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很多家長鬱悶,也經常教育孩子要膽子大一點,多和人交流,在學校不要和孩子們打鬧。
可是怎麼越引導孩子越老實,也變得越來越膽小懦弱?
常常是在外綿羊,就只在家裏面橫,這是為什麼呢?
根本原因是因為我們家長對對孩子的引導,沒有一個系統的方法,基本上都是隨意性的經驗發揮,教導也沒有目的性,都是片面的教育,孩子也沒有有效的回應。
孩子的成長離不開父母的鼓勵與朋友的羈絆,在孩子與其他的小夥伴玩耍時,可能因為簡單的玩具歸屬問題,或者誰贏誰輸的問題,便會大打出手。
當孩子在學校打完架,回到家父母的一些話,是最容易影響孩子性格發展的,因為這時候的孩子情緒不穩定,任何的刺激都會深刻的記憶在心裏。有些話會讓孩子的性格變得越來越懦弱,比如下面這三句:
1.“算了吧,我們要寬宏大量一些,不要和他斤斤計較”。
2.“沒關係的,媽媽回家再給你買新的。”
3.“你怎麼這麼不懂事,他比你小你讓着他不是應該的嗎?”
父母的三言兩語,對於心理發育尚未成熟的孩子來説,簡直就是毀滅性的打擊。在與玩伴的相處中,他可能會變得越來越不主動,越來越忍讓,越來越內向,因為他只是單純地想成為你眼中的好孩子!
所以,父母們,我們還能夠一味地以“沒關係”教導孩子們嗎?要想讓孩子不成為“軟柿子”,就要從小讓孩子控制好情緒,不亂髮脾氣,久而久之,孩子就會懂得什麼時候該發脾氣,什麼時候是自己的問題。
如何培養孩子的情商,善於控制自己的脾氣?
1.不能逼迫孩子去分享分享是一件很美妙的事情,很夠更好地促進孩子的人際關係交往。但不是説分享就要失去自己的原則。
強行讓孩子去做不願意的分享,説實話是對孩子潛在的傷害,分享應該是孩子一種發自內心的快樂的行為方式,而不是由家長強迫分享的結果就是孩子對於分享這件事沒有一點點感覺,甚至還會十分的討厭。
慢慢的孩子會認為父母不愛自己,十分的缺乏安全感,慢慢的變得十分軟弱,因為不知道該怎麼去捍衞屬於自己的東西了。
2.讓孩子要勇敢一點,學會"説不"我們在教導孩子的同時,也要讓孩子知道這個世界同樣是存在醜惡,讓孩子明白善良的底線,保留自己的原則。引導孩子要勇敢一點,這是孩子成長所必備的,對別人侵犯自己的底線、強迫自己等,孩子要勇敢地説出拒絕,學會説不,這是孩子自己的權利,這樣才不會被別人欺負。
3.不要否定孩子的負面感受’‘性格特質“比較偏向負面情緒悲觀的孩子,往往很容易因為一點小事就不開心,這些“小事”,對父母來説可能沒什麼,所以容易脱口而出:“這種事有什麼好難過的,你就是想得太多”之類的話。但這樣説,不僅會讓孩子覺得你不瞭解他,還會讓孩子覺得不開心是他的錯,久而久之,孩子會選擇忽略自己的情緒感受,往後遇到不開心的事時,可能會變得再也不願和父母溝通了。
在當今社會,父母最擔心的是孩子還很小的時候,受到欺負也不告訴父母,容易對孩子造成一生傷害。
孩子的大腦剛剛學會如何感知和處理情緒,但是這種能力並不成熟,所以需要家長正確疏導。如果孩子的情緒過於激動的話,家長可以試着柔聲細語地與孩子對話,引導孩子説出他內心此時真實的感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