由於人具有精神與肉體兩個層面,所以,人的追求通常表現為兩類。一類是為了滿足身體的需要而追求的物質滿足,如衣、食、住、行等;另一類則是為了滿足自己的心靈需要而追求精神價值的實現,通常表現為真、善、美方面。也只有在這兩方面的需求上都獲得滿足時,人才會感到身心合一的幸福。
我們知道,精神主導物質,內在的幸福決定着外在的幸福。也就是説,內在的幸福才能創造幸福的外在人生!所以,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講,心靈的成長最為重要!這是我們每個為人父母者都應該意識到的。對於孩子的成長來講,心靈的支持勝過物質的給予!
然而,在現實生活中,很多家長卻只注重孩子物質方面的需要,往往忽略了孩子的心靈也就是精神的引導和培養。
我們總是以為,給予孩子富裕的物質享受就是在愛孩子;我們總是覺得,給孩子報了很多補習班就是在盡父母的責任。只要我們的孩子沒出事,只要我們的孩子沒有闖下大禍,我們都會不以為然,甚至還會主動“幫助”孩子擺平很多事……殊不知,對於家庭教育而言,我們所要給予孩子的不僅是外在物質,更重要的是對孩子精神的培養。
一位父親經過自己的辛苦打拼和百般努力,終於贏得事業的輝煌,擁有了萬貫家財。可是,當他對自己的事業心滿意足時卻突然發現,在這十多年間,自己的兒子居然成長為一個貪圖享受、不思進取、天天無所事事、沉溺網絡的人。當他決定管教兒子時,為時已晚,兒子已經變得不可理喻。萬般無奈之下,他找到一位青少年教育專家,並願意花二十萬讓他教育好自己的孩子。可那位專家卻對他説:“作為一名父親,教育孩子是你不可推缷的責任,而不是用錢就可以解決的問題!你應該與孩子好好溝通,走進孩子的內心,瞭解孩子的問題根源,才能對症下藥,與孩子一起成長。”
李嘉誠曾説過這樣一句話:“一個人事業上再大的成功也彌補不了教育子女失敗的缺憾!”相信很多父母對這句話都深有體會。沒有哪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出類拔萃,也沒有哪位父母不希望自己的孩子擁有幸福快樂的人生!所以,我們必須思考到底應該如何對待我們的孩子。
其實,家庭教育不僅僅是基礎教育,更是一種主導性的教育。作為孩子的第一任老師,家長的教育決定着孩子的心智和人格的形成,對孩子的一生帶來深入骨髓的影響,這是學校、任何社會教育機構、任何外在物質都無法替代的。精神的撫育要從心靈入手,而心靈的感知要從情感開始。對於我們每個人來説,最基本的情感就是親情;對於每個孩子來説,最重要的愛就是父母之愛。如果沒有愛,就不會有情感,沒有了情感,又如何培育健全的心靈?
現如今許多父母,讓孩子吃最好的、穿最好的、用最好的,儘自己的最大努力為孩子準備,只希望給孩子創造一個更好的平台,以獲得更好的發展機會。可是,為什麼我們的孩子還是不滿足?為什麼我們的孩子依然叛逆?為什麼在如此優厚的物質條件下,我們的孩子卻沒有優秀的品質?
我們相信:每一位父母都深愛着自己的孩子!可是,孩子需要的是什麼樣的愛?什麼樣的愛才是對孩子真正的愛?如何愛孩子才能給孩子精神上的支持、讓孩子擁有健全的心靈?這是每一位為人父母者需要深刻反思的問題。
當然,如果孩子遇到問題,作為家長幫助孩子是對的,但我們必須學會在幫助孩子的同時進行認真地思考:問題的根源在哪裏?我們應該如何引導和教育孩子?如何讓孩子學會對自己的行為負責……不要等孩子出大問題時,才悔恨交加、低頭掩面説“是我們沒有管教好”“沒想到孩子會出這樣的事”。正如藥家鑫的父母至今都無法理解自己的孩子當時為什麼會有那樣的行為一樣,悔恨是沒有用的,不要等到悲劇發生了才開始重視問題。重要的是要從現在開始做出改變,走進孩子的心靈,通過真誠的溝通與交流給予孩子愛的支持!“養不教,父之過”。對孩子的教育就像培育樹苗,父母的教育和影響就是樹苗的根基。作為父母,我們只有不斷給予孩子營養,不斷修整旁枝末葉,才能夠使我們的孩子長成參天大樹,實現他們的美好願望!對於樹苗而言,根部的營養遠勝外在的呵護,只有打好根基,樹苗才能經受住風吹雨打,才能茁壯成長;對於孩子,心靈的支持遠勝於物質給予,只有內在富足的孩子才能經得起挫折與磨難的考驗,才能真正地成才!
在處理的過程中,我深深地體會到心靈健康對於孩子成長來説是多麼重要!雖然很多孩子的身體都正常發育了,但其心靈的成長卻遠遠滯後。孩子成長過程中,身體的發育是可以一目瞭然的。孩子的個子矮了,我們會及時為他補鈣;孩子瘦了,我們會給他加強營養;孩子的鞋子小了,我們會為他買大的……可是,心智的發育卻是肉眼看不見的,很難引起家長的注意。即使有的家長會感覺有些不對勁的地方,但卻往往會因為工作忙或表現不明顯而疏忽。
既然我們養育了孩子,我們就應該對孩子負責,這不只是簡單的滿足孩子的物質需求,還要顧及孩子的心靈感受。作為家長,我們必須認識到:精神決定物質,心靈的成長比身體的成長更為重要,給予孩子充裕的物質,不如培養孩子富足的精神!所以,為人父母者與其不辭辛苦為孩子掙錢,倒不如適當多拿出時間來陪伴孩子;與其為了給孩子存錢而拼命,倒不如為教會孩子做人做事而努力;與其讓長輩或找保姆帶孩子,倒不如辛苦一點自己陪伴着孩子,與孩子共同成長……如此,我們就能走進孩子的心靈,在給予孩子精神滋養的同時,讓孩子的心靈得以健康地成長。
作為父母,當發現孩子出現這樣或那樣的問題時,請不要動不動就指責或抱怨,而是應該多與孩子溝通和交流,理解和接受孩子,並在此基礎上給予孩子正確的教育和引導。這就是心靈培養——有不同身體培養的一種精神的養育。
走進孩子的心靈,真正懂得和理解孩子,這才是真正的愛孩子。父母不應以“愛的名義”來限制或敷衍孩子!請不要再為自己想當然的愛而糾結和矛盾,請給予孩子精神的支持!在培育孩子富足心靈的同時,讓孩子活出真實的自己!
願我們每一位為人父母者都能用自己真正的愛陪伴孩子一起享受其樂融融的生活,找回屬於自己的幸福和快樂。這才是幸福人生之道!
責任編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