時代不斷在進步,人們的健康卻在開始走下坡路——工作的壓力、美食的多樣、網上衝浪的誘惑等,導致各種不良生活習慣盛行在大家日常生活的方方面面,也令“濕邪”之氣變得有機可乘!
很多年輕人都聽説過“濕熱毒”,但對此瞭解透徹的卻沒有幾個。因此,很多人都誤以為只有飲食習慣不好的人才會有濕熱毒,然後多喝一些廣東涼茶就會好了,但事實並非如此簡單。
首先我們得知道,濕氣遇寒則變為寒濕,遇熱則成為濕熱,遇風則成為風濕。廣東氣候又濕又熱,所以常住廣東的人體內都非常沉澱濕熱氣,平時不加以調和體質,等到年紀大了,身體抵抗力弱了,就很容易會染上類似風濕關節炎之類的疾病。
為了自己和家人的身體健康,大家一定要學會及時祛濕才行。那麼問題來了,如何自己判斷體內是否有濕?針對此,大家可以觀察身體有沒有這些情況:
1)早上起牀後滿面油光、毛孔粗大
2)大便黏膩,馬桶衝不乾淨
3)舌苔又厚又白
4)整天覺得沒力氣,犯困
以上情況都是身體濕氣重的反映,是身體給大家發出温馨提醒:你該少吃甜食、油炸食物以及生冷涼性食物,,多吃點祛濕粥和祛濕湯啦~祛濕的良方有很多,在此給大家介紹最簡單的幾個:
紅豆薏米粥
準備材料:
赤小豆100克、薏米50克、冰糖適量
做法步驟:
1、赤小豆提前一晚浸泡,薏米放入炒鍋中小火慢炒20分鐘(可以去除寒氣);
2、煮一鍋開水,放入赤小豆邊煮邊炒薏米,薏米炒好後放入鍋裏煮小火煮2小時;
3、按個人口味加入冰糖煮融化即可。
山藥薏米芡實粥
準備材料:
大米50克、薏米50克、山藥1根、芡實40克、鹽適量
做法步驟:
1、大米淘洗乾淨,用少量鹽油醃製15分鐘,山藥去皮洗淨切小段後泡在鹽水裏防止氧化,芡實浸泡備用;
2、燒一鍋開水,等待水開的時候在炒鍋裏放入薏米,中小火慢炒20分鐘;
3、水開後倒入大米和芡實轉中火煮15分鐘,然後倒入炒好的薏米以及山藥,轉小火蓋鍋蓋煮1小時;
4、最後加鹽調味即可。
玉米南瓜粥
準備材料:
玉米1根、南瓜適量、大米一把、油鹽適量
做法步驟:
1、大米淘洗乾淨,用少量鹽油醃製15分鐘,玉米取丁,南瓜去皮切丁備用;
2、燒一鍋開水,倒入大米煮15分鐘,然後加入玉米丁和南瓜丁,轉小火蓋鍋蓋煮45分鐘即可。
粉葛豬骨湯
準備材料:
葛根400克、豬骨500克、胡蘿蔔1根、紅棗2個、姜3片、食鹽3克
做法步驟:
1、豬骨放入鹽温水中泡30分鐘去血水,胡蘿蔔去皮洗淨切塊,葛根去皮洗淨,切成2-3釐米的方塊;
2、紅棗去核放入砂鍋,加入葛根、豬骨、胡蘿蔔、薑片和大量清水,大火燒開後將浮沫撇去,轉小火煲1小時;
3、加鹽調味,再小火燜10分鐘即可。
五指毛桃土茯苓豬骨湯
準備材料:
豬骨250克、五指毛桃40克、土茯苓40克、蜜棗2個、姜3片、鹽適量
做法步驟:
1、豬骨砍塊放入鹽温水中泡30分鐘去血水,五指毛桃和土茯苓洗淨稍微用水泡一泡備用;
2、把豬骨、五指毛桃、土茯苓、蜜棗和薑片放入砂鍋,加入適量清水大火燒開後轉小火煲1小時;
3、加鹽調味,再小火燜10分鐘即可。
除了要多吃祛濕食物,一些容易“聚濕”的日常生活行為也要儘量少做,畢竟體內濕氣重這件事,很大一部分原因都是跟生活習慣有關。許多看似沒什麼問題,大家也經常這麼做的習慣,其實都是濕氣聚集的來路,要想達到內調外養的效果,必須從生活小事中抓起!
1)喜歡吃生冷食物
天氣一熱,很多人都愛吃冷凍飲料和冰涼水果,這是最常見的“聚濕”行為,令水濕停滯胃腸,還會影響脾胃功能。
2)洗頭後不及時吹乾
很多女性洗頭後都喜歡用毛巾捂一段時間再吹,而男性則喜歡不吹或隨便吹一吹,這樣會把濕氣聚在頭上,還容易損傷陽氣。
3)狂吹風扇空調
都知道空調吹太多不好,但大多人都還是貪涼,不僅容易有熱傷風,還容易阻止身體“散濕”。因此,還是建議大家把温度開在25-26℃,潮濕的時候必須開除濕功能。
4)喝酒不節制
有沒有發現喝酒不節制的人一般肚腩都很大,也容易尿酸過高或中風。那是因為酒助濕邪,容易引起體內濕氣聚集,並導致脾胃功能失調。
5)缺乏運動
生命在於運動,不運動不僅會導致脾氣虧虛、水濕不化,還聚濕生痰。可以的話大家還是要多點運動運動,不要老只想着喝奶茶吃燒烤啦~