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日常生活中,常常有這類的情景出現:母親帶上小孩吃東西,兩個人很開心地商議點什麼吃的。緊接着母親接了一個電話,眉頭緊鎖。母親掛斷電話後,小孩還在繼續愉快地點餐,指向某種甜品説:“媽媽我想要這種。”這個母親明顯都還沒從電話中緩過來,立即粗魯地回絕,對小孩吼道:“吃吃吃,竟吃這種沒有營養價值的!”看得出來小孩很憋屈,可是又不曉得如何做,也只能搓着雙手手足無措。沒一陣子,母親翻着菜譜笑着指向另會有一個甜品對小孩説“寶寶這種好不好?可好吃了,我們點會有一個吧。”還有些憋屈的小孩強行笑着,順從着母親説喜歡。
這個母親的行為表現,許多 家長都有過。開心了恨不得給孩子摘月亮星星,不開心了毫無徵兆打一耳光。過山車式育兒教育,比責罵更嚇人。
這是因為相對於小孩來講,始終不曉得接下去迎接他們的是清風還是暴風雨。尤其是兒時被這般面對的小孩,他們將在這類的陰影下度過這一生。過山車式育兒教育,擊毀的不只是一段家庭關係,也是一個孩子。這也是親子教育的毒藥,也是一個家庭環境的不幸。
“過山車式育兒教育”的家長,把小孩當“寵物”養
更嚇人的是,在日常生活中有很多家長認識不了“過山車式育兒教育”對小孩的危害。他們對小孩,一直比較隨意,任憑心態操縱。
家長總説,小孩不成熟不聽話,説哭就哭説笑就笑、説吵就吵説鬧就鬧。實際上認真想來,應該成熟穩重應該調整情緒的是作為家長的自己。
也只有長不大的巨嬰,才會在面對小孩的問題時手足無措總是發脾氣,並由壞情緒搞出一系列“出格”的事兒。相對於這類家長來講,小孩更猶如他們的會有一個“寵物”,一定要順從他們變幻莫測的心態。美國知名臨牀醫學心理學專家琳賽·吉布森在《不成熟的家長》一書裏寫着:“情感不成熟的人也只有在他人徹底聽從於他們的情況下,才會感覺舒適。”
哪裏是家長在為小孩的不聽話託底,明顯是小孩在承受着家長的不成熟。家長是小孩的鏡子,小孩是家長的影子。小孩何其無辜,要為他們的不成熟買單?健康的家庭環境,平衡的心態是根本
一個幸福與美好的童年,一個健康的家庭環境,家長平衡的心態是基礎。
作為家長,怎麼樣會有一個平衡的心態呢?
1.再心情不好,也不要再將壞心態帶回家
2.發脾氣以前,先數個123
3.若控制不住,要和小孩承認錯誤
過山車式育兒教育,看起來一時間暢快,實際上害了小孩一生。
趁還不算太晚,用平緩的心態面對小孩吧。千萬別再對他們時冷時熱,不要再等到小孩逐漸疏離時,才追悔莫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