋放內心的衝突和矛盾。

當孩子哭得差不多時,我們要讓孩子停止哭泣,讓孩子深呼吸三次,之後再跟他講,為什麼不可以,為什麼不能哭。

2)設立界限,樹立規則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規則就像懸崖上的欄杆,它不是約束,而是一種保護。

2歲以後,要開始給孩子立規矩,讓孩子知道界限在哪裏,安全的範圍在哪裏,時間長了規則就會被孩子內化,不用家長監督,孩子一樣可以遵守規則。

糖果媽媽今日話題:你覺得孩子頭3年重要嗎?

我是糖果媽媽,一個學習成長型的寶媽,專注孕產和育兒,想要輕鬆養娃別忘了關注,糖果媽媽團隊將為您的育兒之路答疑解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