孩子天性好奇,小的時候懵懵懂懂,對身邊的一切事物都感興趣。但是他們正處在不知事的年紀,並不知道什麼該做,什麼不該做。所以有的時候,他們的玩耍就成了大人們頭疼的“災難”。這些“小熊孩子”破壞力可一點都不弱呢!
所謂“熊孩子靜悄悄,必定在作妖”。一條微博視頻中的“熊孩子”就偷偷作妖,把奶奶氣得火冒三丈啊!視頻中,從廚房門口可以看到,奶奶雙手叉腰站在廚房裏,表情不善的瞪着一個地方。走近一看,原來是小孫子在廚房裏玩“下雪”。這個小淘氣才兩三歲大,完全不懂事,在廚房裏把米缸中的米抓起來,像下雪一樣一把一把的撒出去,弄得廚房裏滿地都是白色的米粒。被奶奶發現了,他也不知道害怕,還是自顧自玩得起勁兒。終於奶奶看不下去了,雙手從小淘氣的腋下把他提溜起來,想把孩子帶出廚房,讓他消停一會兒。但是小孫子卻不願意了,使勁兒蹬着腿,想擺脱奶奶雙手的桎梏,還想往地上坐。不過他到底還小,力氣比不上奶奶。最終反抗無效,被驅逐出廚房重地。而奶奶估計也有的忙了。
網友們在微博下留言説:“這熊孩子,不是一般的淘啊~~~”、“孩子這個浪費糧食的行為一定要制止,不能慣着。”、“這簡直就是我家娃本娃。”、“看來是時候讓他嚐嚐我童年經常吃的家常菜,竹筍炒肉了。”
很多人覺得熊孩子之所以“熊”,是因為他們沒有好的家庭教育,而且不聽話,調皮搗蛋慣了。實際上也可能是因為孩子的心理理論發展不足。
心理理論(Theory of mind)並不是心理學的某個理論。它最早由Premack和Woodruff於1978年提出,是指一種對自己和他人心理狀態的理解能力。簡單來説,就是一個人換位思考他人想法,並理解他人情緒,行為的能力。
當孩子的心理理論發展不當的時候,他們的行為習慣就會出現問題。也許他們的性格並不是調皮搗蛋,只不過缺少換位思考的能力,也不懂得自己的行為會給他人帶來什麼樣的影響。
那麼有什麼辦法能讓家長們幫助孩子們呢?
⑴鼓勵孩子和同輩交流互動
大人在和孩子相處的時候,總是會不自覺的就讓着,護着孩子。這其實會讓孩子潛移默化的接受總是被別人讓着的立場,從而不會,也沒有機會去換位思考,考慮別人的心情。但是孩子和同齡人相處的時候,立場都是平等的。他們在交流互動的過程中自然會去學着怎麼和別人相處,怎麼不惹別人討厭,促進了心理理論的發展。
⑵增加和孩子的心理交流
家長在和孩子交流的過程中,要爭取更多的心理和情緒上的交流。家長多多用語言描述孩子的心理特徵,比如“今天去遊樂場玩,你看起來非常開心。”、“被老師批評了,是不是有點難過。”這樣的詞彙和語言可以讓孩子認識到更多的心理狀態。同時,家長和孩子交流的時候,不要忘記帶上促使心理狀態出現個改變的原因,能更加讓孩子理解自己和他人的心理變化。
⑶母親加強自己的情緒表達
很多媽媽面對孩子的時候總是展現温柔的一面,包容着孩子的小脾氣,小任性。但是媽媽們也需要常常表達出自己的感受。讓孩子知道,自己的某些行為會讓媽媽生氣或難過。從而讓孩子體會到自己什麼樣的行為是不恰當的。
⑷多進行親子游戲
幼兒和兒童的主要活動就是遊戲和玩耍。家長們不妨加入進去,和孩子一起做親子游戲。親子游戲能提供父母與兒童互動交流的環境,促進孩子的心理理論發展。因為在進行親子游戲的時候,家長可以藉此機會來引導孩子,給孩子輸入正確的行為觀念。同時,有了家長的監督,孩子也更容易改掉壞毛病。
“人之初,性本善。”這個世界上並沒有天生的壞人。那些壞孩子,也不是徹底的,絕對的壞。有時候只是因為他們還沒有長大,沒有學會將心比心地為他人考慮。如果有人能牽着孩子的手,引導孩子學會温柔,學會換位思考,我們身邊的“熊孩子”也會少得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