本文轉自【十堰晚報】;
10歲女孩肺部反覆感染
並有胸悶氣短症狀
到醫院檢查後發現
竟是這種先天性疾病作祟
十堰醫生通過胸部
三個不到1釐米的小孔
將肺部病變精準切除
兩個月前,10歲的竹溪女孩瑤瑤(化名)開始出現反覆的肺部感染,並有胸悶氣短症狀,説話都提不起氣。到當地醫院就診效果不理想,於3月1日轉至太和醫院治療。太和醫院小兒外科主治醫師慕曉龍接診後,通過增強CT等檢查,發現瑤瑤左肺上葉存在病變,考慮先天性肺氣道畸形。
小兒外科負責人倪志福瞭解瑤瑤的情況後,進一步診斷,確定為先天性肺氣道畸形的其中一個類型——先天性囊性腺瘤樣畸形 。需要儘早切除,否則,會導致呼吸困難、呼吸窘迫,嚴重時甚至會危及生命。
針對瑤瑤的病情,倪志福考慮實施胸腔鏡微創手術切除病灶。“以往手術會將病灶所在的整個肺葉切除,但我們經過CT三維重建發現,患兒肺部病變的一部分肺段是可以考慮保留的。”倪志福介紹,儘可能保留健康的肺段,有利於患兒術後恢復,日後更好地生長髮育。
3月3日,倪志福帶領手術團隊為瑤瑤開展胸腔鏡手術,通過胸部三個不到1釐米的小孔,進入胸腔切除肺部病灶。術中發現,患兒病灶比CT顯影的範圍更大、更廣泛,倪志福通過精細操作,將病變位置的支氣管、血管解剖出來,進行精準解剖性肺段切除,避免了切除肺全葉,最大限度保留可以殘留的健康肺組織。肺部病變被精準切除後,殘留的健康肺組織復張功能良好,沒有漏氣的情況,且術中沒有出血。
術後第二天,瑤瑤的呼吸、氧飽和正常,可以正常進食。3月17日,瑤瑤康復出院 。
據倪志福介紹,先天性肺囊腺瘤是一種不少見的先天性畸形 ,絕大部分患兒在孕20-24周時可通過B超和磁共振檢查發現。新生兒往往在出生一個月內就出現呼吸急促、發紺、呼吸窘迫等症狀 。如果不及時處理,隨着年齡增長,患兒往往會出現咳嗽、發熱或反覆發作呼吸道感染等症狀。“我們也碰到過無症狀的患兒,偶爾拍胸片檢查時發現。”倪志福建議,一旦發現此病,要及時前往醫院小兒外科診治,以減輕對患兒肺功能的傷害。
文、圖/十堰晚報記者 曾雨 通訊員 鍾澤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