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今天,我們的生活中,飲食越來越豐富,色香味俱全的美食,不僅能讓我們大飽口福,而且還能給我們帶來極大的幸福感和滿足感。隨着我們經濟條件的提升,我們不僅自己能夠“大飽口福”,我們的寶寶,也能在食物上有更多的選擇。
俗話説,“病從口入”,有時候我們身體的很多不適,都是吃出來的,不過成年人一般消化系統比較完善,脾胃功能強,如果不是長期吃高鹽、高油、高糖的食物,一般身體就能慢慢的進行代謝。對於嬰幼兒而言,本身脾胃發育不健全,稍微餵養不當,就會直接腹瀉、積食,甚至還會直接反應在皮膚上:過敏濕疹。所以我們在平時給寶寶喂輔食的時候,儘可能的避開這4類食物,尤其是1歲以下的小嬰兒。
被醫生拉入&34;的4種食物,易傷脾、還長疹,1歲以下寶寶別喂
1、湯泡飯
用湯泡過的米飯會發漲變大,吃進肚子很容易出現飽腹感,長期這樣下來,會使得腸胃處於一個虛飽的狀態,有的寶寶選擇直接餓着,有的寶寶會通過吃零食來飽腹,導致營養吸收不足,影響正常發育。
2、多餘的調味品
給寶寶添加輔食,家長都習慣性的嘗一口,有些家長嘗過之後覺得沒有味道,就想給寶寶加點糖吧,給寶寶加點鹽,更有甚者給寶寶加菜湯。
這樣做的家長快快停手吧!寶寶的味覺還是單一的,他並不會覺得沒有味道,反而是這些多餘的調味品會給寶寶嬌嫩的脾胃帶來刺激,阻礙了脾胃的正常運化,導致積食、消化不良的症狀。
3、寒涼食物
像是一些冰淇淋以及冷飲,在夏天的時候,都是寶寶非常喜歡的,但是對於一些脾胃不太好的孩子來説,含量的食物應該要儘量少吃,畢竟這個時候孩子的脾胃已經比較脆弱了,所以是非常害怕一些涼性的東西的,如果再多吃一些這樣的寒涼食物,那麼肯定就會影響到脾胃的正常運作,從而不利於孩子的身體吸收營養,甚至會影響到孩子的正常發育。
4、含有大量異體蛋白的食物
由於1歲以內的寶寶免疫系統發育尚未成熟,身體會對異體蛋白質產生“反抗”,以為是入侵身體的有害物質,進而引發身體的過敏反應,導致長出腹瀉、濕疹等問題。有的家長過早給寶寶餵養了雞蛋清、海鮮等,這類蛋白質進入寶寶身體,容易引起身體的抗原反應。不過寶寶醫師表示,大部分幼兒的過敏情況會在3至5歲後逐漸消失,1歲以後逐步添加是沒有問題的。
這些食物不僅損傷寶寶的脾胃,容易讓脾越來越虛,還會導致體質變差。香港浸會大學中醫藥學院發佈一項關於脾虛與濕疹的關聯研究:他們通過對500多名濕疹病人3年的觀察發現,近九成的濕疹病人脾虛,多為脾胃不和,這從中醫角度可能解釋了慢性濕疹病人之所以容易復發的原因,即脾虛導致代謝後身體的水液不能正常排出體外,易溢於皮膚而引發濕疹。
其實這也能夠説明,寶寶如果得了濕疹,長期用藥仍舊反反覆覆不見好轉,家長要考慮孩子脾虛的問題,換一個角度幫助寶寶治療、護理濕疹,幫助寶寶恢復。
首先要減少導致寶寶脾虛的食物攝入,從根源上避免對寶寶的脾進行傷害。其實也可以通過飲食的調理,多給寶寶吃健康的、能夠幫助調養脾胃的輔食,如南瓜、小米、山藥等等,不僅富含纖維素幫助寶寶腸胃蠕動,還能健脾養胃。
其次要注意寶寶的皮膚護理,減少寶寶皮膚受到刺激、受損的情況。注意用温水洗澡,可擦些含桃油果脂的潤膚露,保持皮膚的滋潤,減少乾燥和瘙癢,並且能形成隔離油膜減少外部的細菌入侵。
再者,可以通過給寶寶做一些推拿,疏通脾胃,強壯體質。常見的有捏脊、揉板門、揉腹部等。這樣不僅能夠幫助寶寶增強身體的抵抗力,還能有助寶寶的消化,而且還能拉近親子關係,一舉多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